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贫民富翁》:一场化学反应

星期二 二月 24, 2009 11:21 am



宝莱坞和好莱坞本是世界电影舞台的两条平行线,昨晚,两者在奥斯卡中交汇了。印度励志片《贫民富翁》以8项大奖横扫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宝莱坞式的载歌载舞移植到了柯达剧院的颁奖现场,长相鲜明的印度电影人成为了好莱坞盛宴的主角,出现频率最高的感谢词居然是“孟买”,81岁的奥斯卡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多元。如果说李安的《卧虎藏龙》只是奥斯卡添加的一丝异域香料,那么《贫民富翁》则将根深蒂固的全球化精神植入了奥斯卡。

  一夜成名:奥斯卡戏外造梦

  “非常高兴我们一起经历了一次不可思议的旅程。我们没有大牌明星。没有肌肉男的表演,但是我们有真实的故事……我们有创作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念,”当《贫民富翁》的制作人克里斯蒂安·科尔森从“好莱坞精神教父”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手中接过最佳影片的大奖时,他的身后站着一众印度面孔,他们是该片的演员,包括那些剧组专程从印度贫民窟接来的小演员。

  在夺下当晚最大的奖项最佳影片之前,该片已经席卷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大奖,它只丢掉了最佳音效剪辑,因为在最佳歌曲一项同时进入了两个提名。一出“贫民变富翁”的大戏隐喻性地再度上演,地点在奥斯卡,仅此不同而已。

  《贫民富翁》讲述了来自孟买贫民窟的少年贾约尔参加电视台“谁能成为百万富翁”益智问答节目,勇夺千万大奖并赢得青梅竹马的女友的故事。影片全部在孟买实景拍摄,三分之一的对话是印度语,包含了宝莱坞歌舞和纪录片的元素,以独特的视角生动地展现了当代印度底层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生活状况和信仰问题。

  昨日,记者采访了著名影评人周黎明,他介绍《贫民富翁》主要胜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该片可看性强,表现手法很有新意,能够令人眼前一亮。利用电视猜谜节目作为大框架,承载起整个故事,这种形式是第一次见。我身边的朋友,包括印度朋友几乎都很喜欢,媒体对该片也几乎是一面倒的好评。它的故事很浅,容易明白,片子的主题虽然是主流商业片的老套路,但是很讨喜,因为它传达出一种很达观的态度,对贫民窟的描绘不是压抑的,而是阳光与积极向上的。”

  兼容并蓄:宝莱坞与好莱坞的拥抱

  近20年来,奥斯卡奖越来越讲排场,砸金搞宣传。营销活动升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有一样未变,亦即好莱坞的摄制和营销成本不断上涨。而主流电影的质量持续下滑,投票人难以找出值得褒奖的影片。而来自异域的、只有1500万美元成本的《贫民富翁》不啻清风一股。

  《贫民富翁》本身是一个全球主义的产物,它的故事发生在印度,由英国拍摄和融资,在美国获奖,完满地体现了本届奥斯卡金像奖全球化的走向。

  “如果没有丹尼·保尔,《贫民富翁》仍然很优秀,但一定不会如此出色。”由一位英国导演来拍一个印度故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奇特的化学效应,影评人周黎明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由西方导演掌镜的一大优势就是视角。对于很多印度本土导演已经习以为常的细节、故事,他都觉得很新鲜,所以才能发现更多戏剧性、有意思的东西。”

  丹尼·保尔因《猜火车》一片而家喻户晓,长期埋身英国执导小成本独立影片。同时也有赴任好莱坞的经历,曾执导过由莱昂乃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海滩》。因而《贫民富翁》不乏好莱坞式的流畅叙事以及欧洲式的人文关怀,但保尔也吸取了许多印度式的手法。

  周黎明分析说,《贫民富翁》结尾的那段歌舞具有非常明显的宝莱坞特色。这在好莱坞是找不到的。同时,该片所带着的商业气息也并不是好莱坞独有的,而是好莱坞与宝莱坞理念重合的部分,“宝莱坞自己的电影工业就很发达,他们不需要为了冲奥而刻意讨好好莱坞。”《贫民富翁》的胜利是宝莱坞和好莱坞的一次拥抱。它里程碑式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奥斯卡如今更多元、更开放的格局。这也预示着主流电影全球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印度:从抗议到狂欢

  《贫民富翁》上映之初,印度本土充斥着抗议之声。孟买群众抱怨:为什么影片要把印度最丑陋最肮脏的一面拿到国际上去?媒体也积极为影片挑错,比如两个小孩在一起的时候绝对不应该讲英语,应该讲印度话之类的。这和《卧虎藏龙》上映之初的状况很相似,国内观众也拿杨紫琼和周润发的普通话说事。

  但当奥斯卡来临时,整个印度却陷入狂欢之中,媒体的声音从怀疑集体转向为自豪。当最佳影片尘埃落定后,印度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贫民富翁》成为了昨日的唯一话题。

  此外,由于《贫民富翁》剧组邀请了许多在影片中客串的儿童演员到奥斯卡助阵,现实生活中,他们正是贫民窟生活的真实写照。昨日,他们的家人,包括其他当地贫民窟的居住者聚集在一起,第一次观看了千里之外奥斯卡的盛况。一个小演员的母亲谈到:“我知道这部影片先前被指责。但是我的女儿因此从孟买的贫民窟走到了奥斯卡,以前怎么敢想象出国啊,这有什么坏处呢?”

  《洛杉矶时报》:灰姑娘故事上演

  这是一部激动人心又具有启发意义的电影。福克斯探照灯出品的这部电影在大小电影节上赢回了不少奖项,该片在金球奖、演员协会奖、美国导演协会奖和美国编剧协会奖四大“奥斯卡风向标”的争夺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奥斯卡的奇迹也让这个故事成为了今年的“灰姑娘”。

  《好莱坞报道》:看过就会爱上

  《贫民富翁》是一部结合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爱情片。它获得最佳影片奖,为小制作电影画上了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部电影带给电影业永久的影响,所有看过的人都会爱上她,这才是奥斯卡获奖作品的真谛,或者说这应该是奥斯卡真正意义所在。

  《今日美国》:好莱坞大门向新星敞开

  拿下大奖后,《贫民富翁》的DVD发行和全球票房可以用乐观来形容,这刚好契合了影片自身的主题。

  该片的北美票房即将攀升至一亿美元,DVD发行也利润可观。除此之外,该片还捧出了印度裔新星戴夫·帕特尔和弗里达·平托,好莱坞大门就此向他们敞开。

来源:青年报 - 徐佳 实习生杨欣薇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9727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贫民富翁》:一场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