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我看《荀慧生》(3)

星期二 五月 13, 2008 9:49 am



荀慧生京剧大师在上海滩与海派艺术能够如此浑然一体,使我感到非常震惊。

作为海派艺术亲眼目睹和深受熏陶的一个资深戏迷,对自己不熟悉这段梨园历史感到羞愧。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我比较熟悉的京剧名家是周信芳为首的上海京剧院演员。可能在我记忆中荀慧生没有在我懂事并爱上戏曲之后来过上海吧。我最熟悉的荀派演员是童芷苓。曾写过一篇关于双出的豆腐干,提及童老双出——第二出是荀派秋江第四出是梅派宇宙锋。

其次熟悉的是孙毓敏和宋长荣。好像后来上京就没有啥荀派演员。可是荀派真的是与上海结下不可分割的戏缘啊!在《荀慧生》电视连续剧里表现得非常充分。

“出己意贵有我”“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海派艺术求新创新不拘一格的作风在这些诗句口号中已见一斑。

诚然,改革必须依仗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真的为荀慧生大师高兴,在上海遇到了以吴昌硕为首的南国白社一帮子。其成就也就不光是作为戏迷的作用而是挚友至友良师益友的重要作用。

同时,再怎么有一群良师益友,归根结底是你自己在台上唱戏。荀慧生大师感悟到的——唱戏,比到最后,比的是文化!真是警句!不光是京剧的警句,也是所有戏剧艺术的警句。

写到这里,不禁联想到“今朝我能‘捞到’一等奖”的笑话。自然,那个笑话也是永远不会在领奖台上再现的一个笑话。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7266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我看《荀慧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