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非马[FAFAFA] 非马作品集 二品总督 (刚入二品,小心做人)
注册时间: 2005-10-15 帖子: 1053
|
发表于: 星期六 三月 13, 2010 1:27 pm 发表主题: 陨星──怀坠楼的诗人昌耀 |
|
|
陨星
──怀坠楼的诗人昌耀
轰隆轰隆
用大得不成比例的
体积与重量
直直向你撞来
每次
你都奋力举起诗笔
哗哗把它拨开
但这一次
血迹斑斑伤痕累累的你看到
猛冲过来的
竟是生你育你爱你的
绿色地球
你顿时抛去诗笔张开双臂
用倦鸟投林的姿势
在夕阳血眼的见证下
拥抱母亲 |
|
返回页首 |
|
|
星子[ANNA] 星子作品集 酷我!I made it!
注册时间: 2004-06-05 帖子: 13192 来自: Toronto
|
发表于: 星期六 三月 13, 2010 2:45 pm 发表主题: |
|
|
同悼。。。
大街的看守
昌耀
无穷的泡沫,夜的泡沫,夜的过滤器。
半失眠者介于健康与不净之间,
在梦的泡沫中浮沉,梦出梦入。
街边的半失眠者顺理成章地成了大街的看守。
寡淡乏味,醉鬼们的歌喉
撕扯着人心,谁能对他们说教仁爱礼义?
一会儿是夜归人狠揍一扇铁门。
唢呐终于吹得天花乱坠,陪送灵车赶往西天。
安寝的婴儿躺卧在摇篮回味前世的欢乐。
只有半失眠者最为不幸,他的噩梦
通通是其永劫回归的人生。
但黎明已像清澈的溪流贯注其间,
摇滚的幽蓝像钢材的镀层真实可信,
一切的魑魅魍魉暂时不复困扰。
1993 _________________
|
|
返回页首 |
|
|
钟磊0502[钟磊] 钟磊0502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5-10-22 帖子: 965
|
发表于: 星期一 三月 15, 2010 2:00 am 发表主题: |
|
|
问好,昌耀是中国诗坛上不可多得的诗人,悼念。 |
|
返回页首 |
|
|
潘志远[吟啸徐行] 潘志远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7-11-24 帖子: 869 来自: 中国安徽
|
发表于: 星期三 三月 17, 2010 10:02 am 发表主题: |
|
|
一提道昌耀,就想到他<斯人>诗,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_________________ 坚持文化和个性写作,坚持质朴和诗意表达. |
|
返回页首 |
|
|
古土[冰河牛仔] 古土作品集 八品县丞 (又一个不小心,升了!)
注册时间: 2010-04-12 帖子: 55 来自: shanghai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01, 2010 10:07 pm 发表主题: |
|
|
今日冬至
他乡沽酒
没有亲友
没有羊肉
只有
一本昌耀的诗集用来稀释乡愁
以前在日记本上写过这么几句,后来就一直没有写。以前在老家青海时,总觉得他诗中的雄浑和生活中的他的形象不符。离开青海时,舍弃了很多藏书,但把昌耀的诗集一直带在身边。 _________________ 源引远流 根植沃野 |
|
返回页首 |
|
|
anna[星子安娜] anna作品集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4-05-02 帖子: 7141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01, 2010 10:24 pm 发表主题: |
|
|
没读过他的斯人。。。特地去查了下。转一下。。。
http://kanunu.org/files/critic/200908/04-816.html
倾听灵魂的风声——昌耀《斯人》赏析
来源:新语丝 作者:寒山石 发布时间:2009-08-04
斯 人
昌耀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昌耀是不可替代的,如青铜般凝重而朴拙的生命化石,如神话般高邈而深邃的天空,我们深深感谢他留给诗坛一个博大而神奇的认知天空。”这是被授予1998—1999年度中国诗人奖时授奖词中给予昌耀的文字。今天,当我们再次品读昌耀这首只有三行的微型诗作《斯人》时,又一次感受到了诗人穿越地球的强劲诗思和纯熟技艺。
其一,天人合一造就的悲壮美。有人说,昌耀“是中国最后的古典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有对现代生活的描写,都带着化石般的冷隽,仿佛他生错了时代。然而他的心是热的,一个独自担当虚空的人。”这首短诗,恰恰总结了一个思想者面对真理孤独的一生,道出了人类与生具来的悲怆,一种面对苍茫宇宙的独坐感。无语独坐时,总让人不由想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王维的“空山不见人”和“独坐幽游里”。而昌耀,这一个被命运放逐的诗人,卓然而立高原,独行漠野大荒,此刻,他从急流生活中抽身而出,素裹静心,回归宁静,“一人无语独坐”,驻足凝视,冥想低吟,似乎正在与天地对话,与春秋拔河,展示出孤绝的大寂寞,一种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黯然和悲怆跃然纸上,并在天人合一的自然气氛里,在静默的喧嚣中迸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以一种纯悴的、高贵的、切入人类心灵的灵光逼照着我们斑驳的灵魂。
其二,一波三折造就的跌宕美。一般而言,三行以内的微型诗要在短短的篇幅内展现出承、转、启、合的技巧,无疑是很难的,但我们不能不惊叹于昌耀在写作技巧上的娴熟自如。诗人以《斯人》为题展开诗歌,“静极——谁的叹嘘?”承接诗题,展开诗卷,更有一个“谁”字,引出悬念:在一片空旷寂静的广阔空间里,那声长长的“叹嘘”缘何而来?自何方而来?又坠落到了哪一片茫然的心绪?我们不知道,也无从知道。接下来该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了吧?诗人在此嵌入一行空行,使我们在停顿中默然沉思。然而,不等我们从万般惆怅中回过神来,一句“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却是奇峰突起,把我们抛入了密西西比河的疾风骤雨。但就在我们惊魂未定,疑惑怎么会到了密西西比河去之时,“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又猛地拽回我们的思绪。短短三行间,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使我们完成了一个“疑惑——惊叹——震撼——沉思”的心灵旅程。
其三,时空转换造就的空灵美。1989年8月,陈超撰写的《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出版,其中“西部诗诗群”一章首推昌耀。陈超认为:“昌耀的诗总有一股旁人难以企及的笨重壮硕的艺术精神……读他的诗使我们领略到了吞吐大荒真力弥漫的气象。这种气象险而不怪、硬而不瘦、阔而不空……”从时空角度来看,昌耀的这首微型诗作强调的是“此刻”,强调的是发生在同一时刻不同地域可能的事件,“事件”可以是一声叹息,一刻“风雨”。诗人通过“此时彼地”来修饰“此时此地”,让空旷的青海高原和喧嚣的密西西比河成为一体,从而写出了“此”(中国大西北)与“彼”(大洋彼岸)以及内心与世界交融的大宇宙。我们分明看见,在一片茫然无垠的天际间,只有斯人,只有斯人无语独立,以一个人的精神力量铺满了整个宇宙的天空。正如诗评家燎原所说,那是大地山河血红的痛楚和瑰美,好男人孤独茫然的心灵意绪和独立支撑的生命耐力,苦行僧般的尘世行色中花雨耀眼的天堂光照。空间的壮阔浩大与急剧转换,西半球的风狂雨横与东方的沉着冷静构成一种诗意的张力、一种巨大的“空白”。正是这种“空白”,为我们创设了畅想、思索和填充的无限空间。
其四,动静交错造就的壮阔美。这首诗仅仅三行,不仅节奏上长、短句结合,急促和舒缓并行,且动静交错,诗意宏阔。“静极——谁的叹嘘?”只此一句,便由静而动,但一声轻轻的“叹嘘”,也只是静寂中的“微微一动”,而“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地球背后那密西西比河的风雨呼啸着骤然向我们袭来。它来得是如此的突兀,以至于在我们的感官上溅起了一片巨大的轰响,较之“叹嘘”的“微微一动”,这当属“轰然而动”了。但就在这澎湃激越的喧嚣中,如同尼采当年在阿尔卑斯山山巅发出的苍凉的歌唱,洞彻命运的昌耀也领悟到了无可言说的孤寂,一句“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复归宁静,完成了由动及静的转换。但此刻的静,却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我们的心灵上再次激起千层涛浪,让我们也不由为之“叹嘘”。斯人无语,我们也凝神屏息,悄然沉思,但在心灵深处却分明感受到了斯人那双沉着坚毅的眼神,感受到了那直逼你灵魂的灵光,感受到了一种精神力量的巨大撞击!诗人正是在这种动静相间、无声有声的辩证统一中,抒写出一种大开大阖的沧桑感悟。
昌耀在谈到自己作品的艺术精神时,曾这样说:“生命(或者说人类生活)给予我的感受总是偏于沉重,而生命(或者说人类生活)又总是愈挫愈奋。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呈示的是人类的这种高贵的抗争与悲壮的美感”。我们为此而感动!
但如今,密西西比河此刻仍在风雨么,仍在那边攀援而走么,可是地球这壁,再也不见了那个无语独坐的人。一人端坐无语,无语也风流。还是让我们“无语独坐”吧,像诗人一样去倾听灵魂深处呼啸的风声,去感受人类“高贵的抗争与悲壮的美感”! _________________ ---------------------
Anna Yin
《爱的灯塔-星子安娜双语诗选》
<Nightlights> <Seven Nights with the Chinese Zodiac> ...
http://annapoetry.com |
|
返回页首 |
|
|
钟磊0502[钟磊] 钟磊0502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5-10-22 帖子: 965
|
发表于: 星期二 六月 08, 2010 2:54 am 发表主题: |
|
|
问好,诗人昌耀是中国诗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寓言,令人敬仰。 |
|
返回页首 |
|
|
荧石[荧石] 荧石作品集 三品按察使 (天,你是斑竹吧?)
注册时间: 2006-10-12 帖子: 904
|
发表于: 星期六 六月 12, 2010 3:00 am 发表主题: 不幸的诗人因自己的作品 |
|
|
不被认可而轻生;幸运的不幸者因轻生而闻名。
关键是自己写的东西远离大众。这有两种可能: 一是诗歌是少数人的艺术,多数的大众不懂;二是自己写的东西的确不是艺术,内行和外行都不理解。
海子自杀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诗志难酬。他诗歌思想和社会冲突,甚至没实力出版作品。如果海子有非马先生的知名度,他不会自杀的。 _________________ 一只大手蒙住了我的眼睛, 黑夜便成了我的光明.
poemking.blog.sohu.com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