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我看《荀慧生》(7)

星期五 五月 23, 2008 12:10 pm



上文已经指出荀慧生大师为一个头牌女老生看上单恋得死去活来而后她嫁给黄金荣作小妾的故事很可能是张冠李戴。当然要把电视连续剧拉长够数增加趣味,这都可以理解——前提是大师后人以及其他涉及者的后人不提出异议。

下面接着说其他方面的漏洞。我一向反对把好的东西说成百分白的好,也反对把坏的东西说成百分白的坏。这里指出一些瑕疵不妨碍对这部传记式电视连续剧总体的肯定,更不损害那些可爱可敬的演员们的创造力。

要说的瑕疵和我最近写的“戏台忆旧”系列有联系。我已经写了此系列的五篇,还没有写到《荀慧生》这部电视连续剧中频繁出现的天蟾舞台和共舞台。

天蟾舞台是荀慧生在上海一炮走红的地方,也是他融会了海派艺术精华的所在。共舞台在戏中则是那位女须生的演出基地——黄金荣的地盘。

细心的观众能够看出两个戏园子的前门几乎是一样的,只是稍微做了一点点掩饰。猛一看好像是两个场所似的。或许是为了省钱吧,就不用另外搭布景。

天蟾舞台位于四马路(今福州路)和云南路的转角上。电视里设计成有两条有轨电车分别交叉从戏院门口开过。那么一条是在四马路上另一条必定是在云南路上。这肯定不符合事实。

即使说四马路曾经有过有轨电车(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怀疑)的话,那么云南路上开有轨电车绝无可能。一来那条马路很窄,另外从云南路往东数过去第二条马路浙江路就通有有轨电车一直到我上学的时候仍然保留着后来很久之后才拆除。所以,从我的记忆来说云南路上不可能有有轨电车。编剧或者场景设计人员不能单凭想象以为设置有轨电车就是旧上海景象。

再接着说共舞台。共舞台原先是大世界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出来。那里就是大世界这个独特的娱乐场地里的京剧场子。后来即使独立出来自己开了面向马路的大门和大世界隔开,那大门是开在现在的延安路上(记得那时候应该叫爱多亚路,是英法租界的交界口)。门开出来不是在转角上,因此它和天蟾舞台是完全不一样的格局。但是,电视里把共舞台的格局和天蟾舞台搞成一样处在两条马路的交叉口上。既是完全罔顾现实,又让我看出来完全是用了相同的布景只是稍微在进口处换了一点装饰花样。

如此一来共舞台大门两边的郑福斋和中药店就完全消失。中药店叫啥名字抱歉已经不能确定到底是否是童涵春。但是,那郑福斋是绝对不会搞错的——它的北京风味的酸梅汤实在有名气。何况,我接下来在“戏台忆旧”系列里马上就要写着两个戏院——实在是太熟悉了啊,至少比设计那些布景的人员熟悉。

写到这里,就想到李安这位大师级导演。人家那个花本钱打造大马路,真的看不出啥毛病。奉劝以后凡是写老上海的一定要去多翻翻那些掌故,千万不要像那位写了《上海王》并拍了电视连续剧的作者一次采访中站在福建路上说这儿附近以前就是会乐里的瞎说。福建路(老闸路)大马路那儿是以前的红庙,妓女云集的会乐里群玉坊还远着呢。

那部由袁立主演的《上海王》尚未看过,也希望不要再出笑话哦。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7378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我看《荀慧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