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完全能够深信的一段姻缘——真实的细节和细节的真实:老三篇(4

星期五 五月 16, 2008 8:54 am



《山楂树之恋》里写到了老三在静秋之前的一段恋情。因为那段恋情(不管是否曾是单恋或是水有多少深浅)又事实上发展成到了“订婚”的阶段,所以我在小标题里用的是“姻缘”两字。尽管那姻缘最终由于月老没有系紧红绳无疾而终,那毕竟曾经是老三和丹娘的一段缘分。

存在有这样的一段姻缘是毫不奇怪的。老三出身部队大院,而部队大院里发生的故事被人们演绎得很有不少。比如“血色浪漫”及其续集就是早早便在平常老百姓面前披露部队大院里青春少男少女们的荷尔蒙反应。更深一层的去看,更是打了天下坐天下的那些家族所代表的政治势力之间的结网(结盟)。

如果说老三和静秋的爱情是演绎了一段现代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以悲剧告终的情感生活,那末老三和丹娘之间的感情则是演绎了(区别在于书里并没有明写)一段太子公主们的情感生活。父辈们同在一个军区工作,或是多年亲密战友或是隶属上下级关系或是左膀右臂;夫人们同住一个大院,本是“远亲不如近邻”再加上夫人们也得相互走动拉拉家常拉拉夫人外交关系或许早有共同语言;儿辈们则是青梅竹马,穿开裆裤的时候就玩在一起——记得吗?佟大为们唱的儿歌:一起往行人身上吐吐沫。

儿辈们耳濡目染,难免产生哥儿们姐儿们的江湖义气。从那演绎部队大院的系列电视连续剧里看得一清二楚。也拜现代网络之赐,闭路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也给我们普通老百姓展示了大院生活的一幕——尽管主要是大院里的青春少男少女莫名的骚动。

即使走进学校走向社会,那种大院情结依然存在。母校有一大批华东局子弟包括几位赫赫有名者,那个圈子确确实实地显示着它的存在,不是别人能够随便进入的。著名小说家柯云路写的京都三部曲将视角从山西的古城移往京都,揭示了一大批太子党的王子公主情结以及众多准备政治接班摩拳擦掌的情节。

这里面关系网张开和编结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落实到老三头上,就是他面临家庭的变故面对丹娘的爱意如何定夺如何抉择的问题。作为一个读者,即使作者语焉不详把这一段故事(可以在电视连续剧里尽情展开的故事)隐写,也能够想象出丹娘的主动追求(别忘了这是一个大院里的公主身份,她的父亲比老三的父亲级别更加高)以及老三的被动接受。

鉴于当时的历史原因,老三的被动性接受是可以理解的。就是静秋她本人不是也产生过“卖身”救母的想法吗?看到一篮子山核桃,都感动得有那么一闪念——知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剩下感情可以掌控,但是必要时为了母亲的病体母亲的健康也必须出让(我用了出让这个词而不是出卖)情感。虽然最后静秋她并没有那样做也不需要她那样做,那种迫于现实而产生的狠斗私心勇于牺牲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啊!我就在《千里东风一梦遥》里写了贾府三小姐探春于穷途末路之中体会到“时至今日方知晓,为什么戏台上会唱一出卖身救父!”

老三在现实面前接受了和丹娘订婚的安排。显然交换条件是搭救他的父亲,而这又是丹娘的父亲权力范围内的事情。可能这位准岳父也觉得不是政治交易而是成全女儿的一番心意。

丹娘的心意是明确的也是令人钦佩的。老三显然很优秀,既然能成为众多读者心目中的最理想的爱人,自然会成为丹娘所追求的对象。丹娘也并非是要挟老三家庭和老三本人,很可能是出于同样纯正的爱情。就是老三本人,也不是说对丹娘就一点都没有情感可言。

作为一种猜想,正因为事情的发展到了某种程度上带有政治联姻卖身救父的局面,才更加坚定了老三要尽力冷却要设法逃避这段姻缘的决心。

于是,我们看到老三以到勘察队工作的做法远离那个情感发生地。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逃婚。准新郎迟迟不归巢,准新娘等的不耐烦,预期的结果就自然而然达到了老三的愿望。丹娘终于认识到老三的不情不愿,或许有更加适合丹娘的男性出现——单看血色浪漫里的大院高干家庭女性有多少的追求者便知端的。

接下来,就有了丹娘给老三的那封信。也就有了我所编写的又一段“读信”的感人唱词——当然,更感人的读信唱词还在后头。

老三选择了放弃揭开丹娘作为新娘的红盖头机会,逃避部队大院逃避现实可以给他安排的出路来到西村坪(应该写成南村坪?!)附近的勘察队。又无巧无不巧地住进了张村长的家里。后来,静秋也由于命运的安排住到了张村长的家中。月老扳断了一根红线,又给系上了一段红线。

最后,那根新系上的红线也断了。新产生的故事于是极为感动世人,但是别忘了那段老的故事,不也应该感动我们吗?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7296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完全能够深信的一段姻缘——真实的细节和细节的真实:老三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