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略谈分身法的缘起和滥觞(6)

星期二 十二月 23, 2008 12:14 pm



其六:分身法的滥觞

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拿科技的话语来说就是过度就一定要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情形。

具体到红楼分身法,则有从人物到事物的扩大化以及后来居上的极度扩大化以至于达到滥觞的程度。典型的滥觞例子便是一会儿这个红楼人物代表张三马上转过身来却又代表李四代表赵五代表王六。据不完全统计,有看到同一个红楼人物身上竟然是三四个人或者五六个人化身的现象。

最最滥觞的例子就是红楼解梦。分身法可以说是红楼解梦的支柱之一——我不采用周培源曾经用过的说法,这儿强调的是支柱之一而不是全部。

红楼解梦的特点是将金陵十二钗集中到一个“现实”的人物身上。我在这儿把现实两个字打上了引号,表示不能够苟同这个所谓的现实人物——竺香玉。

同样不想在此再连篇累牍地引用红楼解梦中如何如何地“论证”曹雪芹将竺香玉一分为十二。只是先来说说现实世界现实分析的情况。

在现实世界里,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的情况甚至于四分五裂在在多见。要将一个事物分裂为十二个碎片,则虽不无可能(有现实例子)但毕竟少见难免让人少见多怪。

在此别扯远了科技,拉回来只谈文学作品。一个竺香玉,据说把她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不同经历拆分在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这十二个红楼女性身上。

换句话说,就是这金陵十二钗(正册正钗)每一根钗都是竺香玉的影子或分身。竺香玉的人生经历按照各自对应的关系被分配到这十二个人的身上。

且不要说这种大胆的设想一分十二是多么的匪夷所思——“胆大包天”故而“石破天惊”,凡是能够不被来势汹汹的解梦口号所吓倒的读者只要仔细静心地想一想,问题马上接踵而至。

比如,贾巧姐从小养尊处优,如何对应竺香玉的丫环身份以及为曹雪芹伴读的身份从而两个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贾巧姐甚至于是一点儿不像其父其母,很有点儿笨笨地不懂世情的单纯又单纯的小女孩。难道竺香玉小时候是这样子的?!曹雪芹能爱上这样一个巧姐式的人物?!就是板儿最终和巧姐终成姻缘,那么首先板儿并未和巧姐青梅竹马(从何谈起)二来板儿他也决不是曹雪芹的一个化身!

再来看贾迎春。二木头的个性很突出。尽管在金陵十二钗里排名以及在书中的实际地位仅仅高于其四妹惜春,但是其人生经历相信凡看过红楼只要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这位红楼最最可怜的女性(我一直以为她比香菱比妙玉比尤二姐都可怜)。

那么,贾迎春的木头劲儿体现了竺香玉的哪些方面呢?!贾迎春误嫁中山狼,又怎么样和竺香玉的丫环陪读妃子皇后不同时期不断变换着的身份相吻合呢?就算中山狼孙绍祖代表着雍正皇帝——凶残阴损奸恶(附带说一下子,孙绍祖的荒淫无耻滥交淫乱和现实的雍正皇帝经常自我标榜的正经和勤政完全不同样),那么竺香玉又是如何被"孙绍祖"糟蹋致死的呢?!

我们读到的是竺香玉大胆机智不仅能够在九重宫闱的皇宫内院和曹雪芹私通情愫而且能够统同设计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毒杀雍正皇帝且绝对不会败露。以至于接班的乾隆皇帝只是把她向武则天那样请出皇宫,让她能够也像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在尼庵内勾搭那样和曹雪芹庵堂相会(曹雪芹的能量地位能和唐高宗相比?!)。

所以讲,匪夷所思这四个字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曹雪芹本来创造性地运用的分身法之泛滥——一味滥用的结果就是分身法的滥觞。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9060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略谈分身法的缘起和滥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