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第二十五届梅花奖点评开始喽——

星期三 六月 08, 2011 3:11 pm



不管结果如何——还没揭开锅盖子,戏曲舞台的阴盛阳衰非常明显。

总不可能被淘汰的都是女演员吧,即使如此,照样还是阴盛阳衰!

这种现象非常之普遍。不信,只要查一下在剧团剧院一级正职领导中也就是说团长院长凡是由演员担纲的多半是女性。

也就是说女性演员出任一团之长。

那末,既然是挑大梁——包括赢得票房粉丝戏迷观众——挑选剧目的重心自然而然向第一女主角倾斜。

换句话说,上演的剧目一般都是保障女主角是第一主人公。

——说个例外就是上海原爱华沪剧团。团长凌爱珍,可上演的剧目大都是袁滨忠第一主角。

接上话题——由此可见,平时的剧场剧目即是如此阴阳不平衡,到了拿出剧目申报参赛的时候,也就少见男性演员申报参赛了。

记得有一位某省某剧团团长说过,如果这部戏不是为她度身定做的话,就根本不会排这部戏。

可见,好些好剧本因为团长个人的原因决不会被采用。

那末,在女性的领导或者说统治下,男演员即使是男主角或者第一男主角也不见得有适合申报梅花的大戏。

李银河曾经深恶痛绝地觉得男女之间不平等,呼吁善待女性不得歧视。

我也曾对她提出,恰恰在某些领域——比如戏曲——正好反过来。天平明显地倾斜到女性一方。

是不是观众戏迷的审美观就是偏向于舞台上的女性演员和女性脚色呢?

答案是否定的。

曾几何时,男性演员四大须生占领京剧舞台。

直到四大名旦问世情况扭转——可别忘了四大名旦全都是男性演员。

再看影视和歌坛。

影视的铁汉更胜于娇娃,更有甚者,丑男称王称霸比如葛优比如王宝强。连得赵本山郭德刚周立波都那么吃香呢。

歌坛——同样是舞台上——则曾是四大天王远胜过某些天后。

如果张国荣在世,那论的到某些天后称霸才怪呢。

哦,对了,还有五六十年代的评弹界。

要克服这种戏曲舞台上阴盛阳衰的现象需要从几方面着手——

1,剧本注重第一主人公是男性;
2,大力提拔男性演员担纲领导责任;
3,男演员自己要争气。

不必对前景有怀疑。

男演员尤其是优秀的男演员对于女性观众有着天生的吸引力。

但看,一位资深娱乐界女性记者无一例外地采访异性演员就是明证。

可能唯一例外是越剧观众。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3348

2页/共2页   前往页面 上一个  1, 2

作者 留言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10, 2011 9:15 am    发表主题:    

第二十五届梅花奖点评开始喽——安平的韩信

非常喜欢安平。

亲眼现场看的成败萧何。

毫无疑问,萧何是第一主人公。

否则就叫成败韩信了。

“萧何”极其出色,极限地表现了海派表现了麒派风范。不愧为当今麒派领军人物。

在这样强的气场里——我一直认为演员在舞台上有一种气场——安平的韩信能和萧何平分秋色非常不容易。

这次,同样获得梅花奖就是明证。

赞赏之余——当时看了戏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梅花香味扑鼻而来——,不禁想到其实还可以大胆一些。

不是说安平这个韩信不大胆,而是“萧何”同“韩信”本来可以一起申报的。

那样的话,安平争取二度梅的时间段就大为富裕了。

请看,《舞台姐妹》双梅花,钱惠丽和单仰萍;这已经是很有名望的艺术家级别。

再有,青春版《牡丹亭》也是双梅花;曾几何时,这两位还被说成是胳膊很僵硬的呢。

所以,凡是真正的好戏大戏,能够有两个脚色几乎旗鼓相当(不是说绝对平分秋色,也决不会是同一行当)应该考虑申报双梅花。

奥斯卡也有此种例子。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第二十五届梅花奖点评开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