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歪考 猫抓老鼠狗打听(续)

星期三 十二月 19, 2007 8:29 pm

上期俗语歪考之《猫抓老鼠狗打听》在本刊发表之后,有几封热心群众的来信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其中一个细心的读者指出:对于猫和老鼠的合作关系,我的文章显得吞吞吐吐,语焉不详,读了如骨鲠在喉,很是不痛快;另一个读者则说,狗有狗的本职工作,只有狗打听猫抓老鼠的事情是不公平的,猫也该打听狗是否为主人看好了大门。还有的读者则对我的无稽之谈在现实生活中做了比附,把单页和单年,双页和双年相联系;把猫和某个政治委员,把老鼠和某个慈善家对号入座。甚至还有读者在仔细比对《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 俗语卷》后,对我的引文中的几个标点错误提出了诚恳的批评。

我承认,读者们指出的都是对的,很有道理。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和刚发硎的刀刃的亮度也有得一比。对于读者的热心和关切,我深表感激。对于我的所有批评,我也很诚恳地接受。但是我也需要严肃指出,本人的研究只限于俗语本身,和现实中的事例本无干系。硬要做某种联系于我实在是无奈,也非常有害。试想,把引文中的标点错误提升到是否恶毒攻击社会主义制度这样的高度,本人要是也虚心接受,会有怎样的后果。我也知道,批评者肯定不是为了要夺取我的生存的权利,但是结果却很有可能导致本人从此不能再和大家见面。不需要举更多的例子就可以知道,那雪亮的眼光,尤其是雪亮的刀刃的力量也是绝对不容轻视的。

猫鼠的联合也确实是自然界不容忽视的一个新动向。地球上的生存资源总的来说是有限的,猫鼠为了各自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联合也是大势所趋。和谐的大同世界有猫的位置,也必然有老鼠的位置;反之亦然。猫不可能抓尽所有老鼠,老鼠也不可能贿赂所有的猫。所以,采取悲观的态度也大可不必,要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我的上一篇文章所说的猫只是那些不称职的懒猫和太过贪婪而丧失了原则的猫;所说的老鼠也是那些用心叵测,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坏了千百年来的老规矩的鼠辈。从这个意义上讲,狗确实不必花太多的精力去关心猫和老鼠的事情,狗确实也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般来说,也就是讨好主人、为主人看好大门就行了。

行文至此,我更坦白地承认,我所不能容忍的事情,只是老鼠们的猖狂之态而已。老鼠们在地底下,在黑暗中,小偷小摸,打好你们的洞也就罢了,何以嚣张到打个电话,要猫在几十分钟内到,猫就不敢不到呢?毕竟猫生活在阳光下,对于老鼠有着生杀予夺的天赋权利啊!猫被鼠辈操纵,就违反了自然之律;也就是说,坏了规矩。这样,狗超越职责去打听一下,似乎也就有了一定的必要。这一切都是大家出于对规矩的尊重。但是狗也应该掌握一个度。因为这毕竟不是狗的事情,绝不应该在报章杂志上连篇累牍,无休无止,以偏概全,危言耸听。如果激发了猫的怒火,老鼠的群愤,后果也会很严重的。弄得不好,大家都要受天下围攻的荼毒。稳定还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嘛。所以,若如我在前文所说,全世界的狗都去关心猫抓老鼠的事情,把对路人恶形恶状、对主人摇尾乞怜的本职工作放到一旁,确实会有扰乱社会秩序,近而造成局面动荡,危害社会的可能。若真是那样,那我的罪可就不小了。再有,既然什么阶级说什么话,什么立场决定什么态度,难道我们就不能转换视角,站在老鼠的立场上替鼠辈们设身处地想一下:它们活得容易么?!规矩也不能只对老鼠而言啊!

有鉴于此,友善的朋友用这个俗语告诫我:“猫抓老鼠,你像狗一样去打听,干吗呢?”看来也确实出于一片诚挚的好意。我也确实是多管了点闲事。好在我只是一个俗语研究者,不是规则的制订者,即使说错了几句,也不至于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真正的影响,大家就当个乐子瞧吧!

最后,应编辑的要求,我还要特别申明,我的这种态度的转变,和雪亮的刀刃架在脖子上毫无关系,猫也没有威胁我,老鼠也没有贿赂我,狗也没有嘲笑我,纯粹是出于我本人在群众的帮助下,所取得的认识的进步和提高。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提高和进步,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我的俗语歪考也就不再有续了。祝大家大吉大利!

此文写于2006年底,是某杂志俗语歪考专栏的最后一篇。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5804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