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星期日 十二月 14, 2008 9:17 pm

12-14
[][]有网友注意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cctv6电影频道放的是日本电影《日本沉没》。
老曹不知道,这位网友认为央视应不应该这么安排?但咱们中国人敢拍、能拍出《中国沉没》吗?
Y:我们拍了《中国崛起》啊!


[][]有钱的老爸在淘宝网上招倒插门女婿,说自己女儿是90年的,读大一。自己已经在北京以女儿名义买了两套房,还有给女儿的500万存折,附赠100万以下的车一辆,随便挑。该网友上传房产证、房子、自己的车和存折的照片。就是没上传女儿照片。
老曹以为,这位网上老爸知道得很清楚,会上钩应征的准女婿看中的就是那些东西,女儿模样如何,甚至有没有女儿,都不重要。以傻对傻嚒!
Y:有这等好事!可惜老Y早生了二十年。

[][]继美林喊出每桶25美元的低价后,高盛预测纽约油价明年第一季将下探每桶30美元。纽约油价明年全年的均价的预测,高盛也由原估的80美元下修至45美元,而明年上半年原油均价将是每桶35美元。一周前,美林认为如果金融海啸也淹没中国,明年油价可能跌至每桶25美元。
老曹早就把它们当作街头算命先生,姑妄听之,信不信是你自己的事情。高盛的预测就好比先说阁下洪福齐天,可享80高龄,你过几天再去他却说你难避凶险,最多可活45岁。作出这种报告丢不丢脸?还高盛呢!
Y:听朋友说,高盛跟中国的一家公司赌油价,在100多美圆的高位赌65美圆以下。估计不需要多久,中国那家公司的老总就该跳楼了。

[][]香港英文《南华早报》报道﹐中宣部下令大陆媒体禁止调查和报道有关央视女记者李敏被捕新闻,还禁止跟进《北京青年报》对李敏被拘幕后原因的猜测。该报引用某位被采访者的话,指责当局不保护记者和法律,限制新闻自由,阻止百姓对政府部门不法行为关注﹐令其它新闻从业员清楚他们的报道界限。
老曹在香港打新闻工20年,可以肯定,尽管《南华早报》对内地的事情可以大胆指责,但如果它在香港遇到同样情况,决不敢如此报道。首先情况不明,记者也可能有见不得阳光的做法,没有确凿依据凭什么就立断是非,敢为记者打保票?其次,香港法律不准媒体干预司法,案件一旦进入司法过程,媒体就要自觉收敛。只是中国法律不清晰,要由中宣部越俎代庖。
Y:新闻立法,刻不容缓。

[][]香港《东方日报》称,两岸局势缓和使解放军高速运转的备战态势,失去了动力。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不久前在南京军区视察工作,仍强调反台独是解放军首要目标,但政府文官体系却认为,两岸起码有八年和平时期,周边态势平静,应适当控制军费开支,将更多资源用于经济建设。这种声音引起军方警觉,不久前《解放军报》发表文章,强调应抛弃和平建军理念,随时准备打仗,并提出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打赢资讯化时代下的战争。
据老曹所知,这家香港报纸已经大幅削减驻北京人员,哪里听来这些军内动向?不是猜的吧?
Y:唉,大陆的很多事情,外国记者比香港记者早知道;香港的记者比大陆的老百姓早知道;老百姓比大陆的记者早知道。

[][]星期二早上九时多,香港有个手提名贵公文包的法国男子,上班途中在北角街头被击头抢劫。他拼命保护财物,但血流披面。有几个有趣发现﹕首先,事件就发生在银行附近,但银行护卫没有走出半步来帮忙或报警。其次,原本走在他身边的人突然极速四散,只得他一人顽抗,没有途人相助,帮忙报警的竟是途经巴士一名乘客。再次,事主返回公司,一手掩着流血的头,同升降机的没人询问半句,回到公司后才由同事代为报警送院。
香港媒体问:香港人怎么啦?老曹答:可能一,会伸出援手的香港人如老曹的朋友,都去了四川灾区;可能二,香港人也抵制法货,而那个人的英文带法国口音。
Y:老曹,这样评说不厚道。

[][]香港首个同性恋大巡游13日举行,主办单位称原预计只有200人参与,结果吸引了逾千人。游行队伍中,有父母携同6岁女儿一起上街,藉此尽早教育女儿爱情无性别界限。更有台湾、广州、北京、天津、沈阳等同性恋组织专程前来参加。不少参与者作奇装异服打扮,气氛如嘉年华。旁观市民中有中年夫妇竖起拇指鼓励,亦有市民反感﹕「男唔(不)男、女唔(不)女,唔(不)知搞乜(什么)!」
老曹别的不担心,只是同性恋者得艾滋病比例高,也会传给异性恋者,这就比较麻烦。同性恋者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要有预防艾滋病的自觉意识。
Y:同性恋得爱滋病的几率未必比卖血高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认为,针对当前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和美国政府都可采取向民众发放购物券的方式来刺激消费,带动实体经济。 ”中国进口下滑比出口下滑还要严重,的确需要一个紧急计划避免像美国一样经济突然下行。中国政府已经提出四万亿人民币计划,问题是能多大程度、以什么速度转化为工业产品的需求。中国政府也可发行一定数量的购物券,以刺激那些濒临困境的企业。”
老曹注意到,成都已决定给三十多万贫困者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总额三千多万元。如果全国都如此,会有点作用,但还太少。最有效也最有意义的,是直接给地震灾民发钱。
Y:发钱不如发消费券。

[][]中国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日本谈到两岸媒体不同:以业务来讲,我觉得台湾媒体比较敬业。因为体制和大陆不一样,倘若表现不好或漏了新闻,就会受到处罚或者是丢了饭碗。不管是采访或者是抢新闻,台湾媒体都比大陆媒体强得多。他们那种追新闻的劲头,都明显比大陆效率高。我的车在前面,后面几十辆车队;走到哪,他们跟到哪。住的饭店有十几辆转播车,记者都住在同个饭店。我跟他们讲:我有什么新闻呀?他们回答:老板交代,24小时跟着你,你就是新闻。
老曹想听听张老谈大陆新闻体制。
Y:张老会说,大陆的新闻机制比较体恤记者:记者们不用二十四小时跟随,有新闻时会发通知。

[][]张铭清谈台湾电视媒体: 早上吃饭,台湾记者就过来问我:马英九讲在他任期内不会有战争,你怎么看?我回答,没看到马英九先生的这个讲话,从我的观点来说,最好是永远没战争。有记者一直跟着我,电梯都快关门了,他还跟着我问:还有什么看法?我说:关键是台独。大陆说不对台湾放弃武力,就是怕台湾独立,分裂。如果没有台独,就不会有战争。 我住在12层,上去后,把电视打开,已经播出来了。1楼讲的话,前后不到三分钟时间就播出来了。这个效率太高了!
老曹知道,停在饭店门口的转播车就是派这用场的。
Y:看来这是“延时”三分钟的“直播”。我国很多体育比赛就是如此操作的。

[][]张铭清谈在台南孔庙外被推倒在地那一幕:出了孔庙,我看到一中巴,顶着我那车不到50公分,我那车根本开不出去。后面跟着一群人,前面又来了人挡着;大概有五六十人,将我那车团团围住。我一进车里,就赶紧把门关上。那些和我同行的人也没法进来,只怕抗议者跟着钻进来。然后有人爬上车顶,跟着就跺,歇斯底里,连车灯都掉下来了……另外,围着的人中有个老太太,拿着拐杖敲……我那时真有点紧张,那场面简直是失控……就担心他们把车窗玻璃砸破,或者是把车给掀翻了,把我拉出车,一人打我一下,我就变肉饼了……回大陆后,想起来还真害怕,有人说那天要是他们把你汽车给烧了那可真没命,这绝非耸人听闻……
老曹之见:如果这些家伙敢点火,大陆的特种部队就该开过去缉拿凶犯。
Y:难怪张老吃惊害怕。在大陆,官员出行坚壁清野,所以很少有机会遇见这样的阵仗。

[][]张铭清再谈台南孔庙遇袭:说实话,我对这些人感到心情非常复杂。这些人年纪都比我大,都是中老年了,有这种思想真的非常可悲。我对他们没有一点失态。他们往这边堵,我就往那边闪。我一直面带微笑,有人凑着我鼻子喊:你笑,笑什么笑?我问他:请问你,我要用什么表情面对你,才满意?……孔庙有好多匾额,有一个写着‘斯文在此’,我说这句话应该多加几个字:斯文在此扫地,野蛮孔庙横行。
老曹称这群家伙是“台独法西斯”,好在成不了气候。
Y:“这些人年纪比我大”,张老退休多年,年纪已经够大了。所以,解决台湾问题,最有用的还是时间。等我退休了,如果可以去台湾,估计张老遇见的那些年龄比他大的人,都不会去孔庙,在地下和真正的孔子会合去了。

[][]张铭清三谈台南孔庙遇袭:看到现场转播我被推倒的惊险情况,台北好多人给我挂电话慰问。我的房间走廊外,都被花篮果盘包塞满了。酒店里的留言全是慰问,花篮中写着的其中一个慰问留给我印象最深:张院长,你要记得,你在台湾有无数的朋友。台湾一报章调查指出,近乎七成不认同这种野蛮行为。(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多年来模仿他的台湾节目《全民大闷锅》在他被推倒后,扶了他一把,替他出气。)很有意思,在我被袭的第二天,它就马上做了个节目,在里头批评说:要是我们台湾都像这样用拳头欢迎人,那就完蛋了。
《全民大闷锅》现在好像改名《台湾最大党》,老曹提醒张老,他们还欠您老一大笔肖像版权费呢。
Y:是啊,版权费要来,可以发起搞个退休官员人身安全保护基金。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但由于报酬、身份、前途等现实问题,不少已走马上任的村官后悔这样的选择,一些准备报考村官的大学生则打起退堂鼓。四川一名大学生村官说,他合约期已满,不知何去何从。与他同一批的大学生村官,很多填了表格要当公务员,却没有任何消息,很多已自寻出路。 当了一年村官的张鑫“敬告”大学生:“如果你家没有过硬的关系,不能保证你能进政府事业编制或行政编制,或者你不是迫切需要户口,或者你不用以此途径作为跳板,请不要报名当村官!” 因为村官在基层根本没有地位,政府不把你当作他们中的一员,不管是开会、还是奖金补贴,都没有份;农民也不把你当官看,而把你当作打杂的。
老曹问:当初的合约究竟如何定的?如果政府违约,村官就应该告政府,而不是自怨自艾。
Y:要是农民真把村官当打杂的,中国还真是进步了。

[][]香港文汇报记者走访深圳多个“二奶村”,发现这些曾经依靠二奶经济飞速发展的村落,各行各业都显露出衰退的征兆:二手商店前堆满了二奶寄售的货物;美容美发、桑拿、餐饮等因二奶而兴旺的店铺,现在也客少人稀;就连的士业也生意冷清。 国际金融海啸冲击下的深圳二奶群落,难以维持“金丝雀”的生存方式,或变卖家当另觅高枝,或重返职场与“港郎”共渡时艰。
老曹明白,这也是“腾笼换鸟”。
Y:鸟儿已乘危机去,此地空余二奶愁。二奶也去何时返?商铺饭店空悠悠。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8985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