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马兰情归何处 - 白燕升(作者)

星期三 三月 05, 2008 2:59 pm



谢谢大家对《燕升访谈—戏苑百家之马兰》的关注。

近三个月来,大家一直强烈要求尽快播出这期节目,并且希望看到录像全部!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现实也不可能!

决非有意拖延或故弄玄虚!我们一直在努力!

。。。。。。。

录完后不到十天,马兰告诉我:不要播出!

。。。。。。

我几次审看编辑样片,谨小慎微——从未有过的!

并且一直寻找最佳时机隆重推出——从未改变!

原先频道改版说在三月份,现在拟定四月份。

请大家放心:初步定于四月第一周播出。再等十天左右,确定后会在博客详告。

以下这篇博文,我写了一天,请耐心看完,会理解的!

情归何处
-----马兰散记
白燕升

大家对“马兰”这两个字一定都不陌生。

我就是这样,小时候听过童话剧叫《“马兰”花开》;长大以后听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地方也叫“马兰”;上了点“岁数”,别人给介绍的保健食品野菜又叫“‘马兰’头”;全国不少地方都有西北人爱吃的“马兰拉面”……

我最熟悉的“马兰”,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马兰.



素描马兰

马兰在海内外华人中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里,马兰凭借她的综合素质使黄梅戏变得典雅、大气。她的舞台呈现,品味高雅而又充满生命力,把传统艺术和现代精神结合得恰到好处.并且黄梅戏本身所固有的清新质朴,天然可爱的特点依然还在,于是,与时俱进的黄梅戏拥有了更加宽阔的舞台和更多层次的观众。无论是《女驸马》、《小辞店》这样的老戏,还是《风尘女画家》、《无事生非》、《红楼梦》《秋千架》这样的新编剧,统统都打上了“马兰特质”。

1996年我在石家庄河北剧场看她的《红楼梦》,带给我的震撼决不逊于同名越剧的经典;1998年我在安徽大剧院看她的《女驸马》之《状元府》,带给我的审美愉悦似乎也超越了前辈大师严凤英.

她的唱腔纯朴,洒脱,不事雕琢,有种返璞归真的朴拙;她的表演入情入理,细腻传神,有种玲珑剔透的灵性。

看马兰的黄梅戏如同欣赏一幅气韵流动的书法作品,单看局部,或巧或拙,不尽相同;感受全局,浓淡疏密,和谐统一。形象地说,马兰和她的黄梅戏已经走在了这个剧种的最前头,产生的影响一度超越了剧种本身. 过去是一面奔跑的旗帜.现在这面旗帜依然矗立,只是不见了奔跑…….



含悲忍泪往前走



和马兰认识十多年了,最早的合作是1997年的春节戏曲晚会,我们是主持搭档.

1998年在当时的<九州戏苑>里采访过她,同年应她邀请专程去合肥看了<秋千架>的首轮演出....
后来,听说她离开了安徽,震惊且惋惜!
再后来,每每见面,通话或短信,她总是若无其事地回应着“我挺好的!”
如果她不是我敬重的艺术家,如果不是艺术上可交流可过心的朋友,我不会如此在意一个人的去留.古人讲: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2006年大年三十儿,我们在郑州做完一赛事评委工作后各奔南北回家团圆.那时我就约她随时走进<燕升访谈----戏苑百家>.

2007年12月26日晚,<<燕升访谈--戏苑百家>>的录制现场,马兰终于坐在了我的对面.

我问她: “你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主演的《红楼梦》迄今仍是黄梅戏新时期以来最好的剧目,10多年来,没看见有新剧目超越它。这么好的剧目你为什么没有一直演下去?”

马兰会意地笑了,说:“你是问我为什么离开安徽吧?”

我顺势追问:“都说你离开安徽是‘义无反顾’,我不想探求原因,我只想问,这些年来你真的一点也不留恋………?”

离开安徽黄梅戏舞台快八年的她,首次披露出走原委,让我惊讶!

。。。。。。

提到一位老演员张萍,电影<<天仙配>>中六姐的扮演者,她眼睛湿润了.因为在马兰去留难料之际,有一天,张老师在省黄梅剧院门口看见她,突然握住马兰的手满眼含泪:“孩子,听说你要走?严凤英38岁走的(去世的),你可别离开黄梅戏啊.... ”

马兰说到这儿,眼睛湿润了,那一年她刚好也是38岁。

38岁,正值艺术创作的成熟期高峰期。马兰与黄新德——曾经黄梅界的领军人物,绽开了“二度梅”的辉煌!

马兰的出走,缘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是率直简单的性格不堪世事纷扰?是“莫须有”的人言可畏,还是创作彷徨时的顺水推舟?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还是故乡的山水太无情?。。。。。

无论孰是孰非,马兰的离开,都是黄梅戏永远的痛!
提到合作了20年的搭档黄新德,她说:我們是最好的对手!
应网友要求,我和马兰现场唱起了<<海滩别>>。
50多分钟的节目我们聊了100多分钟,马兰几乎没回避我的任何提问,谢谢马兰的坦诚!这份坦诚更像是知心朋友的珍重托付,我当然无法满足一些戏迷强烈要求“把马兰说的100多分钟全播放出来”的愿望。这是职业的良知使然,媒体的立场所限,也是对当事人的尊重和保护,避免彼此再受伤!

事实上,录完访谈后回到上海,就接到马兰电话,她先是感谢,之后嘱我几个细节不要播出。我同时也告诉她,关于出走原委的描述,我们后期制作时也会精心剪辑使其“软着陆”的。。。。。。

心系黄梅 永不言弃

不知为什么喜欢了黄梅戏,也说不清黄梅戏和黄梅人谁是因果.

但清楚的记得1998年,安徽电视台要上一档戏曲栏目,准备竞聘制片人的叶龙力邀我加盟,并征询我先做什么?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五朵金花 ”.尽管我懂得这个称谓就是当事人也未必认同.但我知道戏迷的心思和渴望.1998年,袁玫和杨俊先后离开安徽十年了; 吴琼离开七年了.就在这一年,马兰也和我谈起过她的困惑,似乎也萌生去意,我隐约感到一个剧种又将缺失些什么……

这个时候,如果能让“五朵金花 ”相聚《相约花戏楼》,至少满足了戏迷期待!当然也是我的期待!

这个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包括叶龙(五朵金花艺校的同班同学)在内的所有创作组成员的质疑.我知道他们的难处.

记得当时从南京赶往合肥的路上,我亲自打电话邀请马兰,她最终同意啦.我很感谢她,因为第二天就要录像.否则这个策划将不完整.

太多年了,五朵金花各奔东西, 天各一方,但都心系黄梅.种种原因,没能再聚首.这也成了我的一心思……

《燕升访谈----戏苑百家》即将专访马兰的消息2007年11月3日贴上博客后,跟贴评论迅速达到数百条,点击数万人.除了对马兰的想念赞美外,很多网友期盼五朵金花再聚首且能同台演唱,还有不少人企盼马兰和黄新德能联袂对唱……我心中暗喜并下定决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或许它就可为了!---不知从哪儿来的力量!

实话说,在此之前,我一直寻求机会,多方游说,想组织策划一台包括五朵金花在内的黄梅戏大型演唱会“回家”.从黄梅戏的源头讲到今天,以此串联起各个时期的人和戏.对黄梅戏做一次梳理和巡礼……

就在这时,吴琼告诉了我一个不谋而合的好消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努力,“个唱”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并且也和其他四个姐妹打好招呼,马兰和我共同主持.于是,“回家”---2008吴琼新年演唱会也自然纳入了《戏苑百家》的特别节目运作中。

独家见证拥抱
2008年1月1日晚,提前到达合肥的我和马兰聊到深夜---为如何串联吴琼个唱.她和我讲起其它四姐妹的往事,认真得像老师在备课,清晰得似情景再现。我不禁感叹:是艺术家,一定有真性情!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安徽大剧院走台。分开七年,彼此没有音信往来的合作了20年的老搭档黄新德马兰,四目相对,欲说还休.之后,迅速躲开彼此的目光.
我在现场,看得心痛.
主持一段过后,我和马兰继续坐在台侧候场,我无法释怀刚才的一幕,现场声响太大,我凑到马兰的耳边不听地唠叨,希望他们能马上好起来.....
黄老师和吴琼唱完《梦会》,正要离开,我大声呼喊;黄老师.
黄老师直视着我走过来,其实余光里百感交集.我和马兰坐得很近.我一看机会来了,不知是轻还是重地拍了一下马兰肩膀.马兰站起来,正好黄老师赶到.
马兰说:"少爷,你对我怎么那么冷淡?"
黄老师说:"没有哇!"
.......
七年来没见过面的昔日黄金搭档紧紧拥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黄老师说:"都怪我!都怪我!太可惜了!....."
马兰说:"你也上年纪了,保重自己!"
此时,只我一人听到了他们七年来的首次对话!心里湿润了,温暖着,热流涌动。。。。。。。
之前的<<燕升访谈--戏苑百家>>已播出了黄新德专访,元旦前也已录制完马兰专访,两位艺术家惺惺相惜溢于言表.
和我同去的李晶(<<戏苑百家>>撰稿)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我赶紧示意她,拍下了这唯一的瞬间.

正在走台的吴琼见状,像一只小鸟飞奔过来,不停的喊着:太好了!太好了!似乎比看到自己的"个唱"成功还高兴!
于是,我也站起来,把他们仨人紧紧抱在一起......
五朵金花泪洒相思地

2008年1月2日3日,吴琼合肥的个唱,在安徽大剧院如期举行,两场演出一票难求!

吴琼是聪明的,她懂得用演唱会的方式挥发自己的优势和才情,因为她拥有最好的金嗓子!

吴琼是聪明的,她把依然当红依然有票房号召力的兄弟姐妹聚拢到一起,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名字——黄梅戏。

吴琼是聪明的,戏台——歌坛——戏台,绝非简单的“回家”,因为她心中有爱!

吴琼是聪明的,“五朵金花”聚首,似乎削弱了“个唱”的光环,但让人们看到了黄梅戏的希望之光,释怀了太多人的心结!因为她们都是辉映了一个时代的大女人!

二号首场演出,不知为什么,我替马兰揪心。她为友谊而来,超越了是非恩怨;她为黄梅而来,似乎激情不再;她为家乡而来,可呼唤又来自何方?!。。。。。。。

我激动地请出马兰,台下沸腾了!我看到马兰的眼睛湿润了,此时的马兰挣扎着自己,她很难平静,可又无法倾吐,只能控制自己,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这份久违的爱!

于是,从始至终,我和吴琼,杨俊,袁玫,吴亚玲心照不宣的和马兰也为马兰共同呵护着这份久违的爱!

晚会的最大高潮来自五姐妹的同时出场,我激动了,控制着自己,但我看到台下不少人抹着眼泪,我说:“五姐妹再站近一点儿好吗?”五姐妹中的老大袁玫笑得最灿烂:“搂在一起都行啊!”。于是五朵金花16年后的再度同台深情相拥再次沸腾了大剧院!点燃了现场所有人的热情!

我平静着自己,否则无法开口:“这一刻,让我们等得太久了!‘五朵金花’的称谓,重要也不重要!说它重要,是因为它已经成了黄梅戏的组成部分,成了一个时期黄梅戏的代名词;说不重要,它只是1981年香港汇报演出后,当地媒体借用了当年很红火的一部电影《五朵金花》的名字来赞美五姐妹的一种约定俗成。1992年在北京的一次合作,五姐妹同台演唱黄梅戏。16年后的今天,五姐妹再一次走到一起,这份情太重了!。。。。。。。”

五姐妹都表达了对家乡父老的谢意,就像杨俊说的:“参加吴琼个唱‘回家’,其实更是我们五姐妹情感的回家。俗话说,好女不断娘家路,我愿经常听到家乡的呼唤!”

马兰动情了,她紧紧抱住满脸泪水的吴琼,说:“吴琼,好样的!我为你骄傲!我们每一朵花都不一样,尽管我们花开各地,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黄梅戏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灿烂!”




此情此景,五姐妹全都泪光莹莹,心潮澎湃。台上台下互动共鸣融为一体。

此刻,我忽又想起演出前的当天中午,我极力撺掇并强烈要求和五姐妹共进午餐。因为那顿饭对于当晚的演出太重要了!彼此多年未见,如何消解说不清的芥蒂进而轻装登台?吴亚玲最先开口,话到嘴边却早已泪如雨下:“我和马兰合作的时间最长,我只要翻开影集,随处可见马兰,我们这么好的姐妹,为什么。。。。。。”

马兰哭了,
在座的谁都没忍住眼泪。。。。。。
“让她们唱一段!唱一段!”
现场观众的阵阵狂呼拉回我的思绪,我赶紧回应着:“没问题!不过,我想再为大家请出黄梅戏不同时期男演员的几位代表,有请黄梅名家黄新德,蒋建国,张辉,刘华上场!”观众再次沸腾。还没等我组合,人家几位“大绿叶”已各自在“金花”身旁站定:蒋建国和吴亚玲,黄新德和杨俊,张辉和吴琼,刘华和袁玫。按照彩排时的既定程序,我和马兰请他们四组八人共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然后我俩下场。
但接下来的一切绝对现场!只有我和大姐袁玫知道。
正当我和马兰转身下场之际,就听袁玫高呼:“马兰回来!白燕升也回来!”,我做无辜状:“我俩是主持人!”,袁玫继续忽悠观众:“大伙说,她俩和我们一起唱好不好?”。我站住了,看着马兰,马兰显然不喜欢这突如其来的要求,她继续往下走。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呼喊声让人无法拒绝,马兰不大情愿地走上舞台,一脸迷惑的看着我,似乎在问:今天怎么了?不是说好了我只说不唱吗?我更是装作一脸的无奈。此时再看袁玫,她拉着黄新德老师跟我说:“燕升,今晚主持,你和马兰是搭档,但现在,还是让马兰和她的老搭档一起唱,当然也不亏待你,让你和我们姐妹里最漂亮的杨俊搭档怎么样?”,我做配合状乖乖站好了位。实话说,黄老师和马兰站在一起确实都有了些许的不自在。我一看,时机已到,趁势开始了推波助澜:“袁玫,这样很好!但我觉得还不够!”,我一边说着一边看着黄老师和马兰:“黄老师,向右转!”,黄老师转过身去,有些腼腆地直视着马兰,我继续:“马兰,向左转!”,马兰转过身,正好面对面,她先伸出了双臂,两位艺术家在曾经合作了20年的舞台上紧紧相拥。。。。。。。
那天晚上的观众是幸运的,他们满足了所有的渴望;
那天晚上的观众是热情的,他们是怀着祝福带着期盼来的;
那天晚上的观众更是幸福的,他们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幕幕并由此看到了黄梅戏的希望!

我想重新再来


演唱会异常火爆轰动,但由此引发的影响和震荡早已超出了演唱会本身。它就像一次“融冰之旅”,化解了太多人心底的疙瘩和积怨,从而为黄梅戏注入了健康血液使其能再生青春。

元月四号上午9:52,马兰发来了这样的短信:“燕升,这次到合肥,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的《戏苑百家》访谈有必要重谈了,你能理解我的想法吧?等你回复。”

我最终说服了马兰,没有答应她重录的要求。

您即将看到的《燕升访谈——戏苑百家之马兰》,是2007年12月26日在北京录制的。

之后,我们还将播出一期《马兰经典剧目赏析》。

马兰在此次演唱会上,清唱了一段《菩提树》。人说,戏如人生。《菩提树》唱出了一个旅行者的内心追问,菩提树似乎就是马兰的精神象征:

跋涉万里,风尘仆仆,
只为寻找那菩提树!

拥挤的路,吵闹的路,
不平的路,危难的路!

我问苍天大地,二千五百年哪,可曾记住?

山川默默无言,处处都是迷途,

苦行的喇嘛向我一指,
菩提树还在远处,还在远处!

一步一步,一步一步,
还在远处,远处.....

忽见天晴气朗,大树绿阴婆娑,
坐起一个行者,站起觉着无数。
大道无私,大雄无我。

从此走遍天下,溶化一路愁苦,

从此授业无量,创建人间乐土!
最后我想说:
没有一条路可以通向幸福,幸福就在路上。
祝福马兰!祝福五朵金花!祝福黄梅戏!祝福所有热爱艺术怀揣梦想的人一路上和幸福相伴!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6623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马兰情归何处 - 白燕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