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刘翔的退赛与李宁的失败
星期一 八月 18, 2008 9:37 am
文章来源:博客网
2008,北京,男子110米栏预赛;卫冕冠军、奥运会记录保持者刘翔“因伤”退赛。同时退赛的还有雅典奥运会银牌得主特拉梅尔。
1988,汉城,男子体操若干项目。卫冕冠军李宁带伤参战,屡败屡战;却颗粒无收,留下一颗受伤的心。回到祖国的李宁没有了“体操王子”的光芒,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0年的光阴,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奥运场上,却也发生了迥然的变化。
遥想当年,李宁回国时,屈指可数几家媒体;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鼓励和赞扬。曾在1984年奥运赛场上独得三金——此记录迄今尚未被打破——扬我华夏体育健儿之威,曾与阿里、乔丹等人并列为世纪最佳25名运动员的李宁,成王败寇,只好关上门来默数眼泪。此后漫长的一段时间内,李宁销声匿迹。当左冲右突,终于冲出重围成就了一个中国运动员的新形象时,人们才慨然长叹:李宁是体操王子呀。校内网分享得很火的一篇帖子便说中国用主火炬手的荣誉向李宁赔罪。李宁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体育成就,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商业帝国,更因为1988年对自己身体情况了若指掌的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样的悲壮,是男儿心中最坚强的眼泪。
回首今日,打破欧美人垄断夺得110米跨栏金牌的刘翔收集了万千宠爱,13亿人的希望再次聚集在刘翔的双腿上。罗伯特意气风发的挑战更让中国人期待着刘翔的精彩表现。于是,网络上的新闻开始刺激着我们的逻辑能力。刚开始时一片倒声称刘翔有伤,随后若干人的博客和采访又进行了澄清声称刘翔一切都好,还有人声称在训练总局训练的刘翔有空就是玩游戏。对伤的报道,一会是肌肉拉伤,一会是跟腱旧伤……于是,顺理成章地,刘翔热身时突然伤势复发,不得不退赛。这一次,绝大部分人都表示了理解。
退赛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管他是刘翔还是姚明。没有必要强迫着别人受伤来满足自己的一点小小欲望。也没有必要以成败论英雄。“鸟巢一代”的价值观更多开始平等化,开始平淡化。因伤退赛,惋惜之余便是好运的祝福。
只鲁迅先生说过,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那么,也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一下。
刘翔的退赛早有伏笔。自罗伯特强势破记录气势汹汹准备登陆北京,媒体开始报道刘翔的伤势,人们开始探讨刘翔能否守住黄种人的这份荣耀。于是,伤势报道成为主流;但是教练声称若干天内能把刘翔提升到最佳状态;昨天还有媒体声称刘翔在内部测试中跑出了12秒98,接近巅峰。人们的期待从鸟巢的上座率和110米栏决赛票价高涨可以看出。另外一方面,官方媒体开始热烈讨论刘翔不能获得金牌应该如何对待。虽然网络意见领袖们都表示出重在参与的心态,为民众提前泼了冷水,但是这还是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期望,不可避免加大了刘翔的压力。
所以,刘翔的退赛或许不仅仅是生理因素和竞技状态。按照某人的说法:这伤,有些莫名。更多的,是他的双腿不能承受之重。中国人,再次用热情扑灭了光辉。当年李宁所处的,是专业竞技时代,更多的是依靠运动员自身的苦练;今天刘翔所在的,是职业竞技时代,中国著名的运动员们更多通过了科学的后勤保障来推动训练。其中的鸿沟,或许只有许海峰、王义夫这样同时经历两个时代的人们才能刻画。
李宁当年临危受命,慷慨赴朝;刘翔今日重压难负,慨然退“巢”。这其中的差距,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和“明知可为而不为”。因为前方,是不可预知的失败或是胜利。失败,或者就是万劫不复。希冀参选奥委会运动员委员的刘翔,要有一颗更加坚强的心,足以面对失败和痛苦。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明人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幽幽而叹。有些东西不能太执着,比如刘翔的金牌;有些事情可以放弃,比如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刘翔退赛。只是,更多的时候,要有这样的豁达和淡定;要有这样的闲适和坚强。如果不能,前方的风雨兼程如何能够让我们坚信你能走过?
所以,李宁选择了带伤上阵,即便一时间荣耀灰飞湮灭;所以,刘翔选择了不战而退,幸好民众能够坦然接受。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每个运动员都应从李宁身上学习到他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所以,李宁成了中国体育第一人。点燃主火炬,也是在点燃他的精神。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8108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刘翔的退赛与李宁的失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