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名单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桃李不言
输入好友: 白水  星子  艺芳  黑色闪电  荧石 

晓鸣:我行我素


晓鸣

记忆如何成为碎片


星期日 九月 04, 2016 3:51 pm



记忆如何成为碎片

最近看了两集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佩服之余是纳闷,选手们怎么能记得住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古典诗词万万千千,杰出的诗人词人都是性情中人,风格各不相同。成熟

的读者,总得有点个性偏爱吧。喜欢苏轼辛弃疾词的人也许也喜欢柳永李清照,或许还能接受秦观周邦彦,但很难想象还会去背诵张先吴文英。这种竞赛,倒像是选拔老少通吃,有

脑无心的花花公子读书人。

调侃归调侃,佩服还是真佩服。现在爱读书的年轻人真能读书。相比之下,我们这代人简直就是文盲。即使上过大学,也就只是识字份子。小时候记忆力强,该读书,却无书可读。

长大以后读书,读了也留不住,就像酒肉穿肠过。有牙的年龄没骨头可啃,等到有骨头的时候牙又啃不动了。旧时代私塾先生拿着尺子,记不住就打手心,才成就了那个时代的秀才举人们。做学问是终生的事,读书却真要童子功。

《中华好诗词》实际上是考”中华好记性“。我们小时候没有人打手心,读的书不系统,背诵更是任性,全凭喜欢。比如喜欢杜甫,能背诵他一百余首,包括一些长诗。对李白则敬而

远之,读读就过去了,只能记住他一些绝诗和五律,长诗一首都记不住。《琵琶行》和《圆圆曲》接地气,我喜欢并能记住,却记不全神仙一样场景的《长恨歌》。

当年记住的,忘掉了很多。很有趣的是这种忘却往往是选择性的。前几天在旧书中找到一张纸条,是很多年前列出的能背诵的杜甫诗的标题。我测试了一下忘记了多少,结果是记不牢大都是那些不怎么喜欢的。比如《咏怀古迹》,记得起四首,忘记的是其中最没有人物个性的关于刘备那首。《秋兴八首》,前面四首记得很清,模糊了的是后面四首,写旧都浮华奢侈的场景,当时读起来就很隔膜。《秦州杂诗》记得住的是后来反复回味的四首,其余的当时为背诵而背诵,时间长也就湮没了。


记忆总归要模糊的。择优而存,符合进化论,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月光泉


白水

黄土情


星期三 十月 25, 2006 1:59 pm



黄土情


(一) 蕴

香香的那个妹妹哟
想你没有那个头
天天里坐在那个热炕头
想你睡不着觉
… …

火辣辣的词儿就这样从一个脸上刻满皱纹的陕北汉子的胸腔信天游了出来。这是我抵达陕北之行第一站-黄帝陵, 刚从旅游车落地时的见闻. 我不由想起了你的话: “在海外呆腻了就回来, 你不是喜欢文学吗? 没有哪一块土地比这块土地蕴藏着更质朴而浓郁的文化……”

“你有情, 我有意
问声哥哥你爱不爱
你若爱, 你就来
夜半月黑把门开
… …”
豪华大巴在黄土高原蜿蜒, 陕北民歌在我耳际回荡… …都说西方社会人的性格开放, 说实话, 出国有些年了, 这般直白的说爱, 还真没听过. 或许是我们没有真正溶入西人的生活? 猜想,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听到有人如此这般对话, 牙齿准被酸倒. 奇怪的是当这悠然奔放的旋律凝结在黏着的黄土中, 竟是这般清醇感人. 难道, 这就是韵? 是了, 我信. 这, 就是蕴. 深深的黄土地, 蕴藏着毫无矫揉造作的人之真情.

(二) 燃烧的青春

久违了, 窑洞, 久违了, 黄土高坡. 当大巴从平坦的柏油马路驶过, 扑面而来的熟悉, 让我想起了你, 不! 应该说是想起了我们, 这里, 我们曾经来过. 不同的是今天是软座, 空调, 全封闭的豪华大巴. 当年是畅蓬, 长条凳, 无拘无束的大卡车. 年轻矫健的身影登着橡胶轮胎, 兔子似的一个个跃入车厢, 那时的你在哪里? 我搜遍了车厢每一个角落. 颠簸, 我们从木凳弹起又重重落下, 撞击出一串欢快的笑声. “跳舞吧.”谁的提议? 好主意! 七手八脚移开凳子, 我们踩着车厢摇晃的舞点喊着, 跳着. 那时的你在哪里? 我无处捕捉. 今天, 我却看见一双隔世的眼睛, 在一旁淡淡的笑着, 那里跳跃着青春的火苗, 火红着张狂, 火红着欲望,火红的有如初升的太阳. 是的, 那红有如太阳冉冉升起, 热血的嫣红却在燃烧中渐渐消逝, 取而代之的是沉稳而贵重的金色… …火红的你又在哪里?
我捧起一把黄土, 等待着又一个黎明, 等待着又一个红色. 因为, 你曾说过: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三)黄水谣

黄河近了,未及目睹, 却已听见母亲的歌,远远传来, 如诗如诉. 难道女人天生爱诗吗? 那么男人?
男人曾经写过诗歌, 发表在只给一个人读的 “书”中. 后来女人回和一首, 男人说写的好, 从此只读, 不写. 再后来, 日子就像黄河水一样流过. 曹公曾在石头上刻字曰: “ 男人是土, 女人是水” 此公真不愧绝世文豪, 算是把个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悟透了. 女娲就是用这泥巴甩出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有了传人, 女人更忙了,写诗歌的笔啊纸啊绢啊统统收检起来, 替而代之的是传人湿漉漉的尿布.
一个偶然的契机, 男人把写诗歌的笔翻出来给了女人. 她写, 他说好. 他说好, 她就写. 后来, 他不说好了, 她还写, 写给朋友, 写给亲人, 写给世人, 当然也写给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男人. 知道他不上诗歌网就发E-MAIL, 他说好. 他说好, 她就发. 后来, 他不说好了, 她还发, 直到有一次他竟熟视无睹. 等到机场接他, 女人问: “ 读那首诗歌了吗?” 男人说: “哪首? 没收到.”眼镜片后却闪着狡诘的光. 女人生来就比男人傻,傻吧, 那E-MAIL 是会飞丢的? 又不是风筝.男人却说, 别写了, 耗太多精力, 再写, 诗人要写成死人了。女人心里一热, 牙齿却咬的磕碰有声.
直到有一天起风了, 风刮起了尘, 尘迷了女人的眼, 眼睛流泪了, 泪水和着尘土一起落到黄河里. 男人说: “别哭, 怕什么, 会好的.” 女人哭了,为这吟不成行的诗句, 为这简单的只语片言, 女人的泪淌出了<黄水谣>, 她不再象诗歌那般纯清若泉, 浓浓的泛着尘土的泥黄, 稠稠的多了一份扯不断的牵挂… …

6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海岛诗话


和平岛

墓志铭


星期二 十月 10, 2006 9:31 pm



墓志铭

如果有这样的一句话,能刻到他的墓碑上,那一定是刻骨铭心的。
这句话,我还没想好,但可以肯定,它将会是这样的:

1。没写过传世之诗;

2。崇尚自由,玩必极致;

3。大公无私,不徇私情;

4。不图名利,不上媒体;

5。不懂得烂漫,却喜欢女人。


10分钟之后,改为:

1。嗜好诗歌,却缺乏才情;

2。崇尚自由,却玩物丧志;

3。大公无私,却总徇私情;

4。爱好和平,却争强好胜;

5。不懂得女人,却喜欢烂漫。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萬 沐· 聽 風 聽 雨集


万沐

新动向,西方限制言论新闻自由


星期三 六月 21, 2017 2:36 pm



新动向,西方限制言论新闻自由

万沐

无疑,西方的言论自由不是无边界的,最近还有进一步被限制的局势,而这并非仅仅基于“政治正确”的原因。

首先川普的推特治国,就是一个明确的标志。他虽然没有通过行政手段打压媒体,但不信任媒体的政治意涵却十分明确。因为他在总统大选中,媒体的扭曲报道曾使他深受其害,上台后自己迫不得已担任了白宫的“首席记者”。同时在各种场合,其对媒体随意报道的厌恶常常溢于言表。

学术重镇哈佛大学最近也对不当言论重手出击。据媒体报导,一群收到哈佛录取通知单的学生,去年十二月组成“庸俗好色青少年的哈佛爆红网讯”(Harvard memes for horny bourgeois teens)的脸书群组,他们互送跟贴、交换嘲笑性攻击、大屠杀、少数族群和儿童死亡的照片及文字。

哈佛大学入学部发现这个脸书内容后,于今年四月中发出电邮,要求组群中曾传送不当照片的学生,披露每一张他们所传送的照片。约一周后,哈佛对至少十名学生发出“撤回录取”通知书,并表示校方撤销录取资格是最后决定。

固然,宣传仇恨的言论是不被允许的,历来如此。但这次哈佛大学一次撤销十名学生入学资格的决定,还是释放了十分强烈的信号。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权威人士是支持的。但该校法学院退休荣誉教授艾伦·德肖威茨却不以为然。认为哈大正在侵入学生的私生活。“在学术环境里惩罚学生的政治观点或个人价值观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另外,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七国集团峰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恐怖主义意识形态正在“不断演变”而非“逐渐消失”。她认为,随着极端组织接连丢城失地,一些武装人员已经离开了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战场,转而在互联网上传播其极端思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技企业有社会责任从互联网上清除有害信息,并向当局报告相关情况,以阻止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想的蔓延。政府希望控制媒体的意向十分明显,但英国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宾并不认同。

还有,半岛电视台的节目频道已经被世界多国屏蔽。只因为半岛电视宣传恐怖主义,并且成为九个国家与卡塔尔断交的理由之一。我们知道,半岛电视台是闻名世界的新闻机构,在新闻报道方面有许多创新,媲美BBC。然而,真的东西未必就是善的,半岛电视台通过发布基地组织的声明,事实上起了一个煽动恐怖主义的作用,虽然适用于西方新闻独立客观的基本原则,但最近看来也不灵了。国际社会不能容忍躲在新闻自由幌子下的恐怖主义宣传。

当然有人会说,对付半岛电视台是阿拉伯世界的共识,其实真正背后运作的还是西方。因为随着恐怖分子越来越猖獗,原来的新闻自由原则显然被质疑了。

如果有人将这些动态仅仅理解为言论和新闻遵守的“政治正确”,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许多代表性人物,如川普、特蕾莎梅等看来,由于媒体的过分任性自由,释放信息的无序性,已经扭曲了真相。而随着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新老媒体的过分自由,也对恐怖主义起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西方近来限制言论、新闻自由的新动向,对自由世界是福是祸?恐怕一时还难下定论!


原载纽约《世界日报》2017-6-20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星子天空


星子

三首诗入选安省诗歌协会关于爱的主题诗赛,贴两首


星期一 一月 26, 2015 2:21 pm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今生今世


肖今

我并没有失去孤独


星期三 五月 29, 2013 11:34 pm



我并没有失去孤独


在时间的荒地里
孤独就像枯槁
渐渐冷落在泥土中
魂魄失散,气血流失

我在精神之外小鸟一样觅食
那些曾经的神圣和纯洁
不敢再轻易触摸
像少女的扉页尘封着

亲爱的,孤独是想念时的境界
永远永远存在
时若苦咖,时若干红
它在血液里时而沉睡时而澎湃

孤独是四季花,一旦盛开
那是一场歇斯底里的冷艳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浮天沧海


风动

《原野》


星期六 二月 19, 2011 9:20 pm



《原野》

打开黄昏的门,居高临下
秋天的原野一望无际
远山向桔黄色的天堂延伸
百鸟飞翔。金色的涟漪荡漾
宁静的湖面,大地散落着靡烂的果香

拂晓之前,启明星光从远古而来
黑色的肥沃连绵起伏
夜,孵化着蛋壳的宁静
这一切,不幸被黎明揭穿

沿着远山的呼唤,河水曲折
恍惚之间,一泻千里
麦田两岸,留守着古老的传说
劳动的歌声传扬不息 
它的下游散满了月光

麦黄滚滚,西风浩荡
天边燃烧着丰盛的晚霞
桃花源外,山峦叠障,悬崖虚空
夜色将煹火点燃于遥远的彼岸

飞鸟从侏罗纪飞出
一闪而过,没入遥远的星空
金色的记忆洒满大地
幻化的云层缘起缘灭 

爱的双手穿过尘埃的密集
拥抱无上的虚空,让心的婴儿
在早春的晨雾中保持沉睡
触摸北极星光的脉搏,柔和
绵长的慈悲从海面升起

红尘飞扬,迷雾明灭 
无声的翅膀升起于黑夜的原野
越过山川湖泊,黑礁暗海
坠入星光灿烂的永恒

2011年2月18日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山城茶居


山城子

顶针复沓与回环——《与美同行-25》


星期四 六月 20, 2013 9:19 pm



顶针复沓与回环——《与美同行-25》
作者:山城子

美,你喜欢使用顶针吗?(哈哈,是格不是物)

山,那是飞针走线不能离开的呀(她偏偏说物)
山,我还喜欢针脚的复沓回环呢(她在暗喻哩)
只有回环复沓绣出的花才漂亮、才别具一格、才(她在复沓了)……
别具一格就是一个成功作品了

美,我正想说作品,你就提到作品。这样“作品”“作品”的
就像你行走的针脚那样,是不是就叫复沓?

是的是的,一般就是个词,而不是要反复一句话
一句话回过头来说叫回环。“回环”尾接着“回环”头就顶针了!

哈哈!那我可没有理解差,差了多让人家笑话
你不笑话那是因为你对我。我对你(稍稍回环)也一样幽默了

山,你还是别谦虚了,尽管谦虚使人进步
其实实事求是更能使人进步。这事,不可以含糊
山,真的不可以含糊。因为你对顶针复沓与回环
实在还是有些研究。有些研究,也有些功夫
比如你的第一组“顶针诗链”总题叫《相爱之诗》的
虽然不是你我这样相爱,读起来我还真真地感觉舒服

啊哈!想起来了,美。那是我刚刚退休的夏天
刚刚退休,心里有些滋味。有些滋味不是一下子可以出口
就看一本诗刊。看着看着就看到安琪的。安琪的《相爱之诗》
很惊喜,很羡慕,于是心情就开始奔流
是的,开始奔流,就借了原题步其所有连续顶针的小标题
成为连环的“诗链”。你看《此刻》是第一个小标题:

<此刻>

此刻夕阳照红了我的心事/照红了我小小的打字间/
也一定照红了我的脸/我红着脸,读安琪的《相爱之诗》/
《相爱之诗》,安琪的/我红着脸//
其实,早在晚春四月我已读过/那时,刚接到老皮寄来的/
今年第一期《顶点诗刊》/那上,有我飘落的两枚黄叶儿
黄叶儿两枚都没有了水份// 没有了水份很干渴/
我开始寻找流经的山泉/很近,只隔一页薄薄的文字/
就听到一片哗啦啦的响声/看到流淌得很欢的孩子们的小脚//
孩子们的小脚流淌得很欢/ 因为后面,有爱的注视/
是一种可以执着一生的爱呀/ 我体会过那种亲切/
亲切撒着欢的孩子们的小脚(<孩子们的小脚>是第二个小标题)


<孩子们的小脚>

孩子们的小脚围住我/不是此刻,是十年前的一个早上/
记不清那天妻什么事很急/很急,什么事呢?/
一定把她的孩子们交给我半天// 这事儿很严重/
很严重不是那一些孩子/ 是她的心/她的心,我只能百般呵护/
不能一丝一毫不认真// 我要认真地讲一个故事/
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认真地/孩子们的小脚一齐跺起来/
说不要不要!/我们老师讲过了// 我说那就讲个《红孩妖》吧/
说不要不要!/我们老师讲过了/唉唉……我这教高中的老师/
应付不了幼儿班孩子们的小脚// 脚再小,啪啪跺起来也是复数/
我声音再大,也是个单数/ 我突然想到带他们到草地玩吧/
复数都乐了/ 也乐了单数的心

山,你赶紧停住我要体会一下这里的妙处
不必说两首之间的顶针过渡,也不必说几个小节之间的顶针过渡
单是开头一节的复沓,就复沓得令人想到你的与诗相爱的程度
看前三行里的“照红了”,看接下来三行的“安琪的”和“我红着脸”
细腻的层层加深的复沓描摹,那美的境况与心情里就已经藏着我

美,那时我还没有注意到你,一心领会安琪诗文本欢快奔走的快意
因为当时只有这种快意的诗句,才可以抚平我离开教育的失落与寡意
同时我决定学习现代诗歌了,而所发在同期的两首没法与安琪相比
这才有“…两枚黄叶儿/ 黄叶儿两枚…”这样局部的回环,是为强调
我的任务就是要向安琪学习。当她诗中出现了“孩子们的小脚”
我的爱立刻转移,转移到与我走过凸凸凹凹的发妻

山,我看出来了你在第二首里又用了个局部回环
“记不清那天妻什么事很急/ 很急,什么事呢?”
接着又用“她的心”的顶针兼复沓来表达与妻相爱的真挚与甜蜜
而后面的现场描摹的细腻,正是见证你一心为妻做好事情的证据

是的,美,单独办个幼儿班你不知道该有多么地艰难不易
我平时想帮都帮不上忙那次是撞着了一个表现的机遇
至于后面“复数”与“单数”的介入那么好的意象本是安琪的创意

美,第二首的末尾是“单数的心”,于是就作了第三首的标题:

<单数的心>

返回此刻,单数的心很寂寞/ 明天开学,我再也不能去上课/
其实课堂是个很快乐的地方/ 也是个很年轻的地方//
离开课堂就离开了年轻和快乐/ 离开了“使劲灌一些风”的/
“大地亲爱的孩子们”(安琪语)/想一想,不由我不把眼睛闭上

<眼睛闭上>

眼睛闭上的时候感觉很热/ 很热的液体悄悄地滴下两行//
眼睛张开的时候感觉很湿/ 很湿的目光盯住打开的电脑//
我决定打一首“顶针诗链”/ 同自己过不去——步诗人联袂的同题//
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都很任性/我多么像个小孩子,多么像……

山,第三\四首共同完成了对课堂的留恋,是你与教育的相爱
“快乐”与“年轻”的复沓与回环紧密地扣紧两节之间
“眼睛闭上”的顶针使两首诗结成一环诗之链
“小孩子”与“多么像”的复沓,立使诗主体形象纸上跃然

美,你说的很准确,当时的心情真有些四分五裂
还好,后来终于被诗歌替代,以至今天与诗与你都分不开了
美,这五、六首还算简洁,简洁的意象,简洁的抒写:

<多么像>

一行行诗被我打出来/多么像一行行座位上的学生/
我说都活泼起来吧/ 但不要跳上某某家阳台

<某某家阳台>

某某家阳台用海蓝封起来了/我家阳台也用海蓝封起来了/
隔着两重海蓝/ 相距很近也什么都看不见//
列车已经开进看不见的地段/列车已经开进隐私的地段/
当这个地段归为历史的时候/才可以公开。比如唐朝

山,我很喜欢这个《多么像》。《多么像》把打出的诗行
幻化成了对学生的想象,可见那颗心依然留恋课堂
课堂“活泼起来”是你的教育观念,限度是不要太过分哪儿都上
山,《某某家阳台》接转自然,这里的隐喻是否还是教育观念
比如暗示进入人本主义时代,因此要把学生当活生生的人来看
而不能当成器皿,一味实施那个“灌”

美,知我者——美也!其实是受“步联袂同题顶针”的牵引
才不得不这样隐喻起来。我受“步联袂同题顶针”的牵引
就有了这第七、第八首:

<唐朝>

唐朝公开了李世民逼父退位/唐朝公开了武则天杀子篡位/
唐朝公开了明皇与贵妃的事情/唐朝公开了淫乱了的宫闱//
一个好端端的唐朝何必公开?/一个盛世的唐朝何必公开?/
一个万方朝拜的唐朝何必公开?//
但,尽管公开了我也还是爱/爱李白杜甫白居易那些仙和圣们/
爱孕育无数精品珍品给了后世/也给了我的唐朝啊!我的唐朝

<我的唐朝>

我的唐朝在一本厚书中/书中的那些人都是我的朋友/
每逢风清月白星稀的时候/我就摆上草地几坛老酒……//
老酒几坛草地摆上,又摆上/每逢星稀月白风清的时候/
我的朋友都在那本书中/那本书是唐朝很厚,很厚
2005-8-25

山,这两首是铺垫在前,因“牵引”不得不转弯
相爱的题旨在最后,是回到对于诗歌的情感
妙在最后一节的回环,强化了题旨的感染……

2009-7-24于贵阳市金阳新区
2013-5-14 修改于夏云镇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孤鸿栖枝


杯中冲浪

麦子二首


星期六 三月 29, 2008 9:36 am



《和一粒小麦同居》

回到小麦,回到绿盈盈的手臂丛林
那温和的芒,以及朴素的花,我想
住进它们的家里,和纯情如水的麦仁
同居——是的,我渴望和一粒年青的麦粒
过幸福的家庭生活
我喜欢它的温存、它的清凉的体香
我会因它的透明而清澈起来

和一粒小麦同居
生育许多的孩子
2007-2-1

《从去年的麦地长出了今年的麦子》

麦穗及芒全一色的草绿
24度最宜人的空气里,有猫叫春的躁
一只狗和另一只狗紧追不舍
所有的花都火一样的烧
唯有它,朴素的小麦花
雪白雪白的安宁

我多么幸运,我归属于吃小麦的人类
我每天吃着雪白的面粉
并且模仿着粮食的样子加以繁衍
2007-5-5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黑色闪电blog


黑色闪电

一时兴致,自己弄的小坛子


星期五 九月 30, 2011 2:17 am



我的梦网——云天外

http://fuyun123.5d6d.com/bbs.php

冷寂,美幻,分享,怡情

是免费空间,个人小站


我上网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


对我们热爱纯文学艺术的人来说,空闲时,能潜心创作,才更有意义
酷我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这些年,比较懒散,写的少,更新少

我那里,想对酷我优秀作品做些推介,宣传

邀请朋友们投放些旧作,支持个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阳光下的翅膀


司马策风

漫画周恩来


星期三 七月 03, 2013 11:43 pm



漫画周恩来

**司马策风


外套西装,内穿马褂
以孔孟,在刀背刀刃上淬火
掬几捧西洋海水
在斑驳破落的祖宗上磨刀


练得庖丁解牛的技法
游刃在软硬荤素的人际
绍兴黄酒调和了南腔北调,华尔兹的清波
把五洲四海烩一锅滑嫩可口的肉片汤


红太阳,把一本湘菜谱镀为万众下跪的圣经
咸辣肥腻的红烧肉,绑架了八大菜系的味蕾
堂前,你是演绎湘辣的大师
私下,最爱做家乡的名菜红烧狮子头
在江湖大盘中,摇晃不到



2013,6,3温哥华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唐夫 blog


唐夫

临屏和巫狱兄


星期三 六月 18, 2008 6:31 am



这首写得生动奇妙,茶味别致。呵呵,巫兄。“临屏和XXXX”这几把X也X得恰到好处,与最后句“一夜杯底美人瘦”相映成趣。

读之,尤喜,效颦和一首,盼海涵献丑。

临屏和巫兄

唐夫

因为毛
妳才有尖
若蜂蝶之瘦

浮浮飘动
盖碗下
荡漾的一眼春天

等来银钩
垂钓 那口红的梦阑

2008--06--18

毛尖瘦

——临屏和XXXX

因为烫
妳才有了
绝版的精彩

轻轻叩响
一根弦
踱步妳整个的春天

久垂银钩
钓得, 一夜杯底美人瘦

0 Comments http://www.haichuan.net/XHC/data/uploads/8284_Poem

高梁 blog


高梁

羊群


星期日 十一月 11, 2007 11:32 am



羊群

当我在离村庄三十里外的城市,遥想我的村庄。我得出的结论令我意外,我从未在村庄里真正生活过。我从未走进村庄生活的核心。在村庄里我和一只羊没有什么区别。
我如果不上学,过的肯定是另外一种生活,和我们那片土地水乳交融。如果不上学,我肯定是个野孩子,我也许能够象一只猴子那样在一棵树和另一棵树之间;树枝和树枝间荡来荡去。我爷爷说我应该叫铁蛋。我整天光着脚,赤脚大仙似的东奔西跑。某一天,一枚铁钉扎了脚,拔了铁钉,照样满世界疯跑。脚后来烂了一个小窟窿,我也一声未吭。那时候孩子们有一个自己的世界,那是隐秘的世界,不需要成人掺和。
我上学,野性慢慢脱掉。我的学生生涯把我塑造成一个彬彬有理的人。每个人都夸奖我。但是他们不知道,我偷摘了李四家的黄瓜;某个夜晚,我偷摘了马五家的杏,我甚至特意留下一些,送给他十八岁的闺女,在我的眼里,她简直是个仙女,好象所有的阳光都照在她的脸上。(有一天,我在早市上看到她,她脸上的阳光没有了,她的表情就象一条死鱼。)这样的事情,只需一个人,有时候,我偷偷的笑,我活在秘密里。
除此之外,我有更大的事:砍柴、割草、采野菜。我忙着自己和家里的事,对村里发生的事一无所知。象一个局外人在村庄里生活。
在村子里我没有和人打过架。在村人的眼里,我是否就象一头温顺的绵羊?小时候我什么也不怕。但是总也不接触牛啊、马啊、骡子啊,我竟然变得胆小起来。我从不怕的是羊。从未怕过的是自家的狗。
我在村庄里生活了十八年,从未特意想去亲近谁。因为读书,我没有学会村人,家长里短的那样说话。而我渐渐的不爱下地,整天抱着书看。并且我在试着写作。我在我的世界里,在村庄只是客居。
有多少人,象我一样 在村庄生活,村庄里从未听过他们的声音,他们在村庄里从未占有一席之地。他们默默的生活,在人前他们也蹲在角落里,被人抽了嘴巴也不还手。老婆偷了人,他们在南墙下闭着眼睛。
这样的人你什么时候看到他,他都疲惫至及。也许他们在一年年的春耕秋种中看透了人生。活着活到心累。
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不说话,竟然使村庄陷入了沉默。青草在村庄之外油油的绿,而村庄里毫无生机。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

荧石的诗歌


荧石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星期四 一月 30, 2014 9:39 am



(一)
故乡在小兴安岭西麓的平原上
贫穷曾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几十年故乡人翻山越岭
如今的故土已成了一马平川的万顷良田

故乡的呼兰河波澜壮阔
跳动着生命的脉搏
乡亲们用河水酿成了醇香的高粱酒
酿就了北大荒人的一腔热血

故乡的天像海一样湛蓝
蓝天下飘着白云朵朵
故乡人顶着霞光上工
故乡人扛着落日回家

绵绵的黑土地坦荡如坻
青纱帐里孕育着爱情和生命
土拨鼠收藏着大豆、玉米和高粱
故乡人收获着欢笑和希望

一棵棵白杨
像兴安岭硬汉在放哨站岗
搬不倒的头颅,折不断的脊梁
个个英姿挺拔,傲雪风霜

故乡的太阳胜似慈爱的亲娘
孵来牛羊满圈,稻谷飘香
怀揣着故乡的太阳
走遍海角天涯不怕夜路漫长

故乡的月亮圆少缺多
可每逢十五我都能见到月亮里纺线的婆婆
感谢那遥远的传说把游子的伤口缝合
唯有那讨厌的天狗让我最怕迎来佳节

北斗星闪烁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二十年我夜夜望,看不厌勺子星的老模样
在一颗颗闪烁的眼睛里
我见到了故乡人憨厚的脸庞

隆冬的朔风刺骨寒冷,土坯房里挂满了冰凌
故乡的风如细心的婆姨
用妙手把四季数落得脉络分明
感谢故乡的风撕开了梦中的云霭
让我在夜色里探出头来一睹黑土地神奇的风采

(二)
心上有一个村庄
村口的老槐树总在风中作响
那树上总有一群喜鹊在站岗
每每陌生人到访
他们便相互追逐,把喜悦献上

昨夜我又来到村上
听不到喜鹊的歌唱
见不到熟悉的脸庞
这个生我的地方
已经变成了他乡——

(三)
离家时
妈妈很年轻,在门口相送
妈妈笑着,我笑着

多年后梦见回家
妈妈依然很年轻,在门口相迎
妈妈笑着,我哭着

就像鸟儿恋着树枝
就像蝶儿恋着花朵
我恋着故乡,恋着童年,恋着童年的母亲

思乡的心像弹不破的琴
不知道是谁撩拨了琴弦
让我的每根神经都在夜里发炎
我追逐每个来自故乡的人
问他们故乡的天是否还那样湛蓝

百年后如我能重生
让我化作一棵白杨
在故乡的老屋后守望


(四)

草地上散发着黄瓜香
露珠在玉米叶上流淌
声声蛙鸣将十里八村的雄鸡吵醒
村口敲响了上工的钟声

男男女女说说笑笑下了田
绿油油的秧苗随风荡漾
锄头铲得野草嚓嚓作响
一望无际的田垄分明是一道道绿色的诗行

灼阳照在头上
放午学的孩童闯进家门
妈妈做好的小米饭喷香
等着爸爸收工的锄头声响

炊烟袅袅在小村上空缭绕
夕阳将头缩进了地平线
麻雀飞回了屋檐
家家的母亲把孩儿们清点、呵唤

故乡的村庄,建在我的心上
成了我永恒的悲伤
儿时没有睡衣,土坯炕冰凉
祖传的麻花被透亮,百孔千疮

风敲打窗棂喊冷
连魔鬼都想闯进屋里避风
故乡的冬天
送走了我和伙伴们的童年

(五)

老家门前有一棵白杨
离家时它的头已顶在天上
每当风吹过梦乡
树上便挂满了灯笼
树下挤满伙伴们的脸庞

夏天我们在树下乘凉
冬天我们在树下打雪仗
无论春夏秋冬
我们同大树一道跳舞、歌唱
几十年疯狂地蔓延,傲雪风霜
如今那棵白杨已扎根在我心上

(六)

故乡的山坡上生着一排排橡树
每逢秋天,秋风便吹来满地的橡子
我和伙伴们欢欢喜喜拾橡子
用橡子换来书本和文具
橡子虽苦,却是一味良药
如今我念故乡就像咀嚼橡子
能治愈了我的老病

(七)

故乡的山坳里有一汪清泉
一年四季涌出,冰封不断
我常在梦中品味那泉水的甘甜
清泉流过翠绿的山野
流进我的心田
我的快乐和忧愁
也同泉水一样流淌,流向远方
可每当我踏上山岗眺望
却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八)

儿时厢房里住着一窝黄鼠狼
它们常常偷吃妈妈用手孵出的小鸡
遇到攻击时便释放难闻的气体
如今我不再憎恨那些贼头贼脑的小东西
是它们让我有了美好的回忆
老屋早已塌落
只想知道它们的后代是否还在那里繁衍生息

(九)

童年的房梁上悬着一条小船
摇摇晃晃荡起波澜
我在浪尖上睡得香甜
趁妈妈煮饭时,我将它掀翻
如今我的额头上还留下浪花一片

故乡的海太深,永远不会搁浅
他乡的海太宽,永远游不到彼岸

(十)

童年的老屋是一间破旧的茅草房
那是我儿时的宫殿,梦中的天堂
如今家家户户都盖起了砖瓦房
我日日盼着有一天能回故乡
我夜夜梦见嬉戏在母亲的身旁

故乡的巨变令人心驰神往
故乡的巨变让我暗自怅惘
再也见不到慈爱的双亲
再也见不到伙伴们的脸庞
再也见不到童年的老屋
那陪伴我二十多年的梦境将被打碎
我的心将无家可归,四处流浪

0 Comments (Post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