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说说沪剧的传统和传承与沈仁伟现象(2)

星期二 八月 11, 2015 11:16 am



(2) 我们还是把话题回到沈仁伟的“生不逢时”。
为了映证沈仁伟的“生不逢时”,我们不妨先“汇总”一下沈仁伟的作品:
“文革”前
曾在现代大戏《星星之火》中饰演双喜;
曾在传统小戏《阿必大回娘家》中饰演陆阿大;
曾在传统小戏《庵堂相会》中饰演男一号陈宰庭,(女一号为如日中天的筱爱琴);
曾在现代大戏《芦荡火种》饰演男一号郭建光;(注:上海人民沪剧团“进京汇报”及展演的正式阵容,男一号郭建光的饰演者为张青,在“正式阵容”中,没有沈仁伟。沈是在“人民沪剧团青年队”拷贝的《芦荡火种》中饰演郭建光)
“文革”后
曾在现代剧《三接新娘》中饰演“老光棍”;
曾在《母子岭》中饰贺秉忠;
曾在传统大戏《大雷雨》中饰演梁世英。
还有其他一些作品,皆为“龙套”。
这样的这一份“业绩单”,对一个生角演员来说,显然是平平的,夸大点说,也拿勿出手。因为我们看到,沈仁伟唯一的一次出任主角,那还是传统小戏,仅是发掘、整理、再版性质,并非原创。顺便带一笔:《庵堂相会》这出传统小戏被发掘整理推出的背景,我不知道,但我认为,其推出的时间节点对沈仁伟个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可说是给了“初出茅庐第一功”的际遇。当年,沈仁伟虽年轻却又极其老到的演唱,给人以眼晴一亮的振奋,稍微内行一点的都知道,一颗沪剧新星正在升起。可是后来我们发现,在人民沪剧团所推出的所有大戏小戏中,沈仁伟出演的仅是一句唱词一段唱词的配角或龙套,这机会又没有了。至于有人说,沈仁伟不是在《芦荡火种》中出演男主角郭建光吗?此话既对又不对。对的是那时在上海的二三线剧场,确有“上海人民沪剧团青年队”演出《芦荡火种》,主角确是沈仁伟。错的是,沈仁伟不是剧团推出该戏的原创人马,当时《芦荡火种》原创人马为:丁是娥饰阿庆嫂,张青饰郭建光,解洪元饰陈天民,诸慧琴饰卫生员,石筱英饰沙奶奶,邵滨孙饰刁德一,俞麟童饰胡传魁,陆敬业饰沙七龙。至于“青年队”的演出,那多半也是出于体现人民沪剧团人力资源的雄厚(相比其他区级剧团),出于推介、宣传该戏的需要。而向上级文化部门的申报、进京汇报、电台播出、报刊宣传等等,“正版”的是“上海人民沪剧团”,并非“青年队”这一“山寨版”。由此,无论从与其平辈或前辈的生角相比较,沈仁伟的“业绩单”是说不过去的,哪里谈得上辉煌?如果用我们现在通常“评定职称”的“标准”去一死扣一对照,那就更是“不上档次”了。
话说得圆一点,换一个角度,假如我们纯粹从一个戏曲从业者这一职业的层面上去看,那么去评说所谓的成绩单之类,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一台戏一个剧种,总有分工不同,既有红花,也要有绿叶,演员们既有出类拔萃的,也会有表现平平的,这一点也不奇怪。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表现平平”的沈仁伟,其脱胎于传统唱段的“沈版”《春二三月草青青》、《问路、搀桥》、《娘舅赋》、《徐阿增出灯》、《三国开篇》等等,却是这个剧种中最脍炙人口的,是最广为传唱的。这些唱段,早已无可争议地被视为沪剧生角的基本功,被视为既原汁原味又推陈出新的经典,是作为“教材”级的唱段在传承的(注意,是传承)。还有,沈仁伟“后期”的《悲凉世界》这一唱段,更是为广大沪剧爱好者所推崇、传唱。由于沈仁伟的上述唱段,被各种大赛选手们争相选用,因此我们说久唱不衰,大约是恰如其份的。这表现,恰又是最不“平平”的。由此,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沈仁伟的这些作品,毕竟是最具沪剧韵味,最具传统特色的好作品,无论是专业的学员还是沪剧爱好者,都在用,都在传,这,就是一杆秤。
说到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称之为沈仁伟现象:一方面是没有挑上大梁以至作品极少,另一方面不多的作品却又极具影响力。这,就很值得我们讨论一番。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863

1页/共1页   

作者 留言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二 八月 11, 2015 11:19 am    发表主题:    

曾在传统小戏《庵堂相会》中饰演男一号陈宰庭


---此处有误。当时演出是大戏,记得在共舞台。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二 八月 11, 2015 11:25 am    发表主题:    

2010我原博客贴出全文已不全。

因此,全文请参看http://www.chinahuju.com/thread-14536-1.html

以上为2012年网友转贴连接。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说说沪剧的传统和传承与沈仁伟现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