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八场沪剧现代戏《海上申曲》剧本——征求意见稿

星期二 一月 11, 2011 9:57 am



今天腊八很是高兴,把这个开篇贴到我的各个博客日志中来。

***************************

八场沪剧现代戏《海上申曲》剧本——征求意见稿


赵燮雨



早就想到——为袁滨忠写一部大戏:《海上申曲》。

今年适逢凌爱珍老前辈冥辰一百周年暨爱华沪剧团成立六十周年,特别推出这部新戏。

也可以说此剧是专为袁派小生一级演员钱思剑度身打造的一部剧目。如果钱思剑无意出演或者因故不能出演,其他任何一位袁派小生均可着意考量。

务请注意,这个剧本和通常传记式剧本《梅兰芳》、《严凤英》、《常香玉》、《新凤霞》和《孟小冬》等至少还保留了第一主人公真名实姓完全不同,出于众所周知的规避原因,剧本初稿里自始至终并没有出现袁滨忠姓名这三个字样也没有提及袁派唱腔。剧本采用的是类同《民国往事》、《舞台姐妹》等本子的方式,期望各位沪剧界有关人士切勿自行对号入座,也敬请观众读者谅解和宽容。

剧中提及的真名实姓均尊重事实决无歪曲诽谤况且这些真人他们都自始至终从未正式出场。至于所有采用了虚假姓名的剧中人物,务请不要事事处处与现实生活相对照。切记切记这并不是一个纪实性剧作。

戏中戏的桥段显然移用了原先的舞台演出记录,这也是创作这部新戏的必要部分。务请原本的创编者理解。某些戏中戏的唱词因手头资料不全尚未齐备,也请沪剧界各位老番三大力协助订正。

搬演此剧本的难度在于男主角阮承彬务必要惟妙惟肖地演唱袁派,也希望女主角闽玉芬一定要演唱带半音4的韩派。这样才能逼真地重现沪剧舞台上的旧日光彩。

敬请韩玉敏阿姨和袁太两位女士以及各路老番三尤其是曾经给予我不少指点的宝山沪剧团再有原爱华沪剧团夏剑青先生等有关人士多提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修订。

此外,剧作者另有一条参考性建议是特邀沈仁伟出演剧中人物黄文彬。

与此同时,剧作者有同名小说和同名电影剧本一并推出。

一般而言,我创作的戏曲剧本都不限定于某一剧种搬演。是次打破惯例特地专为沪剧编写这个本子。郑重声明,业内编剧切勿盗用剧作者的这一创意另起炉灶。如有意参与修改,十分期待通力合作。


场次
第一场:出道组团
第二场:崭露头角
第三场:更上层楼
第四场:红灯高举
第五场:载誉归来
第六场:风云突变
第七场:弄巧成拙
第八场:离愁别恨
尾声


出场人物:
阮承彬,华艺沪剧团头牌小生,简称阮
闵玉芬,华艺沪剧团头牌花旦,简称闵
杜月珍,华艺沪剧团团长,沪剧界老前辈,头牌老旦,简称杜
黄文彬,沪剧界老前辈,简称黄
黄传英,黄文彬的女儿,阮承彬的妻子,满口香饭店总经理,简称英
魏仁慈,华艺沪剧团青年演员,二路小生,出场时为随团学员,简称魏
肖月娥,华艺沪剧团中年女演员,比杜月珍年轻一截,二路旦角,简称肖
谢剑青,华艺沪剧团编剧兼导演,简称谢
徐思辉,华艺沪剧团作曲,简称徐
饶一声,华艺沪剧团主胡,简称饶
沈金泉,华艺沪剧团剧务,后转为导演,简称沈
俞敏丽,出场时为学馆学员,简称俞
华艺沪剧团其他演职员若干,简称群
上海各地区和苏锡常等地来拜师的男演员和票友若干,简称徒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2924

3页/共3页   前往页面 上一个  1, 2, 3

作者 留言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二 一月 18, 2011 9:12 am    发表主题:    

尾声

场景:满口香饭店总部大厅
时间:阮承彬平反昭雪追悼会召开之际

在幕后的喇叭播放常香玉演唱的《水调歌头》声中大幕拉开,二道幕前。

幕后播放的是“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仅此开头两句,可考虑反复播放几遍。)

此外,不断夹杂有听到——这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浩劫终于结束。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始啦。等等。

好几位男青年上场。他们正都在打电话。下面是分别可听到的话语。

徒:喂,是小陶(桃的谐音)吗?我是嘉兴小程啊,阮老师的追悼会,我一定提前赶到。/喂,喂,小李,我是南京的小王,麻烦你先帮我买一个花圈,要最好最贵的那种。拜托啦!/啊呀,小满啊,总算寻到你了。我现在在盐城,马上动身来上海。我们都是阮迷,接待任务就落实到你这位好朋友头上了。/听出来了吗?小袁(谐音园),我是常州小黄啊,小徐和我已经买好车票一淘来出席。到辰光约好了一起到场哦。

这些男青年打完电话分头下场。二道幕升起。

幕后传来一片相互致意的男声女声,诸如“保重”、“节哀”、“走好”和“再见”之类。

注意以下出场人物不是佩戴黑纱就是佩戴白花或两者皆有以致哀悼。

在俞敏丽和闽玉芬左右扶持下,在一众华艺沪剧团演职员工簇拥下(注意到其中没有魏仁慈),黄传英上场。

在一众沪宁杭苏锡常等地来的沪剧戏迷票友簇拥下,黄文彬上场。

英:谢谢各位,谢谢大家来参加承彬的追悼会。感谢各级领导的关怀,感谢华艺同仁,感谢承彬生前的师长好友。我,我(强制克制着,梗噎)还代表我的孩子谢谢大家。

“陶”“李”“满”“袁”四姓男青年走出人群,向黄传英鞠躬。

徒:(这四位异口同声)我们受众多阮老师沪剧艺术爱好者的委托向师娘致敬!(场上众人窃窃私语:师娘?!表示疑惑不解。)我们要传承阮老师的艺术和艺德,决心拜阮老师为师!请师娘收下我们这批徒弟吧!

一批男青年加上上述四位异口同声:我们要传承阮老师的艺术和艺德,决心拜阮老师为师!请师娘收下我们这批徒弟吧!

英:(有点不知所措,但又非常感动,感动几乎又要掉眼泪)这,这不大合适吧。承彬生前因为年纪轻,那时候又不——(把下面两个字压下,摸出手绢擦擦眼睛)所以就从来没有收过徒弟。他离开我们已经这么些年了,再说,我怎么能替他守徒弟呢?

一批男青年加上上述四位异口同声:要是不能拜师父,那我们就拜师娘!

英:(破涕为笑)没有师父,哪里来的师娘哦。否则岂不就成为单亲妈妈了吗。

杜:(走上前来,对着黄文彬)老前辈,你总记得从前沪剧公会的茶会。

黄:月珍,你有啥要讲?

杜:我们唱戏人跑江湖,梨园也就是江湖。不妨就按照江湖规矩办。

黄:我晓得你的意思了。好,就按江湖规矩办!

肖:(挤上前来)对啊,对啊,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这个名堂嘛,我也听说过——叫做“过方”,也叫“灵前孝祖”。

大家七嘴八舌:过方?灵前孝祖?!

杜:就是江湖上掌门弟子代替已经谢世的掌门人收徒。虽然阮承彬谈不上有掌门弟子,但是我认为由黄传英来代夫收徒 ,完全是可以的。

黄:我也倚老卖老讲一声,按江湖规矩办完全行得通!

一众男青年雀跃欢呼。

肖:来来来,大家要正规,正正式式办。就在追悼会上阮承彬的这张遗像面前,拜师!我嘛,虽然比起老前辈和月珍姐来年纪小一点,可也是一位退休沪剧老艺人!我们三个一起给你们做见证人。

一众男青年再次雀跃欢呼。

场面拉开,黄传英居中,一众男青年跪拜。

英:好好好,大家快起来吧。我相信,承彬的在天之灵此时此刻一定也是非常高兴的。有了那么多的徒弟来传承沪剧艺术。

俞:是啊,阿姨一下子就有了十几位徒弟,该创纪录了吧。

黄:现在是创纪录,以后还会有一下子收几十个徒弟呢。

英:(凝神,轻声)大家仔细听,我好像又听到了承彬在演唱——

场上众人一起凝神细听。

场面散开,天幕上走来满面笑容的阮承彬(备注:可考虑设计成为剪影边上闪光的那种形象,既表示从天上走来又表达了一种崇高敬意。此建议供参考。)。

阮唱:
看坏人跋扈嚣张能几时,
螳臂休想把巨轮挡!
我生如闪电,
死是彗星——
看今朝后继有人,我心胸坦然;
洒热血,迎曙光,染成了红旗,万载飘扬,
——万载飘扬!

在以上唱段过程中,散至两旁的场上众人持续地轻轻鼓掌。

阮承彬走至舞台中央,向台下观众致意。

大幕合拢。


剧终。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二 一月 18, 2011 9:32 am    发表主题:    

抱歉,又有错。

感动几乎又要掉眼泪,-----应该把感动两字去掉,重复;

代替他收徒弟。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八场沪剧现代戏《海上申曲》剧本——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