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大军:中国政治的三种力量和两个选择

星期四 四月 10, 2008 8:53 pm

2008年是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多事之年,正在中国人准备欢欢乐乐举办奥运会时,国内外反华势力发动了西藏暴乱等一连串事件,绑架奥运成了要挟中国的致命一招。摆在中国面前的是一场巨大的抉择,走自己的老路,还是按麻醉中国的两剂现代鸦片:GDP和民主的方向走?在下面这一组文章里,作者们的观点是旗帜鲜明的。

民主派望着海峡对岸兴高采烈,台湾大选给国内的民主派带来了兴奋的激素,在电子版刊物《大道》最近一期的页面上,赫然写着这样的话:“对岸的花已经开了,那么绚烂多彩,让我们如痴如醉。”自由派们只想我行我素,但左派们却看到了分裂和解体后的惨重的损失,在他们看来,中共如果垮台,中国如果解体,那么60年的奋斗成果将化为乌有,中国还要继续贫困50年!在如此危机和动荡不安的历史关头,中国人如何把持住自己,要自由 民主,还是要一个完整的整体中国, 如何解决民主与国家解体这一对矛盾?民主化能保证中国不分崩离析、国将不国吗?

但不搞民主正义又不行,缺少权利约束导致的政府腐败日益侵蚀着发展的结果,一味金钱至上的铜臭改革不仅腐化着社会肌体也日益扭曲着民族的心灵,而思想的钳制和约束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空虚和荒漠化,从而导致法轮功、基督教 泛滥和侵入,整个社会在日益堕落。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人愿意继续这种权贵精英式的“改革”了。怎么办?苏联式的变革很可能毁掉中国的完整性,这是因为中国不是苏联,大陆也不是台湾。中国隐埋着太多的历史旧帐 和恩恩怨怨。 这次拉萨的暴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政治变革的危险性。这种暴乱模式往往是中国政治变革的主要模式。它不仅会发生在拉萨,也会发生在内陆任何一个地方。因此,中国 如进行苏联和东欧式的变革,必然隐藏着巨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

如何避免破坏出现?是中国政治改革最复杂的选择。如果中国政府在今后几年不进行矛盾消化,不搞政治大赦,不搞政治和解,不培育民间社会,放开民间力量, 缓冲社会矛盾,不重塑本民族的仁义文化,那么,破坏性的危险会越来越大,执政党的危险越来越大。

当然还有一种选择,回到毛泽东时代,回到道德和理想的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学雷锋的社会,均衡发展的社会,这也是许多人的向往,并且这种追求有着相当大的社会 底层基础,但这一方向与民主化方向和精英政治存在着尖锐的冲突。因此,在今天看,中国的下一步政治变革无非是两个方向,一个是退回毛泽东时代,一个是搞西方民主化,如果都不搞,就只有原地踏步,维持现状, 但现状是难以长久维持的,形势和事态的演变会使三种社会力量和倾向越来越清楚地显现。

这使我们想象:中国有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它是一种什么样的道路?它能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第三种选择和第三个方向吗?中国如何在一党制的情况下仍能实现民主和监督?一党制能不能满足全社会的民主与自由要求?这是中国模式的崭新课题。具体来说,中国模式应当有这样一些内容,一是恢复共产党早期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主张,转变目前腐败、僵化的状态,更多地依靠工农群众,重新获得强大的社会拥护的基础,二是在取得强大的社会拥护基础之后,启用权威政治历来惯用的一种手法,变高压为怀柔,下罪己诏搞大赦,搞平反,下大力气化解历史矛盾,变GDP崇拜为公平正义崇拜,变金钱社会为道德仁义社会。当然,没有新的组织路线,执政党是决难发动这样的改革的。

这就是中国的第三条道路,实行起来也没什么难的。执政党的主动总比社会推动的被动要好。现在民主派总是希望一根稻草压垮一头骆驼的局面出现,尽管这是一腔情愿,但执政党必须引起重视。必须认真考虑第三条道路的选择。这就是当前中国存在的三种力量 和三条道路选择。 极左和极右的道路都难以走得通,第三条道路还是值得尝试的,但执政党必须聚集起强大的实施力量(特别是人才)来完成中国的第二次改革。没有人,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

通过下面的文章,可以看出中国的左派和自由派有一个极其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左派总是在算经济帐,象张宏良教授的文章经常是建立在用数字说话的基础之上,而自由派们很少考虑经济代价, 他们更注重价值理念。 这就使倾向西方的民主派的改革具有这种特点:在依靠西方国家支持的同时,也极大地损害甚至出卖了本国的利益。因此,这种改革取向往往遭到社会的反对。

中国社会到底要选择哪个方向? 第三条道路是否走得通?各派如何学会综合思考?这是中国政府和社会大众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本网下面选择发出的这些文章,都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当前中国各派群体关注的不同方向。

从国际环境上看, 美国目前的日子也不好过,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但如果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将巨大的债务推向别国,象中国这样的债权国就要遭殃了。中国正在面临这种威胁。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向内向型经济模式的转变,已经牵动政治模式开始转变。中国政府必须及早注意这一迹象。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6941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