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留言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三 七月 07, 2010 8:56 am 发表主题: |
|
十七
女校长告诉我第二天,我就在土路上看到了牵在他爸爸手上的郝雷。
圆圆的脸蛋,虎头虎脑的,小男孩长得结实,兼有父母的各自特色吧----反正挺讨人喜欢的。
郝雷不怕生,或许也是孙悟空所说的:美不美乡间水,亲不亲故乡人,让叫叔叔就咧开嘴叫了一声。
我笑着点点头,没多停留就去做我的统计活计去了。
爷儿俩住在家属宿舍楼,跟我们单身职工宿舍隔得够远的。没事儿咱也不去那儿串门子。
单身单身,一个人吃饱了就行,闲着空得发慌也不便去家属宿舍楼,人家下了班忙着呢。
也就没再操心这件事。
你不操心,自有人来你耳朵根叨叨。
原来是郝铁虎一个人耐不住寂寞,想老婆了----这儿应该是前妻。
儿子郝雷是判给妻子的。老丈母才舍不得呢,邹敏自然也是。
据说写过几封信,犹如石沉大海。
这你又咋知道的呢。
厂子厂子,就这么大个地方。以前可不是家家都会有邮箱的。统一由厂办收发室李大娘一手包办。
李大娘关心人,尤其好关心单身职工---谁谁谁从啥啥啥地方来信啦。
捉摸着这里面有什么新鲜事儿。
你还别说,组干科劳资科的调动函件也是从她手里过,那就更忙活了----整个一个消息灵通人士。除开不经过她手的档案材料,那是组干科干事劳资科干事自个儿上十字街邮局去投递。
李大娘那儿传出来的信息是郝铁虎曾经有一段时间老来问有没有信,别给拉下了。
嗨,他老爸死于文革,他后妈回了山东。哪儿有人给他来信啊。
这阵子是怎么啦---原来是苦等上海来信。
海上飞鸿,渺无音讯。
郝铁虎不愧是郝铁虎,有股子虎劲!
离了婚,又是单身了。照样有探亲假----你还别说,后妈虽说是后妈,可政策条文上没说不让探亲不让报销火车票啊。
于是,一出好戏上演。
任谁也想不到郝铁虎会出这个招数。
风尘仆仆,出了北站直奔幼儿园。
来,叫爸爸。看,爸爸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爸爸爸爸,父子血浓于水,或许邹敏没有把事情做绝家里有照片或许小家伙脑袋瓜里有印象----一下子扑上来。糖糖塞了一嘴巴。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绑架,绑架少儿。
从法律上来说,郝铁虎没有监护权---儿子是判给女方的。保护妇女嘛。
那时候,也不知咋的没有谁有经济优势谁赢一说;也没有定下一个每年多少天归另一方照看以便团聚。
好像郝铁虎也不负担郝雷的生活费,道听途说哦别深究。
老丈母也根本不想再和这个女婿有啥瓜葛。一刀两断算了!就是个赖小子,理他作甚!
有一点,老丈母还是很通情达理的。邹敏同样。
离婚后,关于郝雷的姓氏母女俩不用商量就达成一致。
邹敏那时随母亲姓,不随父亲。
老太太说,虽说是划清界限了可也落下话把。哪一个一看就知道这孩子没爸:单亲家庭!
不是说天上掉下来石头缝里蹦出来,而是这个爸是不和她们母女在一起的。
要不是离了婚那就是原本就妾身未分明。
所以哦,郝雷就姓郝不用上派出所户口本上改名字----再说,他也没户口本。户口要有的话就在新疆石河子。
唉,这就是那个时代!郝雷郝雷好累哦,整个一个黑人。
父子相认,父子团聚。这一幕在幼儿园才维持了几分钟。
跟老师打了招呼,接他早早回家。
呵呵,没回家!径直回到了北站上了火车。
等到邹敏把一天的外包工活计做完交了货到了幼儿园来接郝雷,这才知道儿子被他爸爸接走了。
--------有点儿现在电视连续剧情节吧。
那当口,邹敏人顿时就呆了。
没有法治概念,也没法儿找幼教老师的茬。
还是老丈母泰山崩于前丝毫不变色。
别发愁,有啥好担心的----虎毒还不食亲生子呢。
小男孩怕啥,还能把他卖了去当雏妓?!
哈,老太太可够绝的。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三 七月 07, 2010 8:58 am 发表主题: |
|
十八
真正体会到邹老太太的徐娘风韵处事水准那是我和她的一次照面。
我回上海探亲,一年一度。
往日探亲期间热闹来往的非亲即故旧雨新知。
这一回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国人不习惯先打电话预约后再上门。再说那时候也没有多少人家有私人电话。
有的那是公用电话。好多还不传呼。传呼的是里弄生产组性质的街道服务站,叫一次几分钱。等回电的话得看面子。
不请自来从未谋面的就是邹家姆妈,邹敏的妈妈。
自报家门,赶紧让座,泡茶,泡香茶。
老勿好意思哦。
没啥关系。大家认得了,有空来白相好了。
无事不登三宝殿----。
侬看,此地啥地方像三宝殿啦。有啥格事体,邹家姆妈你尽管讲。我迪格人,欢喜直言谈相。
格末,我就真勿好意思唻。就是有一点小事体想麻烦侬。
侬讲,侬只管讲。
就是,侬阿曾看见过阿拉外孙孙子雷雷,就是郝雷。
当然看见过,满讨人欢喜格。
那末---。
哦,格侬可以放心。小朋友鲜龙活跳,身体蛮好。尽管放心好了。
格末,吃格方面呢。
迪格我倒勿大清爽。因为,因为邹家姆妈侬晓得我勿大到家属宿舍串门格。不过,侬倒可以放心---小朋友一来其实适应性蛮强格;二来其实只要钞票大米白面---细粮都买得到格。我想,伊拉爷也勿会得亏待自家儿子。
赵同志哎,侬总晓得伊是来上海拿阿拉外孙孙子偷得去格---连个照面招呼都勿打一声。
看得出来,老太太耿耿于怀。
哦,迪格嘛,讲偷恐怕也难讲煞。还是讲伊拿儿子领到山西去了比较好听点。
是啊,是啊,侬看我真是气昏头了。格末,格末---迟疑了一会儿总算把那句话说全。
格末,伲格雷雷,阿有晚娘呢。
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一条。
上海闲话讲的是有了晚娘连爷晚。----这里的“晚”读作“蛮”。意思就是有了后娘的话,亲爸也变成后爸了。
喔,迪格事体侬邹家姆妈只管放心。我伲大家勒拉一个厂里厢,大家晓得郝铁虎并没有再婚。要是又讨了新娘子,那是绝对瞒不过去格。
原来是迪能样子啊。
邹家姆妈总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大概我迪格人一看就是老实人讲闲话爽气相,况且我也实在没有必要去哄骗上门客。
谈话继续,那就是东拉西扯了。
临走,递过来一袋桔子。
啊呀,迪格老勿好意思。
一点点小意思。拨拉老太太塞塞牙缝。
真会讲话!
邹家姆妈有了足够的信息直接证人满心欢喜打道回府。
再下来的情况,只是推测了。
郝铁虎的脸上从阴转晴,宝贝儿子郝雷也不见到在厂子里的身影。
我想,一定是送回上海去了。
应该是有转机了吧。
究竟是如何再碰头,细节已经无关紧要。结果就是牛郎织女,王母娘娘心疼外孙记挂外孙,鹊桥就搭起来了。
很高兴哦,我也是喜鹊一分子啊。
只要是喜鹊不管一只两只,总比乌鸦强得多。
或许,山西牛郎到了上海地带会见上海织女脾气秉性总要改善多吧。
一个人并非都是江山好改本性难移的。
只要有足够的威慑力。
你看,一个个火爆脾气的将军战犯还不是被我们改造得服服贴贴。
后来,才有知道,这威慑力里面除开上海那种人文环境不能用强用蛮力强盗必须扮书生加以收敛,另外还有的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嘿,有钱不光能使鬼推磨,还能叫鬼拉车呢。
反正,小两口和和美美地----还不仅仅是一年一度七夕相会。
真正的鹊桥搭起来了。
是邹敏调到永济,还是郝铁虎调进上海?
都不是!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六 七月 17, 2010 4:06 pm 发表主题: |
|
十九
人的命运真的很难捉摸。
就像那时候一阵风把你吹到了戈壁滩----这要比绿野仙踪吹到异国他乡东方女巫那儿总要好得多。当然也可以说你没有那个穿上那双金鞋子的命。
文革结束,浩劫收场。
巧得很!日本电影《望乡》轰动!
知识青年在望乡!!!
江西路劳动局门口挤满了人----特别是至今没有机会上调的还是那拿工分的从来就没有挣过一分钱的多做多透少做少透不做不透的。
当年为了克服工业停顿无法招工再加上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过了就拆桥,城市户口吊销,去和贫下中农争地皮同在一块蓝天下挣扎的处境应该一去不复返了。
《望乡》电影的轰动是打开一扇窗看到了日本社会当时海外妓女的悲惨---不排除某些的猎奇心理和情色感受。
知识青年在望乡是在充分对照了城乡差别之后追求自身权利的一种最起码的要求。
邹敏不参与这些。邹家姆妈的人生诀窍就是坐山观虎斗。这方面的冷静也遗传给了邹敏。
多我一个人不多,少我一个人不少----一些上海人的人生哲学。
邹敏,确实是在别人望乡的时候也望乡,只不过不去江西路爬电线杆子贴大幅标语。
邹敏,也确实是在别人回乡的时候也回乡了。手续齐全,痛痛快快地做回来了上海人。
上海姑娘啊。
一直没有受过多少苦,戈壁滩上的热风怪吹不到黄浦滩。
皮肤还是那样白净细嫩。
甚至于看不出她早已是郝雷的母亲。人家带孩子好累,邹敏可不累哦。
邹敏还有一条也是遗传自母亲的就是有点儿老古板----从一而终。
何况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离了婚回到上海,总能活下去。就没有想再嫁的念头。
再说,毕竟是新疆户口,是一个黑人。
现在好了,望乡还乡了。可邹敏也没有其他想法。
邹家姆妈从我这儿得到的消息反而也让邹敏吃了一个定心丸。
郝铁虎头脑子多少活络啊。
知识青年望乡还乡行动人口大迁移是全国性的政策性行为。
黄土地上的北京知青也是一样哦。
郝铁虎风风火火地带着儿子动身南下。
南下南下!
南下,一帆风顺。
丈母娘的发话很巧妙----最基本出发点是可爱的心肝宝贝一下子扑在怀里:外婆,侬好!
丈母娘,上海丈母娘,尤其是邹家姆妈迪种上海丈母娘着实厉害!
说话很分寸---看得出风行气色,没有必要阻拦他们两破镜重圆。
侬来啦----拉长调门。
哦,姆妈。我是带雷雷来看外婆,望望大家格。
邹敏,泡茶啊----。
把邹敏打发到灶披间去。郝雷也跟着伊拉姆妈跳跳蹦蹦地走了。
简明扼要一句话:
铁虎啊,侬再勿作兴拿部队里当兵那一套来对待我伲阿敏哦。侬能答应一声,我就放伊跟侬走让侬合家团圆。
答应答应,保证保证。
啥是部队里那一套大家心照不宣。
部队啊部队,部队是个革命大熔炉。在那里老兵油子欺负新兵蛋子,啥事儿干不出来?
五花八门的折腾,特别包括有权的长字头带四个口袋的,如果,只是如果---假如他看上了你,就是班长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你能反抗带枪的!
军阀习气带到地方那是另一回事,可带到家里对待老婆,那丈母娘怎么会答应呢。
那时候在山西是吊桶掉在了井里。
现在是上海,大上海,上海人的上海,侬敢乱来?!
郝铁虎识时务者为俊杰。
现在才是真的娶到了上海老婆了。
上海户口啊!
连带着,孩子户口跟娘,早就把郝雷的户口一起报进来了。
呵呵,还是徐汇区哦。
有福之人不用愁。
虽说是郝铁虎还是山西永济户籍所在地,这样的夫妻两地分居上海户口是一时难以报进来的。
可有谁知道呢,到后来郝铁虎就是上海户口白送拨伊伊也勿要来!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二 七月 20, 2010 10:40 am 发表主题: |
|
二十
一开头就是我在香港看到了报纸----本港著名画家郝铁虎画展开幕剪彩!
本港著名画家哦。
那还不就是香港人啦。
香港已经成为内地不少艺人选择定居取得合法居住身份的好地方。有一年,上海一下子走了三个著名艺人去香港:京剧界的关怀,沪剧界的徐俊,滑稽界姚慕双的一个双胞胎儿子。拍了李安的《色戒》遭到尘封的汤唯据说也是香港人了。
更有像李连杰巩俐这样很干脆,香港不是久留之地,下一站目的地是新加坡。
有种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来去自由,好多地方的签证对香港居民打开方便之门。只要你的中国护照是香港签发。
可不管他们她们的户籍所在地是香港还是新加坡,却又无一例外的并不是在户籍所在地讨生活都是外出打工族。尤其是北上。成群结队的北上。
郝铁虎才不是赶汤唯她们他们这一波的呢。
郝铁虎比之关怀他们还要早。
这一切都是占了裙带的光。
原来,邹敏的生身父亲并没有死!
老先生在上海滩当年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富商!
老先生那时候风流倜傥,有钱人三妻四妾本来是寻常事儿。你看,《上海的早晨》里面,孙道临演的大老板就有三房太太共居于一个屋檐之下。从楼梯上一次下来的是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三太太就是李媛媛扮演的---她又在电视连续剧《围城》里出镜,依然是那么年轻漂亮。
老先生当然不姓邹,可他和邹家姆妈是同居关系。拿现在流行的时髦话来说就是邹家姆妈是他的二奶。不过那时候不叫二奶叫外室。
就是没有公开名分,但是也获得了一定的自由至少不用从楼梯上走下来的时候必须得走在最后。
还有一个好处是不用看大房二房三房还有前几房的颜色。
先进庙门为大,不进庙门也罢。
倒也一直平安无事,既没有琏二奶奶王熙凤杀到花枝胡同的阴谋诡计,也没有周佛海太太杨淑慧打进霞飞路的提心吊胆。
老先生手腕高明,方方面面照顾得周周到到。就一只茶杯盖子要盖好几只茶杯,本领比之胡雪岩还要厉害!
想不到的是时局变了,人算不如天算。
老先生终于长袖不善舞了。
结发糟糠自然不下堂,几房姨太太也得跟着走。没有名分的邹家姆妈只能忍痛割爱。
不过,早就看出苗头认准风向的老先生去香港之前还是给邹家姆妈留下了大黄鱼小黄鱼----这跟王安忆的《长恨歌》一般模样。
邹家姆妈资格好,也明白自己的身份不吵不闹。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到来各一方。何况连得正经的小老婆都不是----妾身未分明啊。
就说了一句话:我已经有了。
老先生倒也没有惊喜莫名---他的子女太多,正牌儿的子女。
那你就自己看着办吧。或者去做脱-----勿是周立波讲格那种耐伊做脱哦;或者你就要拖了油瓶再嫁人。
我是勿会再嫁人了,也勿会得去拿伊做脱。好好坏坏总有个念想。形势也勿晓得会哪能,我总关会等侬格。
邹家姆妈确实没有食言。孤身一人把邹敏拖大。
现在,连得外孙郝雷都上大学了。
改革开放,最早进入的是香港人台湾人。
拿着英国护照的老先生也是捷足先登者。
说是大英帝国护照,其实基地是在毛里求斯。香港的产业也在没有完全迁移。
老先生子女多,干脆一人一个摊子。自然,大房本尊还总是沾光的。
万花丛中蜂蝶舞。老先生对邹家姆妈还是情有独钟念念不忘。
总有其特色吧。是温婉是标致是谈吐是豪爽是风度是头脑是处变不惊是从不与他说三道四争风吃醋还是别的什么?
就算是总分第一,这大概猜度得不错。
从打第一个投资在浦东---那时候的浦东还真是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浦东---第一家毛纺织厂起,老先生就回归了。
鸳梦重温。
还是侬最好!侬就是我的心肝宝贝。
知情着意。
邹家姆妈就等着移居香港了。
大房太太早就仙逝。名正言顺的钻石王老五。
没有再娶。也没有把风流云散的二房三房哪一房转正。
冥冥之中,就等着邹家姆妈---一切的一切都是命里注定。
邹家姆妈在解放前是外室,在改革开放后不久老板也可以入党的时候成为海外来投资的样板红色资本家的正牌太太。
可惜拿的是英国护照不是香港居民,否则就是政协委员了呢。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二 七月 20, 2010 10:42 am 发表主题: |
|
依次走下来----
不是一次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