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虚构的邱如白 VS. 真实的孟小冬——五评《梅兰芳》
星期日 一月 04, 2009 9:33 am
齐如山的后人已经表明了对《梅兰芳》的极大不满。据云还将对簿公堂——虽然我早就预言官司不会赢。但是预测原告告不成比如不受理或者最终败诉,不等于不对齐如山抱有极大的敬意。
为此,分两次来继续围绕着《梅兰芳》专门讨论虚构和真实。
据说,陈凯歌根本不会担心打官司。发言人也振振有词地说明电影里只有三个真实的人名——梅兰芳(当然这是艺名)福芝芳和孟小东。其余均为虚构。因为虚构所以绝对不怕齐如山后人起诉。
看来是有些些法律基础知识故而理直气壮。邱如白并非齐如山,制片方的理由像是站得住脚。于是,原告最好别做原告偃旗歇鼓为好免得劳民伤财——只是便宜了唯恐天下不乱的律师。
就这样??!!那还有啥说头呢——别着急。
邱如白是虚构的人物,可以楞说是和齐如山不搭界。当然那是强词夺理,可法庭上偏就没理也能辨出三分理来。何况人家的来头大,你一个逃到孤岛上去的“反动”文人的后代又能咋地。
邱如白不是真实人物,可孟小冬冬皇是啊。制片方对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别看孟小冬没有和梅兰芳生育子女——那我想一定是为了京剧艺术献身采取避孕措施,可是冬皇也该有亲属遗属再加上比如遗嘱制订人遗嘱执行人等等。难道她没有子女就没有人能代表她说话了吗?
孟小冬在那部影片里尽管被陈凯歌请出来作为第一女主角梅葆玖也算点头同意第一次在银幕上让梅孟一齐亮相,可是是否歪曲史实是否对孟小冬不公是否刻意为梅葆玖生母福芝芳掩盖了啥,很可以研究研究探讨探讨。
如果孟小冬的遗属愿意像齐如山的遗属一样出来讲话,即使不上公堂对质,梅家至少肯定输了舆论。
原因何在?就在于事实俱在。那历史是能轻易地被抹掉的吗?回答是——否!
不信,请看多少宫廷秘史都随着档案材料的解密真相大白于天下。何况梅孟情事!
青竹竿掏茅坑,越掏越臭。这是一句上海滩老俗话。
又记得有哲人说过双刃剑的故事——凡事都有两面性。
陈凯歌要借梅兰芳翻身,又需要这段多少年来似乎是禁地的爱恋来刺激票房。梅葆玖欣赏陈凯歌点了梅家后人尊贵的头颅。但他和他绝没有想到双刃剑的作用——反而让大家尤其是年轻的年中的观众读者进一步了解了梅兰芳始乱(应该是明媒正娶却又不敢坚持)终弃(借用一句现代的话就是采用冷暴力)的真实。事实的不断披露使得后人本来不了解的越发了解梅葆玖为了他的母亲不惜编造历史的真相。
记得吗?报刊披露他说的是“正确”两字,而不是“真实”——正确与否就有他说了算。
仔细推敲那句被人们赞誉的台词——梅兰芳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的。那不是在偷换命题吗?人家要和你理论的是家庭生活中的梅兰芳,也就是这个丈夫的归属,而不是戏台上的梅兰芳。那才是属于座儿的!
设想,两头大应该如何来处置赴美演出由谁随行的问题。
任何一头倾斜或者最终结果是两败俱伤都有欠公平。最好的办法就是高阳先生在他的《朱楼梦》(曹雪芹系列小说)里写的曹震一妻一妾,为赴扬州准备乾隆奉太后南巡当差,半年一人一轮以及曹頫正妻已死两房妾室,因要外放也是准备两人轮值。实际上在福芝芳坚强的“努力”下梅兰芳退缩了——活生生地揭示出他长袍子底下的“小”来。
要我说,孟小冬随行才是正道,那不是更能彰显夫唱妇随舞台伉俪以及女老生的魅力吗?很可惜,孟小冬又被“弃”了一次。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9208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虚构的邱如白 VS. 真实的孟小冬——五评《梅兰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