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寫藝術的詩

星期四 一月 31, 2008 7:09 am

用心寫藝術的詩
——访谈林静
记者:肖今


  林静,您好!很高兴能参与你在酷我网站的诗歌研讨会,并有了较深认识你的机会。希望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将发现有关诗歌被忽略的新亮片,同时让更多的朋友们了解你与你的作品,使你和你的作品得到更加广阔的创作和传播环境,也使他们从中学到和领悟到一些能促进诗歌成长的素养。

■ 看过你的简介,知道你与我姐是同龄人,90年你就开始创作新诗,当时你才十六七岁,应该是少年诗人吧。那么你怎么会喜欢上写诗呢?是自发性喜欢,还是另有背景?写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主要写些什么?你的诗歌受众主要是谁?

林靜:很高興接受你的採訪,我相信這會是一次有意思的歷程。首先,非常感謝你爲此所做的細心的準備工作。在年關將至之際,你爲此所做的工作越顯珍貴,我深深體會到了你對詩歌的熱忱程度,我樂於和你一起討論你所感興趣的問題。

知道和你姐是同齡人,使我有一種特別的感覺。中國人的傳統似乎視此爲一種緣份,至少我常常這麽認爲。從你提問的第一句話我就感覺到你工作上的細心和個人強烈的親情感。這是我的直覺。

十六七歲是一個人思想定型的年齡。一個人主要的行爲習慣和思考方式等基本上都在這個年齡成型。我的思想和詩學追求就是從那時成型的,后來衹是不斷地自我發現和延續發展,但萬變不離其宗。

當時寫作自發性較強,所以,我覺得“怎麽會喜歡上寫詩”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這個問題讓我撇開表面上的自發性。你的問題使我的思緒一下子拉囘到孩童時期的場景,那是一幕幕誦背唐詩的久遠的場景,令我回味到一份持續多年的愉悅感:那個時候,每次閲讀古典詩詞名篇之后,都能驅散因“學習”那些爲數不少的單調、做作、乏味的課本“範文”后所产生的不悅感及阅读排斥感。那是一種比吃了糖果還要甜蜜的感覺。正是這種感覺和經驗,促使我開始了古體詩的寫作,我用它來記錄和表達,那是1985年。及至1989年夏天,我停下了手中的筆,這一情況痛苦地延續了一整年。

1990夏天,我開始了新體詩的創作,直到今天,寫詩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近二十年來,我一直遵循著自定的一些法則,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和獨立的思考,以詩歌的方式,忠實地記錄下自己對人生的感悟。這包括對人與自然、社會、歷史、文化、傳統及生存狀況等等方面的觀察。

這些年來,我一直得到熱愛文學、並且自身有過多年詩歌創作經歷的、從事各類藝術創作的友人們寶貴的支持和鼓勵。這使得我的創作更加冷靜、堅定地遠離官方文學色彩、功利主義和喧囂。1990年以來,除了個別篇章被友人私下拿去他們的報刊發表外,我一直拒絕在任何官方刊物發表詩作。我衹應邀撰寫文學以外的文章,這些約稿包括《南方周末》等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報刊。

我主動公開發表詩作是在2006年1月,當時我偶然間發現了後來聞名於世的愛琴海人文網站。杭州的幾位重要的詩人的熱情支持促使我在該網站上發表了當時的主要作品。我的詩作的發表,使我和力虹、潘維、林輝等杭州詩人均建立了珍貴的友誼。他們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我進行更廣泛的文學活動的計劃和決心。

至於我的詩作的閱讀對象,我沒有想過,這應該是無需預先設定的,自然會有一些人去閱讀。我很感謝那些細心閱讀我作品的人。


 肖今附注:初期当你写好一首诗,有没有马上拿给别人看?或者说特别想给某个人欣赏。我也是在初中时喜欢用诗歌来表达我的思想,不过那时,我是我自己的读者,我很好奇林静你是否也和我一样?

林靜:我和你一樣。

■ 读了几遍你的长诗《死与火》,在人家的回复里,可知反响不错。这首诗歌,有许多章句非常出彩。你是在97年写的吗?能谈谈这首诗歌当时的创作背景吗?除了历史,是否还有与你自身有关的家庭事件呢?诗中有一章节,里面几乎都是古人名句之拼盘,为什么会有这出人意料的一招呢?写作意图是什么?如果这样的诗歌被人批评为现成诗句时,你会作何思考?

林靜:在1994年之前,我創作的都是短詩。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沉澱,我逐步鍾情於長詩的創作。

《死與火》最早構思於1994年歲末,1995年開始創作,1998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結構上的調整和規劃。2006年初完成對每一章的具體主題和結構的安排。

至於《死與火》第一部《幽歌》中第三節的寫作手法,嚴格地說,應稱之爲“拼貼”,它衹是這首多風格作品中的一小部分。這是發端於二十世紀初,盛行於六、七十年代的一種藝術創作手法。其經典代表在詩歌領域里有艾略特,繪畫領域里有畢加索、達利,音樂領域里有斯尼特凱等等。而現在來說是則早已是一種傳統的寫作手法了。追溯到中國詩歌,歷史則更爲久遠。例如在李白的詩作中可以找到楚辭和樂府的字句,從蘇軾的詞作里可以找到李白的字句等等。衹是表達和使用的方法以及目的不盡相同而已。在《幽歌》的第三節中,使用此手法是服務於“精靈”這一主題的需要,其一是爲了表達我對這些偉大的詩人及流傳千年的偉大中華詩歌傳統的敬意;二是忠實地使用這些流傳千年的經典詩句并根據主題進行組合,直接爲讀者再現這一偉大詩歌傳統。


肖今附注:你这么一说,我倒是非常理解了。因为你是一个成熟的诗人,严格地运用了艺术创作手法之后,经典可以再创造新经典,而且这是一首长诗,统其观,这艺术效果就很显著了。这好比同一颜料,不同的画家可作出不同的画面,但不是每一个画家都能达恰到好处。
■ 可以说音乐和诗歌是同盟师兄弟,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你曾研习作曲,从属艺术之门,因而对你诗歌写作的坚持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既然有所谓诗歌和音乐之称,必有其明显的差异,那么你认为它们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什么,相通在哪里?你是怎样把两者和谐统一或清晰分离的?以《死与火》为例,你定此长诗为大型交响套诗(能简单解释一下交响套诗这个定义吗),这大概就是你对诗歌与音乐的和谐统一的具体表现。第一部《幽歌》,重复许多次出现“梦想”一词,这是来自交响乐的音响回肠效果吗?

林靜:音樂和詩歌被認爲聯係密切是基於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眾所周知的,因爲在描述詩歌創作的特徵時,人們常常引用音樂化的術語,如“節奏”、“韻律”乃至直接的“音樂感”等詞語。第二個原因則是實質性的,那就是詩歌常常出現在音樂作品中,是音樂作品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從短小的歌曲到大型的清唱劇和歌劇。所以,歷史上所有的大作曲家都是詩歌的行家,他們知道甚麼是優秀的詩篇,許多人自己就寫得很好。威爾第、比才和普契尼的歌劇雖然都是邀請別人撰寫腳本,但許多著名的詠嘆調的唱詞都出自他們自己的手筆,這沒有相當高的文學素養是不可能做到的。其實,僅憑他們對最終完成的腳本的要求和判斷,已經足以說明他們在詩歌方面的素養。許多重要的詩人都學過音樂,所以他們善於和傑出的作曲家相處和工作。許多人不知道中國很難產生真正的歌劇作品,其真正原因是創作者對創作規律的無知。據我所瞭解,國內的演出團體在找人創作歌劇時常常是先找導演、然後找人寫腳本、再找人作曲。而真正的創作程序是由作曲家找人編劇,再由作曲家挑表演者,當然也包括導演和設計師。他們忽視了歌劇腳本是音樂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該由作曲家來把握。因爲作曲家最能知道甚麽樣的詩篇富於音樂性,除非那是個不稱職的人。而歌劇腳本實質上是一部有故事情節和場景設置的長詩。當然,如果有現成的優秀詩作,作曲家也會直接拿來譜曲,像馬勒《第八交響曲》第二部分就是歌德《浮士德》的終場。因爲兩人都是大師,所以事前不用商量就可以直接合作。這些都是說明音樂與詩歌相互關係的最淺顯的例子。也就是說,他們的相通之處就是可以直接結合在一起。至於音樂和詩歌的最大差異則更爲淺顯,因爲前者是用聲音,後者是用文字。

我在創作時,是十分注重詩句的音樂性的,並且常常從作曲的角度去斟酌。但詩歌的創作首先是要處理好文字的問題。事實上,在寫詩時,關於音樂性的要求,只是潛意識的,我常常衹是在作品寫完之后仔細朗讀一下,以避免音樂感方面產生瑕疵。但我在思考這方面的問題時,卻是有意識地從作曲的角度去做判斷的。《死與火》應該是便於譜曲的,應該適用於作爲清唱劇的唱詞。

將《死與火》命名爲大型交響套詩,這個提法源自一些音樂名作:像斯美塔納《我的祖國》,由六首交響詩組成;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由四部大型歌劇組成。它們都已超出了組曲的範疇,所以,我把《死與火》命名爲“套詩”,即源自“套曲”,用上“交響”二字,是我個人對內容複雜性的表示,亦借用自“交響套曲”的傳統概念。這種概念最早超出音樂範疇的使用,是在舞蹈方面,如“交響編舞”。

《死與火》將由五個部分組成。《幽歌》是第一部,是個序曲,只有第一部是單獨的一首長詩,其餘的四個部分都各自由許多首長詩組成,它們將各自獨立成章。
“夢想”一詞是《幽歌》的主導動機,它的重復是一種強調,每次的重復方式都有不同之處。它的間隔出現使《幽歌》呈現出回旋式的結構特徵。以“夢想”引入的章節都起到了疊部的作用,但它們都以“夢想”引出新的主題,自行展開。在疊部之間的章節則起到插部的作用,具有對比性。


肖今附注:这一问,却导出了那么多意外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作曲家一段,我真希望我们所有作诗的人都能有这样的严谨态度与责任感。在韩剧中,有一作曲家为创作一首自己满意的曲子,既然满地都是写过字揉成团的纸,但对于别人来说,随便捡起一张都觉得如获至宝。我特崇敬这样的创作精神,在你的字里行间,我已感觉到这种精神同样发生在你身上,不由令人肃然起敬。
■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一生中做什么,跟他的生存环境和周边圈子很有关系。在你的生活圈里,我发现差不多是作曲家、舞蹈家、音乐家、歌唱家、画家、诗人等各类艺术人士,除了音乐对你诗歌写作有极大地影响之外,画家的思维同样也熏陶着你的诗路。这在你的诗歌里,我已有所察觉,语言相对凝练、利落,有强烈的色彩、画面、空间感。你自己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心得体会吗?

林靜:是的。你觀察得很仔細。詩歌、音樂、繪畫在中國文人傳統中長久以來是三位一體的。但讓人十分遺憾的是,近代,尤其是近五六十年來,在非自然因素的遏制下,這一家子近乎四分五裂,層層障礙,使得求知者擧步維艱乃至理想萎縮,也爲無知無畏者編織了合理説辭。全面而精湛的藝術修養是衡量藝術大師的一條重要準則,翻開近現代史,薩特、洛爾加、帕斯捷爾納克等許許多多閃耀璀璨光芒的名家匯成了浩瀚的文學星河,而這當中囘過頭來看看我們這個擁有輝煌歷史、號稱詩歌王國的中華民族竟無一可與之並排的名字,歷史止步于唐宋詩詞。这一點是值得每一位詩人深思的,這裡我指的是有志于真正意義上的創作的詩人。對音樂和繪畫的接觸和思考帶給我許多創作上的動力。畢加索等人的立體主義繪畫使我聯想到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和表現一個意象,而張大千的潑墨山水使我聯想到結構中宏觀和微觀的比例關係。色彩的力量更是無窮無盡。

■ 搞艺术创作的人,在个性上是否都有执拗的一面,这是树立自己的独特审美观所使然吗?你在这方面也有表现吗?哪里是你最突出的地方?比如,读者对你的作品持有与你截然相反的意见时,对于这些不同的声音,你一般是怎样处理的?你在乎别人对你诗歌的评价吗?

林靜: 人,有各種各樣的模樣、性格,具體的個性當然也各不相同,藝術家的羣體也是一個小宇宙,個性分門別類,不盡相同。有些人比較注意表面文章,個性表現得較爲刻意,人們常常說“看起來挺像個藝術家”。還有一些外在因素表現得比較正常,只是一開口便有非凡之處,眼界自然高人一等。但由於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觀察和表達的標準,這些標準常常超越常人的理解能力,所以常被認爲“執拗”。其實是滿大街的平庸才有這種“執拗”的存在。所以我盡量避免與平庸打交道,有害而無一益。

至於屬於我最突出的能力或者說長處,那就是寫詩。

他人對我作品的不同意見,對我影響不大。因爲我發表作品均經過深思熟慮,一般都是定稿,所以不會受他人讀后感所影響。我主要在乎別人閱讀的深度而不是評價。閱讀的深度體現了對待作品的一種精神,而評價則需要時間來過濾。

肖今附注: 很认同你的观点,成熟的定稿是坚定的,阅读的深度可以使读者与作者之间距离更近,那么作品也就达到最好的效果了,而评价,有点像评估物价,但价高未必深入人心。

■ 不知道你还记得不?我曾疑问过你为什么要用繁体字,不过现在我已有所理解了。最近,在你和一位朋友的聊天记录里,我了解到你对繁体字的坚持使用,是因为不想放弃这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这固然是热爱民族文化的精神,但同时你是否考虑到,中国标准汉语全体简化的国情下,繁体字已几近盲点,变成了“少数民族”,这在阅读上给广大读者带来很大不便,实际上是影响了文字传播功能。那么你写的诗歌与大多数读者之间不是反而设立了一个屏障吗?也许中国人习惯了“少数服从多数”,那么艺术是不是在“以少胜多”,有着创造奇迹的野心?在全体汉语国家标准简化的大背景下,你一意孤行地用繁体字,没有矫情之嫌吗?(SORRY!请允许我这样问您!)用繁体字与写古体诗,是同工异曲的心情吗?

林靜: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也是一個十分淺易的道理。紫禁城屹立在沒有邊際的鋼筋水泥之間,已經越來越不起眼了。如果不是檢閱紅衛兵的需要,誰知道天安門城樓是否也還在。相比於修建幾座筒子樓,那些城樓實在是看不出有甚麽好。老土先不說,還占了那麼大一塊地方,住又不能住,搬也搬不動,想賣也賣不了,蓋幾棟筒子樓還能解決一些人的實際生活需要。中國很多地方就是因上述想法而把中國的建筑文化簡化,進行了大量建設性的破壞。一座古建筑的拆除,估計也是在有關專家學者的支持和指導下進行的吧。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去注意我們的歷史。只有回顧歷史才能進步。這是至理名言。人們都在爲最基本的生存拼命,專家學者也是爲了最基本的生存而已,所以他們不會爲自己的錯誤負責。而從事文字工作的人無視漢字的本來面目,則是當今中國大陸最實際的文化狀況。

我們顯然不是站立在歷史的制高點,像青蛙那樣高調也改變不了現實。中國人已經搞到連穿漢服都要被笑話的地步,所有的傳統幾乎都要被歸到韓國和日本的文化中去了。韓國國會大廳上懸掛的“國”字和現在中國大陸所“規范”的字已經不同了,應該說哪個是對的?曾經有一度實行了規范化,強行要求許多沿街的商家廢除正體字,包括董必武寫的“西單商場”和趙樸初寫的“國華商場”,但現在又重新掛出來了。不過我當時不清楚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新華書店”等“不規范漢字” 爲甚麽沒有被換掉。幾千年來的中華圣賢們絕對想不到,他們嘔心瀝血用來記錄自己思想的文字會在某一天變成了“不規范”的文字。而且在某一個世紀的初年,當一個詩人還在使用的時候,竟然還遭遇到疑問。面對古人的著作,我如果不虛心學習的話,就和看日本報紙無異了。“雲”和“云”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名詞,取“雨”爲意,取“云”爲音,而“云”則是動詞。“髮”和“發”也是一個道理。象形文字的本義哪里去了?真正的歷史學和考古學著作是必須用正體字出版的,但這個道理連很多“文化人”都不知道。我只是在幾千年和幾十年之間選擇了幾千年來學習。我現在做的只是半個世紀前延續了五千年的、孩童們所做的事情,我僅僅是在學習漢字的正確寫法,認識它們的本來面目。至於漢字和讀者的關係,我不認爲會成爲一個問題。我們所做的可是文學的工作啊,就算正體字被全部廢除了,我們還是應該看得懂的。大量的英語詩人連拉丁文都看得懂,當然更不用說古英語了。再說了,如果連現在海外華人都還在使用的漢字都認不得,作爲當代詩歌的讀者,至少也屬半個文盲了。但慶幸的是,還是有不少的人不斷地在讀我的作品。另外,我們的《新文學》雜誌和網站通通使用正體字,也是出於對全體華人的尊重。黃秋遠說過,不能搞得連他的侄子都看不懂,他雖然在香港出生,但也不能把他不當中國人。盡管有多少億人在使用另一種漢字,我們都不會像外國商家那樣做。這也說明我們都不是勢利的人。我們尊重了半個世紀以前的古人,也尊重了直接延續下來的中國人。但可能得罪了許多人,這個數字很龐大,因爲還包括文盲。可是回想歷史,我們應該不會是錯誤的。當年馬思聰出逃時,喊口號想誅殺他的何止千萬。

其實古人早已爲快速書寫創造了行書和草書。當代大陸中國人認識這個問題的誤區就是因爲不像過去的學堂教育,現在的小學教師很少有人會用中國的筆寫中國的字了。

至於用甚麽字和寫甚麽詩,這是不同的關係。文字是永恒的,就像人,它的變化也是漸進的。而寫詩,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方式和風格,就像人的行爲舉止。從家里開始造反這個傳統後果很惡劣,它使我們的文化嚴重倒退。


肖今附注:繁体字,这一问题,第一次在论坛上,我对你有误会.现在应该支持你的想法。虽然汉字简化有助于书写方便快捷,但往往这样的东西又有助于惰性的产量。我们中华民族在进步,文化却变得越来越浅显,这与我们的简体汉字一个理,也正如你举便说的繁体字其造字之根本意义是有很多学问的,但如今它们却在简体字里掩埋了真实身份一样。当前华人可分两类,一类是继承繁体字的,另一类是遵从简体字的。前者是沿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后者是响应中国现代文化,谁也不能说谁的不是,他们是一母双胞,成长环境不同罢了。所谓统一,那是官方行为。然而正宗的民族文化可能还在民间,但望在发展新文化的同时依然继承传统文化。
■ 我们说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任何人任何行为都将与生活有关。你对生活两字是怎么理解的?你觉得怎样的生活才是你所理想的?你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吗?作为艺术工作者,都是非正常规律生活着的人,他们是疯狂的,这对正常家庭生活会有冲突吗?在工作中,你是诗人;在家里,你是妻子、母亲;你还是《新文学》的主编……等等,一个人扮演着那么多社会角色,有时候也疲惫吧!你对自己的角色满意吗?最让你感到幸福的是什么时候?开心的时候,你写诗歌或者作曲吗?

林靜:我的創作來源於生活,忠實反映的同時也以不同的色彩豐富生活。對於我來說,最幸福的時刻,同時也是最理想的生活,莫過於人人都可以自由表達,無需畏懼。這才是生活。現在一般人都只是在“大致地生存”。因爲有一種畏懼,據説能飄洋過海。這很令人悲哀。

規律的生活對於真正的藝術創作極爲重要。只有規律的生活才能保證創作的時間和精力。書本或銀幕上漫畫式的二、三流詮釋至少誤導了幾代人,我知道這類惡習是從羅曼羅蘭開始的。就我所認識的有成就的多位藝術家,除去比普通人忙外,生活都很有規律,他們都有自己的時間表、合同期,創作的時間、完稿的時間、排練的時間、展出的時間、出版的時間等等等等,一切都是按計劃行事。而至於和家庭的關係,則在於合理的安排,因人而異。我的角色完全是我自己安排的,完全是自己的意愿,因此也就不會有滿不滿意的問題。

沒有止境才不會停步。我喜歡有挑戰的生活和創作。所以,開心的時候更會繼續創作。

■ 在网络发达的时代里,文学民刊(无中国书刊号的刊物)如雨后春笋,处处开花。对这一现象,你有何感想?2006年12月《新文学》杂志诞生,作为创办人,能谈谈你办刊的初衷吗?设立的“新文学”奖,是否具有权威性?你认为这能达到促进文学发展的作用吗?可以透露奖金来源吗

林靜:我們反對使用“民刊”這樣的詞匯,它的使用助長了官辦刊物的荒唐的正統性。同樣是刊物,刊物的價值由質量表明,跟主辦者是否是官方毫無關係。再何況,有多少刊物都有過不光彩的歷史,它們只是一些水平低下的宣傳工具而已,打著文學的旗號。他們的機構搞得像個衙門。關於這樣的問題,吳冠中先生最近又有了些新的言論,他說得很透徹。

關於私人刊物的情況,我只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太輕太濫可能是一大問題。還有一些質量相對穩定的刊物則劃地爲牢的意識過強,那是另一種“門檻”。但這些方面我了解的情況還是有限。

《新文學》的創辦,初衷很簡單,就是爲了實質性地推動中文文學的發展。但這需要我們長期堅持獨立的審稿原則。爲了這個原則,有時我需要妥當處理好一些關係,主要是一些熟人的問題。我們這裡對“關係稿”非常謹慎,我們必須嚴格以稿取人,不然就會不符合我們高蹈的口號。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最高的選稿標準”。其實我們非常感謝每一位投稿者,他們的投稿本身就是和我們一起推動雜誌的發展。只不過,雖然選稿有極大的主觀性,要做到像我們這樣的選稿規則,事實上是十分困難的,而我們做到了,並堅持了下來,也總結到了許多成熟的經驗,這會令越來越多的投稿者放寬心,他們會從更深的層面理解我們創辦《新文學》的初衷並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

《新文學》雜誌本身有著許多與生俱來的傳奇色彩。首先它是一份由一位作曲家兼畫家親手創辦的文學刊物,我負責選稿,其餘從設計到排版都由黃秋遠一人親自完成。這在全世界可能都是獨一無二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剛出道的作者,這種事情對他們的一生將是何等獨特的回憶,其意義是恒久的。另外,每一期雜誌都會有一定篇幅的藝術類文章,這些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我們使得一些在校學生、中學教師和大學教授乃至藝術界名家並肩出現在同一目錄中,以此來抹掉身份的區別,只留下作品來共同發光。《新文學》的作者包涵了各種各樣身份的人,我們選稿的路子很寬,實質上沒有任何限制。這方面我們沒有任何口號。在提名首屆“新文學獎”時,七個獲提名的作者當中,小說《瑣碎•記錄》的作者李悅是第一次發表作品,而且他的作品是在截稿的前一天才投來的,我們一下子就選中了他。結果後來通過接觸,知道他也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我們選稿不考慮作者背景。這都是爲了不偏離我們創刊的初衷。

“新文學獎”對我們的作者來講應該是有權威性的,盡管大家都知道,任何人選稿都會有個人的主觀上的偏好。就像品菜一樣,有人衹愛吃很少的一兩種菜,而有些人則甚麽都能品出個所以然來,或者說是路子寬些。但是,對於在《新文學》上發表過作品的作者來說,《新文學》目錄內的作品他們還是會有很大程度的認同感的。這種體會會是十分有意思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會對“新文學獎”的評選有很高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也許可以認爲是一種“權威性”。但對於整體文壇和這個時代,現在談不上任何的、所謂的權威性,這個問題需要由充分的時間來替我們回答。但我們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促進文學的發展,這一點作用肯定是有的。只要我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去做事,意義自然就會存在。這一點也是毫無疑問的。

“新文學獎”目前不發獎金,因爲我們的藝術基金會還沒有成立,我們手頭的錢必須爲雜誌未來的正常運轉做保障。“新文學獎”的獎品是一份由畫家手工製作的證書和獎座。證書上有兩幅繪畫原作,其中一幅爲獲獎者的頭像。文字由書法家書寫。獎座是一樽由黃秋遠創作的銅質的雕塑作品。這些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收藏價值和紀念意義。只有等我們成立基金會之後,才有可能考慮獎金的事情,但之前我們先要發放稿費,這是計劃中的幾個實質性的步驟。

■ 当前正是网络诗坛鼎盛时期,“梨花诗”事件使许多人一夜间“觉悟”到人人可以出口成诗,认为写诗歌是“顺手牵羊”而已,更使读者对诗歌的神圣性提出质疑。前不久,逛到“赵大诗人”的BLOG,看到她骂洛夫先生的诗歌如何如何,她骂洛老诗歌,但因由是洛夫骂过她,用一个法律术语讲是她是“正当防卫”。我想听听林静你对现行诗坛现象是怎么看的?你觉得“诗人”这个头衔还会发光吗?“诗人”这名字还存在着令人崇敬、叫人向往的元素吗?也许可以说诗人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那么作为“诗人”的你,你对自己是怎样要求的?

林靜:我對那些極度無聊的事情性趣不大。但這讓我想九十年代詩歌界的惡習,大概不但沒有減弱,而是攻佔和擴大到網絡這個更龐大的陣地了。

九十年代以來所謂的那些“活躍”的詩人天天忙於喊口號,駡街,立門派,他們創造了一個荒謬絕倫的、可笑的文學時代,試圖去引導人們把眼光從拘謹而窘迫的現實生活中挪開。許多文化明星實際上扮演著比正面的御用者更可怕的角色,他們是穿便衣的御用者或派往民間的臥底。他們是苦難時代的麻醉師和油漆匠。這十幾年來頻頻露臉的中國詩人,多爲雨聲大雷點小之輩。官僚與腐敗之風在詩歌界的具體表現,就是生産了大量衹擅叫囂而沒有實際的、沽名釣譽的、名義上的所謂的詩人。大量刊物和御用評論者是他們的授冕者。這一切玷污了“詩人”這頂桂冠。我想大概時下所流行的詩歌死亡之類的言辭便是牢牢紮根於此等荒謬的事件之中的。

“詩人”就像“人”這個字,有所謂“好人”、“惡人”,也就有好的詩人和糟糕的詩人,詩人只是一種職業的名稱,本身沒有光芒。遇到李白它就有光芒,遇到垃圾那它就是垃圾。

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用心寫藝術的詩”。


肖今附注: “詩人只是一種職業的名稱,本身沒有光芒。遇到李白它就有光芒,遇到垃圾那它就是垃圾。”这句对诗人的说法,真绝!
■ 最后,能谈谈你最喜欢的诗歌作品和诗人吗?你有什么最想推荐给大家阅读和学习的有关书籍吗?

林靜:在浩瀚的中華文化的長流中,幾乎曾經閱讀過的大詩人的作品都對我產生過或多或少的影響。至於我最喜歡的詩人,屈原、李白、杜甫直至蘇軾、辛棄疾等等,幾千年的詩人名單太長,就不一一列舉了。在閱讀和學習的有關書籍方面,我想說的是,閱讀越多你將收益越多。在嚴格的作曲訓練中有一項叫風格作曲,就是仔細地分析並適量地模仿歷史上有重大影響的大師的寫作風格,以瞭解大師們創作時的狀態和思維方式。我認爲對楚辭、唐詩和宋詞中的名作進行仔細的研讀分析最有利於中國詩人的創作。

首集访谈到此结束!
2008/1/30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6271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