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茶居
寻找诗歌里的故事——读李清荷《稻草人》
星期三 二月 13, 2008 2:12 am
[ 心情: Amused ]
寻找诗歌里的故事——读李清荷《稻草人》寻找诗歌里的故事——读李清荷《稻草人》
——《山城子赏诗笔记》[13]
文/ 山城子
童年的秋后,到地里去耢玉米、耢花生、耢红薯,实在是贫家孩子的一种乐事。红薯都起过了,等于翻了一遍地。可是只要你选个地方再挖一遍,就还会有收获的,特别是挖到个大又没伤的,真是喜出望外了。
这所谓“耢”就是捡拾,要捡拾的玉米花生红薯都不在表面上,需要到玉米秸堆里或土里去寻找。寻找就是乐趣。这乐趣沉入水底的鱼儿一般,高兴了一摆尾巴就浮上水面来。05年回辽西故乡,隆冬了,我与老伴串亲戚不走大路,喜欢从大地横穿,那意思就是“浮上水面”了——都是收过的玉米地,在堆过玉米秸的地方用脚踩,碰上硬硬的硌了一下,那一准就是主人家没收干净的玉米穗了。五华里的路,我和老伴居然踩出一、二十穗哩!尽管都是小而又瘪瞎瞎的,但找回了童年那种欣喜地感觉——毕竟那是寻找,而寻找到就是发现,发现了就属于自己的了。能不欣喜吗?
游走网络,我喜欢在诗里寻找故事,一旦发现,那欣喜的感觉就像儿时的耢玉米、耢花生、耢红薯一样的高兴,近似一种成就感哩!
“华语诗歌”是我经常来的地方,这几天打开李清荷的诗来学习,感觉她的诗大都写的明朗、细腻、纯真,创作了许多精品。正值开她的作品研讨会,也想找一首来说说。来来回回地翻看了许多,兴趣居然落到《稻草人》上了。或许是农村长大的吧,我偏爱与“三农”有关的作品,哪怕是在字面上。也是在这首诗里撞上了故事,就耢到了红薯或玉米花生一样的兴味兴趣兴奋了。
诗里的故事是耐人寻味的。可以这样想象,也可以那样想象,全凭个人的美丽驰骋。清荷的《稻草人》不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稻草人》,也不是当代许多诗人创作的同题诗。清荷的《稻草人》具有独异性,独异在诗的主体形象不是稻草人,而是一个“女人”的“她”。应当是个年轻的农妇吧?从诗中描写“她”的异常行为断定,是个疯女人。“她”为什么疯了呢?诗中的透露是因为“孩子”吧?“她”在冬的田里寻觅一切,或者说是在一切中寻觅,其状态就是精神失常的状态。寻觅什么呢?当然是她疯掉的那个原因——“久久不见的孩子”。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姐姐曾疯掉了二、三年的光景,就是因为突然失去了三个孩子,三个2-7岁的孩子。那年头孩子们都饿,趁着他们的妈妈出外去压一点糊口的玉米面,三个孩子就悄悄烧几个豆粒吃,不小心烧着了茅草房,待被救出来送到医院,24小时之内就都夭折了。姐姐就疯了,到处去寻找她的孩子们。如果姐姐也走在冬野里,也遇见一个“倾斜着”的稻草人,也会“抱住哭泣”的。
诗中“她”的孩子是怎样地“久久不见”了呢?这颇费读者的猜测。是被黑了心的人给拐卖了吧?还是有了病交不起押金被拒之“救死扶伤”的门外,而延误生命了呢?抑或就碰到了意外事故?如果因为离异前夫不让看又想孩子心切,情形就好多了,虽然也是疯了,毕竟不揪心呀!……反正就是“久久不见”了。诗人的巧妙在于不去写女人清醒时的撕心裂肺,偏选取精神失常后的失常行为来说事,就别胜一筹。
精品诗一般都是有多重审美效果的。如果把“稻草人”看成一种象征, “久久不见”就有了连带的象征意义。那么“她”是谁呢?这个诗的主体形象该不是诗人的主观思维的逸出吧?我还不能确定,但我还是很有这种阅读的倾向性了。“稻草人”在人们的收获前,是立过汗马功劳的,而收获后就没人问津地凉在冬野的“荒草的缝隙里”了。这不就叫做“一脚踢开”了吗?
这首诗粗略看,不如清荷其它诗写的简约精粹,实则用心良苦。那种放下起兴节的大背景,而跳跃以诗的主体形象的细腻描摹,毕竟是要讲个不确定的伤痛故事,还是暗示社会的某种现象的悲凉呢?没有确定的答案。好就好在没有确定的答案上。因为,具体的诗一旦有了具体确定的答案,那么具体的这个诗也就死亡了。
很欣赏、很喜欢、很推崇李家的(笔者也姓李哩!)清荷这首生命力很强的《稻草人》。致以同氏的极其良好的祝福!
2008-2-13于文化村
通讯: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附:
《稻草人》
文/ 李清荷
晚秋过后,农民收藏了镰刀
他们在自己的自留地里
种下农闲时的心思
打大路边经过的一个女人
抬头望着远远的庄稼地
那里停着一只小小的麻雀
蹦跳着玩耍
她还看见那里长着青草
从稻茬上生出的绿色
不能结出丰收的谷粒
她轻轻扭摆着身子
如看着久久不见的孩子
转身之前,她看见了
远远的土地上
在荒草的缝隙里
那个稻草人倾斜着
她踟躇了一下
走到了他的跟前
把他的破衣裳扣拢
让他端端正正地立着
离开之前
女人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她把草人儿抱住哭泣
晚霞把侧影打在她的身上
她马上擦干了眼泪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6396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 寻找诗歌里的故事——读李清荷《稻草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