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的,还是小的

星期五 三月 05, 2010 11:20 am



1 母女和苹果

昨晚睡前,皮皮有点伤感,因为她大声跟妈妈说话,被妈妈训了。妈妈削好苹果,切成两半,一半大一半小,心里琢磨着:小的给皮皮,晚上她吃超量,不可再给胃增负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这让皮皮感到不公平,为什么小孩就要吃小的呢?小孩不是更需要增加营养吗?当然妈妈也有私心,自己也想吃大的,这是食欲。平衡来平衡去,妈妈决定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这不仅体现做大人的风度,同时也能体现出孩子客观的真实的内心思想。
“亲爱的,吃点苹果。”妈妈顺手递过一半,发现是小的,马上又伸出大的那一半。
皮皮背转过去,摇头不吃。
知女莫如母。妈妈轻轻把女儿的头拨过来,微笑着说:“亲爱的,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你若觉得委屈,就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也许真是妈妈的不对呢。妈妈看来你错了,妈妈是一定要指出来的;如果你认为妈妈错了,你也可以批评啊。有时,妈妈语气不好,那你可以提醒妈妈冷静点。让我们一起互相监督,好吗?”
妈妈话说完,皮皮也雨过天晴。
气消了,食欲也有了,加上妈妈的盛情,皮皮顺意接受了妈妈手中小的那一半苹果:“妈妈,那我吃小的那一半吧。”
于是,母女俩搂在一起,幸福地啃着苹果……


2 孔融和梨 三个和尚和水

孔融让梨,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两个故事童叟皆知。在教育意义上,前者重礼,后者重劳。但后来,也就是今天,聪明的人们发现了其它问题,像是从梦中猝醒,或者豁然开窍,或者越井而出……因此种种,人们开始怀疑孔融让梨的目的和诚意,而三个和尚真正没水喝的原因到底是不是懒惰,这些问号一一冒出,答案也就自然浮上水面。
首先,孔融把最小的给自己,从年龄特征来讲,一般四岁孩子很难做到,但作为特例这样知礼的孩子也非世上无,鲜见而已。但往往机智者舍大取小便是舍小取大。现在我是吃小梨让大梨,那么在礼仪之邦对于一个有礼的人又有谁会太亏待他呢?这就是智。我想,孔融小小年纪懂得让梨,这似乎于严重的礼教不无关系,根据接受能力强弱,在礼教文化熏陶下,知礼成为潜意识不是没可能。
常言道:环境造人。在潜移默化中,人们最容易成形。人是地球上模仿力最强的动物,一旦成立偶像,他就向其靠近,临摹偶像的言行举止,从刻意到习惯,然后自觉,最后融合,独立成型。如果将这种感染力适用于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那么亲爱的大人,您就是孩子们的偶像,维护好自己的形象和本质,正面的真实的几何体展现给您的孩子,别生硬地用“教”字,您日常的表现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就像孔融,他父亲并没有教他让出大梨。如果您说,孩子大人吃大的,小孩吃小的。他可能会说,老师说,大人要让小孩的。那么您该如何是好呢?
礼,就是分配时的态度。那么,三个和尚为什么劳力多了水却没得喝了,这个问题也不难解释清楚了。一个和尚挑了水,都是自饮;两个和尚扛的水,平均分享;三个和尚没法一起扛水,他们都只考虑眼前亏,并没有想到怎样合理分工和分配,思想滞后,这也是古代人朴实之处,既是优点也是坏事。心眼小,吃不得亏,又动不来脑子,僵持着,你不动我也不动,结果你没得喝我也喝不成。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类人和事。如公司上班,有件事,并不明确由谁做,A说B你做,B说这不关我的事C做,C扔在一边理也不理,实际上也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但这事必须由他们中的人来完成,总不至于让老板亲自来做吧。可A、B、C不愿做的原因很明确,因为这是外增的事,不做和做,薪酬都是一样。其实,他们忽略了事情隐藏的价值。如果你做了,可能薪资不变,但你的经验多了,你表现的机会多了,被肯定的机会也是增加了,当评定绩效时,最有可能被老板发现并提携的人才可能就是你。也许这是漫长过程,但日积月累,转眼,你就会发现金字塔在你眼前闪闪发光。
按理说,三个和尚可以运到更多的水,由于人性天生的嫉妒性和惰性,没水喝的命运也就顺理成章。要是得到孔融那样从小有礼仪沐浴,只要其中有一个和尚发挥了孔融的智力,那么这三个和尚就有喝不完的水了。
以礼凝力,以力聚安。

3 做大蛋糕,分大蛋糕

两会上温总理关于蛋糕之说,话音未落,就传遍大江南北,刻入民心。
开始,因为贫穷而千方百计创造积累财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蛋糕越做越大。如今蛋糕已列世界前茅,但国民仍有许许多多吃不到蛋糕,甚至离蛋糕十万八千里,而有的人不仅吃多,还乱涂奶油,随便乱扔。
蛋糕大了,怎么分配?是个学问。
平均分配,这无疑是重回大锅饭时代了。天堂和地狱什么区别吗?传说,天堂就是一锅饭排着队吃,人人有份,所以无人争抢。那么地狱呢?地狱就像我们现在的社会,多劳多得,谁过得关谁就上升,有本事的就一步一步登入天堂,留下来的只好做你抢我夺的事,或者顺天由命,做个饿死鬼冻死骨。
话又说回来,地狱最大的可取之处就是磨练人,激发人的斗志,让人们通过自己的能力争取所需满足需求。
根本中国现有国情,既不可大锅饭也不可别出天壤。本来“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是国家政策的扶植,让这批人先富。现在富人越来越强大,今后是不是富人们该强强连手拉动穷人们脱离贫困,让我们的国家真正实现全民小康生活水平。
中国的蛋糕究竟有多大?真的够十多亿张口吗?或者说只因有的一人百口,有的百人一口。
会上总理报告,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量达一千三百多万辆,打平均每100人可拥有1辆汽车,商品房销售面积9亿多平方米,打平均每户三口,全国四亿多户,每户可拥有2平米。这只是过去一年的增加量,那么如果加上之前几十年的积累,还有非商品房的其它住宅,环保之声是理应响亮起来,但没房住的呼声就不应该越来越高才对啊?!
可见这蛋糕有人吃不着有人吞得慌,都落到人家怀里了,你再去要回来,或扭转定型的思想,也就亡羊补牢之意。用白岩松的话说,今天热点的事你今天提出来,晚了;而今天冷门的事今天你提了,将来可能就是热点事,如果你的提议得到了接受并预防,那才是真正把事做在前面。
现在政府提出要分好蛋糕,为什么做蛋糕时就没想到分蛋糕呢?老毛在时,说人多力量大,于是人们放开了生育,结果人口太多,实行计划生育来刹车,但惯性使然,至今中国的人口还是高居世界榜首。接下来,据专家统计预测,到2050年,中国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那时,政府将出台什么政策,让我们拭目以待。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1888
1页/共1
作者 留言
fuller679
九品县令
(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九品县令<BR>(一不小心,做了官儿了。)

注册时间: 2009-04-14
帖子: 12
来自: 北京

帖子发表于: 星期五 三月 05, 2010 1:41 am    发表主题:
引用并回复

古代有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很耐人寻味,对我们育子成人很有启发性;你写的真实感强,你们母女情真意切,为能分享你们的幸福而欣慰.
.二十四孝的故事流芳百世,其强大的生命力,说明文学的威力之强劲是不可低估的.我们能否可编辑出版新24孝?!
返回页首 阅览成员资料 (Profile) 发送私人留言 (PM) 发送电子邮件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