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雨果

星期五 六月 23, 2006 7:09 am

读雨果

唐夫

最近阅读久违的作品。

这一页页经历百年之后,依然跨越五洲的文字,还在纸上闪烁。
不读则罢,一读就令我呆若木鸡。

所谓大师,除了学富五车,胸怀八荒,用心一意,文尽七色;还得浪漫,豪放,超脱,深邃,十年一剑,铁棒磨针,是必须的。
雨果,就这样。

最初阅读,我平静注目,淡淡的进入,一字字,一句句,渐渐……被那惊天动地,一波三折的情景,光怪陆离的描绘慑服。

雨果对事物观察细腻,对人物刻画精微,形象突出,个性鲜明,情节波澜。总是出人意外,而又返馈情内。他对庸俗小人戏虐调侃,对世情变迁旁观冷眼,对达官贵人辛辣讽刺,对社会制度挖掘鞭笞。在错落章节中横摆阔兼,运典间杂,处理激情句法以急风暴雨排比,对深奥纷繁描述则以旁敲侧击解说。

雨果文章时而深入,时而浅出,镜头变幻,迂回曲折,把历史和人物,地理与社会,事态脉络清晰的跃然纸面。偶尔,也看得出刀戳斧痕,但瑕不掩瑜。

三十年前的文革时期,我偶尔拣到一本破书《悲惨世界》。那时只记得主人公“冉阿让”――是个苦难丛丛的义侠,陷于艰难险阻九死一生――的形象。 而我早已忘却了他的对头沙威――这冷峻严酷,思绪缜密,忠于职守而又固执到不失良心而自戕的――可怕敌手。

为衬托冉阿让的苦难历程,愤世嫉俗精神的转变,作者还塑造了系列人物….妓女,遗孤,盗尸犯夫妻…..以陪衬。
而今再读此书与《巴黎圣母院》,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他处理荒谬人生,简直令人无法捉摸。

写到此,我神经兮兮的想:如果十六岁我有此灵感,书店会有我的抢购读者;二十六岁呢?定不负诺贝尔遗愿;三十六岁可能和雨果并驾齐驱吧。当然罗,在四十六岁就著作等身算啦。
现在知命年,扪心自问,只有唾面自干!

作于2003 七月,2006-1-18 修改 现清仓查库,见到此读后感写于两年前,洋洋洒洒,满满两页,不忍废弃,大幅度删削修改后,贴来以飨网友,如可读的话。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749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