Coviews 酷我-北美枫

酷我-北美枫主页||酷我博客

 
 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常见问题与解答 (FAQ)   搜索搜索   成员列表成员列表   成员组成员组   注册注册 
 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登陆查看您的私人留言   登陆登陆 
Blogs(博客)Blogs(博客)   
Coviews BBS

ZT (木朵读诗:李笠《圆月》)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他山之石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留言
livetodream[FAFAFA]
livetodream作品集

七品按察司
(我开始管这里的事儿了)
七品按察司<BR>(我开始管这里的事儿了)


注册时间: 2008-02-05
帖子: 96

帖子发表于: 星期一 一月 04, 2010 11:10 pm    发表主题: ZT (木朵读诗:李笠《圆月》) 引用并回复

木朵读诗:李笠《圆月》

你站在窗口哭。你头上:一轮金黄的月
圣像的光环:“我要离婚!”
  
父亲默坐床头,手撑下巴
仿佛他是地狱门口的沉思者。我握住
  
你们的手。我练习吊环上的支撑
墙上的挂钟是共同的心跳。雷声轰鸣
  
月,又圆了。你们没分开。你们
没找新欢。你们依旧分享着同一只铁锅
  
“鸟不会弃下巢卵,人更应知道
痛苦是活着唯一的家园” 你对我解释
  
月,又圆了。你们躺在同一个床上
你们,父亲和你,越来越像钟盘上的指针

他是皇帝,但现在成了你的佣人
我目睹病房他给你喂饭的情景:他
  
弯腰,像自恋狂纳西西斯盯视水中的
倒影,并向空寂自语:“难的——是结束!”


  (李笠《圆月》)


  我们对他所开展的话题并不陌生,甚至对他为了描绘这一话题而涉及的几个角色所利用到的“月”、“挂钟”、“雷声”、“鸟”,也感同身受,不觉得有丝毫的不妥,好像此情此景就是这番言语的演出,意识上还不准备其他方面的台词。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传递了一个信息:当我们打算触及一个普通话题时,为了使之在诗中站住脚跟,不妨广泛使用比喻、借代、象征等手段,借助语言临时性的盛会来丰富单一事件的形象与意趣。
  同时,读者也会对诗人选择的角度表示理解:他以“母亲”为“你”这个可远可近的人称,确立了叙述者的立场。诗的第一个小节中的“光环”与第三小节中的“吊环”,已显露利用语言百宝箱修剪家庭纠纷的便利与效果,也算是处理言语时手感上的环环相扣。此时,我们似乎想不出更好的替代办法来重返那个情景,我们认为他所驱动的言语已经生动地复述了过去所发生的事件。除非我们头脑里还深深记得另一个诗人对类似情境的其他写法,否则,我们就一时脱除不了他披挂在读者身上的月色。
  应当说,在这种两行一节的格式中,他也占了不少便宜。这算是一个既简便又稳妥的体态,他也熟悉其中的起伏与拐弯抹角。除了月亮的不时相助之外,他让这首诗读起来不觉得晦涩的一个原因在于:他基本上没有违背交代一个事件的时间上的先后次序,简言之,他在诗的运行轨道上撒下了一把醒目的彩石,也即,他保证了诗在一个故事框架中运行。我们此刻几乎想像不出如果同样的故事采取倒叙的方式,会是什么样子。当然,作为读者还得小心的一点是:这首诗所交代的时间并不同一天或同一个空间位置上所进行的,这里存在不得已的多个时点的拼凑。但读者一般会把不同的时针摆放在一起,顺从他所拟定的故事性,接受他所力求表现的人际关系。
  出现过两回的“月,又圆了”,其实并不刻意追求夫妻关系上的微妙变化,可以说,他并不打算给予两个不同的时刻,而是更在乎这种复沓句式所造成的诗句的稳当感与可呼应性。在“同一只铁锅”与“同一个床上”之间,并无时间上的差异,在意谓方面几乎是同等的、可替换的,不过,放松警惕的读者已不考虑这两个小节(第四小节与第六小节)互换位置之后,会不会出现异味;他们已不觉得诗句追求准确性有多么重要。
  我们甚至可以猜测,当“父亲”解释破镜重圆的夫妇伦理时,真实的对话也许并未发生,也即“父亲”根本不曾对“儿子”这个旁观者(然而又是利益攸关者)做过什么解释,而横插在两次“月,又圆了”之间的鸟的寓言,完全是诗人为了营造某种气氛或顺应民意而虚构的托词。
  “挂钟”一开始与“心跳”(进而引入“雷声”的双关性)产生联系,这是一个普遍可以接受的比喻,继而,又用“指针”来形容那对夫妇的关系或命运或现况,这也是一种常规手法,以保证关键词的影响力与余韵犹存。而读者已用不着去琢磨“越来越像钟盘上的指针”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甘愿在“指针”的多义性中沉沦。
  如果缺乏诗的最后两个小节,此前的表达还不过瘾,似乎“指针”还不足以体现出诗的尾声,或者说,诗人对命运与人际关系的认识还没有充分披露,看起来,在那一个握手言和的时空环境中,一时还找不到使一首诗显得完整可信,且又有别于以前写作辞令的“新欢”,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另一个时点:丈夫在病房给妻子喂食(而不是角色互换的另一种情况:妻子搀扶着病弱的丈夫)。这个选择有一点巧妙,也算是运气,他抓住它,从而为夫妻关系的不可分离追加了第二个理由:家庭生活中始终存在弱者,每一方都必须抱有同情弱者的人生观。
  相比于“指针”,诗末出现的“结束”掷地有声,更适合担当诗的演出的谢幕人:经历了高潮之后的各方面都很满意的谢幕。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发表新帖   回复帖子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他山之石 论坛时间为 EST (美国/加拿大)
1页/共1

 
转跳到:  
不能发布新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这个论坛编辑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删除自己的帖子
不能在这个论坛发表投票


本论坛欢迎广大文学爱好者不拘一格地发表创作和评论.凡在网站发表的作品,即视为向《北美枫》丛书, 《诗歌榜》和《酷我电子杂志》投稿(暂无稿费, 请谅)。如果您的作品不想编入《北美枫》或《诗歌榜》或《酷我电子杂志》,请在发帖时注明。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文责自负.作品的观点与<酷我-北美枫>网站无关.请勿用于商业,宗教和政治宣传.论坛上严禁人身攻击.管理员有权删除作品.


Powered by phpBB 2.0.8 © 2001, 2002 phpBB Group
phpBB 简体中文界面由 iCy-fLaME 更新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