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菱子mvp[菱子妹妹] 菱子mvp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6-10-08 帖子: 572 来自: 中国香港
|
发表于: 星期一 九月 01, 2008 9:55 pm 发表主题: 哲思的灵光 |
|
|
哲思的灵光
---------解读樊洲水墨动物
文/深圳. 漂流木
在故乡,秋天来的时候,西山坡上的丛林里藏满了白鹤。入夜,清凉的晚风拂动水边修葺的蒿叶,白鹤就在水边散步,姿态悠闲,游人经过也不惊慌。除非是好事者故意捣乱,才会群起飞动,翅膀扇风的声音越过田野,时常惊动鹅群的羡慕,于是跟着起哄。每当这时外婆就能准确判断是谁夜归。
外婆家的房子是木房子,但厢房是土砖房,是外公亲手垒起来专供我这样的小客人睡的。土砖房开了一扇小窗,靠着窗是一排竹子,竹子前面是一片荷塘。三五月明之夜,我时常爬在窗户上看水塘掠过白鹤
的身影以及竹叶间大大的月亮。有时从梦里醒来除了溪头清切的水碓声,偶尔还有白鹤凄唳的长啸……
外婆告诉我,白鹤是神鸟是不能抓的。因此白日里我只远远的看,白鹤也看我,在溪水边,在水碓旁,白鹤单腿站在那里,像哲人一般思考。
每当黎明或黄昏,白鹤群便曲颈引吭高歌。外婆告诉我,鹤是最有灵性的鸟,年轻的鹤以“对歌”方式寻找伴侣,一旦求偶成功则终生不渝。若有一只不幸夭折,另一只会至死不再择偶,宁可沦为孤鹤。每年秋天白鹤就飞回来了,那是我欢欣鼓舞的日子胜过节日,它们的巢就筑在水边丛林的草墩上或草丛中,外公常抱着稻草带我去看白鹤产卵。看蛋中小鹤开始啄壳,雌鹤和雄鹤在一旁静立守候长达一昼夜。才出壳的雏鹤形如小鸭,十分可爱,觅食时紧随双亲左右。幼鹤长到一岁时,就要离开父母,为了养活新出世的雏鹤,双亲要忍痛将其赶走,让它自立。鹤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群鹤栖息时有一至二只鹤专门负责放哨。鹤睡眠时常单腿直立,扭颈回首将头放在背上,或将尖嘴插人羽内。丹顶鹤几乎没有天敌,它目光锐利,行动敏捷,能飞善走,加上强劲有力的双足和尖而长的嘴,连鹰都避它三分。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于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于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我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外公已经去世了。也许是山村修了公路,环境越发嘈杂。也许是山村失去了唯一一位倡导生态平衡的长者。那一年秋天白鹤也迁徙了,不知去向。
童年的岁月一去不返,但我的梦未曾停止过。在梦境里时常有白鹤翻飞的身影……
樊洲的画册,精整而又雅致,八本合成一盒,逐本翻过,墨香扑鼻。水墨《双寿图》,是两只生死不渝的丹顶鹤,画面极清砌、澄明足见画家高度纯熟的水墨技巧。廖廖数笔,便将我引入如烟似雾的乡愁里
中国写意动物是写意花鸟的延伸,大写意花鸟在上世纪由齐白石、潘天寿以及齐派的李苦禅已经将其推到了几乎后无来者的境地。
自从南齐谢赫著《画品》提出绘画六法论,至此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自六法论提出后,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对六法这段文字,作如斯读法,钱氏以为唯如此方才符合谢赫原意与古文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钱氏的读法我个人认为他是站在现代绘画立场去理解的,只不过是对“六法论”的充实与发展。齐派和潘天寿是“六法论”最高妙的实践者。面对前面的高峰,后来者能做些什么?
黑格尔早就认为艺术最终会走向哲学。真正的艺术家应有哲学家的智慧,他们引领时代的,他们创造未来。
水墨本身就寓含着哲学的基本元素,樊洲的笔下丹顶鹤复活了我儿时的记忆,那优游的姿态,那饱含温情的眼神里映射出哲思的灵光。樊洲笔下的动物,由于他对形体高度的概括于抽象提炼,已经淡化成一种自然符号,这个符号是有生命力,有思想的艺术元素。
樊洲曾给朋友讲了一个有关野鸭的故事。那时他刚入山,有一次与友人相约进秦岭打猎。他们来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湖边,周围长满了野生芦苇,水草繁茂丛生,湖面正聚集着一大群野鸭。此情此景,猎人都会兴奋不已,他开了一枪,野鸭群闻声立即四处逃散,留下水波荡漾的湖面和两只野鸭。原来这一枪竟然打中了两只野鸭,中弹之后野鸭艰难地在水面上扑腾。他毫不犹豫地脱掉外套,跳进湖里,去打捞猎物,他朝野鸭游去,当他接近野鸭时,却愣住了。两只已被水淹没了大半个身子的野鸭,正直愣愣地盯着他看,小小的眼睛中,充满恐惧,弥漫着一层雾气,让人误以为那是它们的眼泪。野鸭眼睛中的灵光渐渐隐没,它们就像垂死的天鹅一样,在伤害了自己的人面前静静地死去了。从那以后,这两只野鸭临死前的眼睛便时不时地出现在他面前,于是他下定决心,从此不再打猎。这一段经历让画家真正思考起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人其实也只是个自然符号。宇宙万物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和谐体,画家笔下的自然符号是融合在宇宙万物里的,神圣而不可侵犯,他是完满人格的折射,任何外力要置这种和谐而不顾都将生灵涂碳,无异于自戕。
或许樊洲的水墨动物在这里找到了突破口,但他却不是要跨越前面的高峰,因为跨越它意义并不大,历史已经的经验告诉人们那座山峰已经存在。再复制一座同样的山峰消耗的将是良知。没有继承,我们无法了解前面的山峰有多高,有多少美丽的风景,而没有后来者又不免身后寂寞。想起黄秋园老先生,生前无闻身后寂寞,他用毕生的精力来继承传统,他对传统文人画精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当时写实主义的批判其深刻性胜过许多一流的理论家。因此他集传统技法之大成,融和南宗与北宗。或许做为一个自学成材的画家我们已经不能再对他苛求了,至少他曾活在他自足的世界里尽管生活贫困。而樊洲不同,他看明白了前面的风景后折回到自己的哲学世界里,他要在里建一座山峰。
1996年中国画家李老十遽然自裁,他的自裁正应了一个为精神寻路的人的结局,生即探寻,探寻无望则可弃之。错误的命题就会有错误的结果,对李老十自裁只有惋惜。中国艺术在本质上不是自戕的,而是自我完善的,是人本的。这是永远都不同与西方艺术的地方。中国画家通过绘画来完满自身人格,这种人格魅力又在画面上折射出来。因此中国画不是说教人而是感染人,一如樊洲笔下的水墨动物……
樊洲的水墨动物有近十年的跨度,早些时候的作品如《独立图》、《神鹰背上听秋风》、《秋水戏乐》,用笔粗重,笔墨厚实,体积量感强,这显然跟潘天寿追求雄强、霸焊狂肆的艺术主张有关。西画的构成和空间意识也影响着画面的视觉形式。近年的作品如《双寿图》、《花开时节春意浓》、《孔雀呈详》、《白猿图》等,用笔洗练,墨色清爽,用墨的浓淡表现体积或者干脆就平涂,这种清纯的墨色和局部略显艳丽的彩色形成了某种哲理的思辨。动物眼睛的亮丽是以小见大宇宙观的呈现。如是画家笔下的绘画元素具有了生命成了有生命力的自然符号。如果说樊洲早年的动物是追求表面视觉效果的,那么现在画家追求的是深层的精神历练。赫著的“六法论”之六、传移,模写是也,其实也只是停留在对事物的生动描绘,可是很多画家终其一生也就到此为止,不再前行,或许是学养和精力的局限,或许是不知道还能前行。不知道藩篱的外面还有更美丽的风景。
当秋天来临,晚风拂面,异乡喧嚣的市声如潮 。我象很多人一样沉浮在市井里,从一座城市流浪到另一座城市。我记取了城市里绚烂的灯火,他们说这是文明的象征,而我的梦如此清冷-故乡溪水边,水碓旁,白鹤翻飞的身影,凄厉的长啸……因了这梦我时常觉得自己不是城市人。
今夜又失眠了,子夜,外面下起大雨,雨声淹没了城市所有的狂躁,我觉得此刻特别安静,如是打开灯, 翻开樊洲的画册….. _________________ 读哲学和诗歌书 走思想和正确路 |
|
返回页首 |
|
|
星子[ANNA] 星子作品集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6-05 帖子: 13192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二 九月 02, 2008 11:35 am 发表主题: |
|
|
very good.
I like your prose. _________________
|
|
返回页首 |
|
|
swan.eagle[shinegirl] swan.eagle作品集 二品总督 (刚入二品,小心做人)
注册时间: 2007-07-05 帖子: 1949
|
发表于: 星期四 十月 02, 2008 9:25 am 发表主题: |
|
|
很美的文。
在我的故乡就有仙鹤,黑颈鹤和丹顶鹤,它们不把小鹤赶走,而是带着它一起飞,春天来的时候,一起飞走。
小时候,每到这个时节,在傍晚都可以看到它们,从北方归来,排成整齐的队列,一字的,人字的,叫声响彻云霄。要是孩子们跟着叫,会打乱它们的阵脚。很有灵性的生命,已经很久很久没再见到它们了。 _________________ 作品集 http://www.coviews.com/viewtopic.php?p=174481
诗集 http://www.coviews.com/viewtopic.php?p=174480
《勃朗宁夫人抒情十四行诗》http://coviews.com/viewtopic.php?p=277439#277439
在诗歌领域,没有哪一样能像童话,包容无限。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