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红楼谜话(12)
星期五 一月 09, 2009 10:02 am
其十二,红楼戏曲中的谜语
这是红楼谜话系列最后一篇,也算是凑成十二这个红楼特色的专门数目。
红楼戏曲自有清一代以来,就见之于舞台书场。所谓“开讲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也可以理解为在说书场合开讲,并非是现在央视的那种百家论坛像煞是学术性质的。我想那时候决不会像后来的《红楼梦学刊》那样百家争鸣,只是娱乐性质居多。
不知道那些戏目中有否谜语,未及一一考证。
只是在这儿说说我在自己编写的《红楼新曲集锦》一书中安插进去的三条灯谜。
第一条灯谜是看了灯谜前辈的一段话引申出来编排进去。那原话是——
有时将古人之谜,为之更换面底,居然青出于蓝者。
如平旦之气一句,昔人以千不是,万不是,总是小生的不是扣之。人皆誉其有情有趣,余则嫌其太俗,乃以王亦未敢诮公易之。
实在不敢苟同。因为原来的谜面比较起来通俗——那本来就是一句才子佳人戏目中常用的道白。生旦误会,传统上说来就是小生赔罪。所以说“千不是,万不是,总是小生的不是”。而更换谜面为“王亦未敢诮公”,太过古典,也缺乏那种脑海中浮现小生角色打躬作揖的趣味。
我在新编红楼戏曲《曹雪芹议亲》第四场“私会”中就化用了这条谜语。
曹雪芹议亲过程中生旦之间发生误会。后来误会冰释,小生赔罪——这是生旦戏的老套子,本无足奇。引入灯谜的好处是一来舞台生动二来也贴合生旦才子才女的身份。
于是,一个一面借出谜赔罪同时又等于继续考试,一个迅即猜出谜底。
曹雪芹右足退后一步,做个戏中打躬的身段,口里念道:
都是小生的不是!
娟:哪个要你赔礼!
芹(恢复镇静,旋即调皮地):乌二小姐有所不知,此乃一个灯谜的谜面。
娟:请教是何谜目?
芹:打四书一句。
娟:可是“平旦之气”?
芹:正是。
将周公旦的“旦”转义花旦的“旦”,可谓巧思。
在这场戏中,为了贯彻“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原则,也为了再显才女的本色,又另外设置了一条灯谜——同样引自古人灯谜。
元(拍手称快):小姐猜对了!我说,小姐您也回敬一个灯谜。
娟:书中自有颜如玉,打五言唐诗一句。
芹:想是“文章多佳丽”。
元:好啦好啦,两位打个平手。应该是天作之合了吧。
两条灯谜应该说对剧情铺陈起了很好的作用。
另外一条谜语是出现在描写红楼第一贪官的新编戏目《贾雨村别传》第五场:谋扇夺命。
因为石呆子的十二把古扇是这一场戏的焦点,于是就编写进去扇子的谜语。那也是一条老掉牙的灯谜——
村:说了半天,是什么东西?
冷(念):
有风不动无风动,
不动无风动有风;
等到梧桐叶落时,
就被打发入冷宫。
村:哦,那是扇子。
可以说如此安排剧情进展饶有趣味。冷子兴来兜售消息,他也算是一个附庸风雅的古董商,用念白的形式出谜丝毫不会唐突。
写到这里,也请各位对红楼灯谜有兴趣的网友一起来回忆是否有其他红楼戏曲剧本里写进了灯谜内容。
因为出现在红楼戏曲之中,从而一样归入红楼谜话。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9257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红楼谜话(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