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留言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日 六月 05, 2011 6:19 am 发表主题: |
|
走了一个人,大家其实别无伤悲。
活动照常,聚会照旧。
老邻居还是很念旧的,经常借机会寻名堂聚一聚。
发起人是原先的居民小组长李大姐。梅龙镇退休职工。老年大学京剧班里不唱李凤姐,倒和瑜老板一样唱正德皇帝。
跟老早招呼大家“落雨了,打烊了,小八腊子开会了”一样的大嗓门。
“喂,明早八点正啊。”
“别忘记了,像上次那样害得人家等你半天。”
“我已经关照过前厢房来,你放心。”
“老规矩,打的到最近的地铁站,起步价。”
“明天最后一天,到后天门票就翻跟斗了。”
“有啥看头?最低限度温室总归蛮蛮好看,难道不是?”
“一定要来啊!”
----------。
一圈电话打下来,李大姐坐在藤椅上脚一时有点立不起来。
说到底年岁不饶人啦。
辰山植物园门口大部队集合。有的还是在地铁车厢就碰头了,一起拼档叫叉头。省得等公交。
打过招呼,边走边聊,三五成群。
大半圈诳下来,到点吃午饭。
老规矩,各人带来的吃食摆在一起,满像游园冷餐会的架势。
比一个人或者就一家人有意思。
边吃边谈。
隔三差五地就会谈起另外一个缺席朋友。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日 六月 05, 2011 6:19 am 发表主题: |
|
吃饭总是最热闹的时候。
老马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
“来来来,照规矩评比一下:看啥人今早带来的吃食最受欢迎!”
张阿姨一面孔的不肖。
“算来算来,老马你还好意思主持评比当评委?自己看看看,每趟带来的东西吃不完再带回去的是啥人啊?”
老马一下子闷牢,只好不开口。
快人快语的张阿姨还是三不罢四不休——“凭良心讲,你一个男同志——哦,现在不好叫同志——你这位先生总归是吃的最多。大家讲对不对?”
老马找到了一个反击的把柄:“喔幺,吃得最多的要算你自己屋里的憨大儿子。怎么?今早没有带他来?”
张阿姨一看话风不对,马上转移大方向。
品评各家带来的食品正式开始。
因为是冷餐会,逛公园不适宜带的拿手菜都不在其列。
孰好孰坏孰高孰低,谈笑间一顿午饭就解决了。
人是最容易怀旧的。不像动物没有那么多记忆和伤感。
顺天村老居民一致公认的冷餐佳肴是新嫂嫂最受赞誉的熏鱼和叉烧。
现在要到啥地方再能觅得到哦?
也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小菜场隔壁弄堂穿出到另外一头的弄堂口摆摊氽熏鱼的现在要算质量最最好了,还是及不上新嫂嫂的手艺。
氽熏鱼的时候,那种香味薰得人直流口水。
大家公用一间厨房,一网打尽。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三 六月 08, 2011 3:30 pm 发表主题: |
|
新嫂嫂是新娘子嫁过来的时候叫出来的。有一段时间顺天村八百八十八号一直没人娶媳妇,新嫂嫂的称呼也就一直没有改。
久而久之,成了习惯。
尊姓大名是谈莲芬,人生得蛮小样,但是用沪剧一句传统戏台词来讲就是小惹劲。
谈莲芬人不算漂亮,可是一副五官拼拢来到也还齐整。脸上总是带着三分笑,也就很讨人喜欢。再加上心灵手巧,不管什么时新的绒线生活,花样再复杂看一遍就不会得搞错。
叉烧和熏鱼更是谈莲芬的拿手绝活。
虽然一只公用厨房间,别人家学来学去学不到家。碰到邻居一声称赞,谈莲芬只是笑笑很四海地表示大家来尝一块。不要紧的。
不识相的老马照样讲得吐沫飞溅。
假如三好婆还活着,一定会得拉拉他的袖子关照他好刹车。
新嫂嫂谈莲芬是李大姐心中永远的痛。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日 六月 12, 2011 8:25 am 发表主题: |
|
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
新嫂嫂谈莲芬的丈夫小强原本应该是李大姐的乘龙快婿。
李大姐的女儿王美芳和谈莲芬同年。人好好叫要长得比谈莲芬漂亮的多。
虽然不是大家闺秀,倒也称得上小家碧玉。如果不讲出身成分,那么王美芳就和程乃珊小说名著《大女儿经》里的老大相仿佛。
真要说起出身成分来,王美芳又着实比大女儿经里的大女儿强的多。
一个出身成分不好,一个的的刮刮的纱厂工人家庭。
不要说程乃珊笔下大女儿一家子,就是顺天村八百八十八号上上下下都没的比。
老马家底是职员,还是保留工资的那种职员。三好婆算得苦,就是城市贫民。再有几家是教师、小业主以及像七十二家房客里的小皮匠。有一家肚皮里向知识最多,工程师!偏又是据说原本是妓女改造过来的。
谈莲芬的娘家和小强家倒是门当户对,都是黑七类——地富反坏右加上刑释和资本家。
时代不同标准也不同。
李大姐现在想来要是没有那一张大字报多少好啊——那么小强就不会娶谈莲芬,去美国的就是王美芳。自家嘛,自然老早也就跟着移民到大洋对岸去了。
李大姐记得很清楚,老邻居门也不会忘记脱。新郎官小强结婚时里向穿的棉毛衫还是破的。
虽然穿在里面一般情况下除开新娘子别人应该看不见,可是厨房合用,卫生也合用。那时侯的上海滩邻居人家要藏有秘密实在太难了。
顺天村房子原本是小强祖父的产业。
祖父福气,解放前正好去世。享乐一世没有遭罪。临终前早早就准备好的后路就是一笔金条。原先是预备小强爸爸出国留学去的。小强妈妈舍不得离开身体不好的爷娘,也就没去成。
抗战胜利,百废待兴。那笔教育基金就变成了房地产——不动产好啊。自家住一层,其余出租。上海滩寸金之地,旱涝保收的就是房租了。
那时侯啊,谁想得到呢。
谁又想得到新世纪新上海千万富翁那么多——一个人家有三套房子就够数。就讲老马家连得孙子的儿子婚房都预备下了。
解放后房改就断了小强家房租收入。
一幢楼里大家那个高兴劲儿别提了——原本房租讲几担米,现在房管所租赁凭证房票本本上便宜了多少哦。到底新社会人民政府好啊。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日 七月 17, 2011 8:17 am 发表主题: |
|
小强和美芳是校友。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技校,连续的校友。
虽然不同届,但是是只相差一个年级,又是楼上楼下的老邻居。
小强不单学习可以,而且动手能力强。
老邻居们称赞:小强小强,难怪叫小强哦。
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小强出落得弹眼落睛的挺拔,美芳也不甘居人后也是弹眼落睛的漂亮。
漂亮的女孩子在学校里不太平,常常受到说不是骚扰的骚扰。
还有班主任也会偷偷打她的主意。
小强发话了:大家当心点,不要动歪脑筋啊!
李大姐自然会从女儿那里得到不断的消息报道。
在校里有小强,在家里也亏得有小强。
美芳独养女儿,上海小姑娘娇气,哪里会像东北山东的女孩子那样挑起家庭担子来一点也不含糊。
就算是烧煤气,不用扛煤球叫人送煤球,有卫生间不用拎马桶倒马桶这些上海人家惯常的家务事嘛,别的出力气活动脑筋活总是会有的。
小强的口头禅是——我包啦。
我来替你去买米;
里弄里关照要排队买山芋了,我来去好了;
我弄来两张电影票,一起去看好吗?
............。
回报是美芳浅浅的一笑两个酒窝。
那就足够小强陶醉半天了。
尽管离电影开场时间还早着呢。
就是三好婆也不住地边点头边嘀咕——
李大姐好福气,我要是也有这么一个孙女儿就好啦。
最后的结果却叫三好婆大叫可惜,连喊罪过。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