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歪考之兔子不吃窝边草

星期五 十二月 07, 2007 9:16 am

俗语歪考 兔子不吃窝边草

我很自豪地宣布,《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 俗语卷》收入并修订这个词条,和我的一篇文章有很大的关系。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写过一篇《有朋自远方来》的俗语歪考文章,发表之后有读者来信问我:现在信息交流的手段这么发达,远方的朋友还来干吗呢?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嘛!其实,在那篇文章里,我已经部分地做了回答,来干吗?一言以蔽之:吃!

但是君子爱吃,吃之有道。我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里介绍了一种吃法,也就是垄断的吃法。随着历史的进步,这种吃法的落后丑陋尽显无疑,简直是茹毛饮血一般无异。文明人应该有文明的吃法。

大家都知道,兔子是吃草的,但是兔子却不吃自己的窝边之草。这不就奇哉怪也?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去思考一下,去问一个为什么,和为了什么。在《全书 俗语卷》第一次收入这个词条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深入去追问这个为什么,才犯下了极其低级的错误。编撰者天真地以为,这个俗语也就只是说明了兔子的生存智慧,以为窝边草是兔子用来备不时之需的。

编撰者们不知道,兔子留着窝边草不吃,首先是一种掩护;狡兔据说常常有三窟,用以安顿其二奶三奶;要是洞口不留些草做掩护,那就很容易暴露,容易招来凶猛的虎狼之徒,就会有身家性命之虞;其次,兔子也不是真的不吃窝边草,关键是要吃得有道,吃得光明磊落,吃得虎狼之徒也只能点头称是。这里面学问就大了。

兔子们真正的智慧,就在于自己的窝边草不吃,那是留给别的兔子吃的;自己要吃,就该去吃别的兔子的窝边草。这就是为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道理所在。为了要吃别人的窝边草,首先得让别人来吃自己的窝边草。这也符合古训,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那些不让别的兔子吃自己的窝边草的兔子,不是与时俱进、头脑灵活的兔子。它们呆板僵化,只会守着祖宗的遗训,却没有发现其中活的灵魂,是彻头彻尾的教条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表现,现在一般被称为原教旨主义。大家易地而吃,并没有违反祖训,却也不需要对着窝边草光瞪眼流口水,岂不两全其美?远方的兔子来的时候,主人自然也要做陪,那样自己窝边的草也可以分到一杯羹,也算是对平时只能干瞪眼流馋涎的补偿。在祖宗那里这也还交代得过去。亏什么也不能亏了礼数嘛!谁让咱生在礼仪之邦呢!

看官也许要问,你这不是自相矛盾?窝边草吃完了,兔子的窟不是也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么?看官问得好!众所周知,草是兔子的性命,兔子吃草是为了自己的性命得以存续,可是也不能否认确实有一小部分兔子看见了草,会连自己的性命也不要,死命只要吃到草。更何况实际的情形是,你不吃他会吃,所以与其被别人吃了,暴露了自己,还不如自己也吃,横竖是个暴露,所以要吃一起吃;而且遍地的兔子窝全暴露了,也就等于隐蔽着:虎狼之徒就是看见了,也会看花了眼,不知从何下手,徒唤奈何。历史上也有一些兔子遭到虎狼之徒的侵害,因此丢了身家性命,但这也只能怨它们时运不济,我们不必为它们惋惜。而且那毕竟只是少数,也是为历史进步所付出的必然的代价。

如今时代也确实在进步,现在有了动物保护法,兔子们就等于有了免死金牌,兔子们的安全有了现代人性化制度的保障。窝边草作为掩护的功能已经严重弱化,作为食物的性质却日益凸显。兔子们如今可以光明正大地吃草,到别人的家门口去吃他们的窝边草,和远来的兔子一起吃自家的窝边草,甚至不少兔子由于懒,或行动不便,专吃起自己的窝边草来。一个饕餮的时代终于到来了。你看看,那些兔子哪个不是吃得肚腹浑圆,纷纷患上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前列腺炎?它们对时代所做的最新贡献,恐怕就是极大地推动了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富贵病房如今天天爆满,药品的格价如骑上了鲲鹏之背,扶摇直上,直上云霄九天。

随着时代的进步,兔子们的活动范围也有了空前的扩展,窟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分散。据说一等兔子海外有家,家在哪?家在美国,加拿大,还有澳大利亚。通过这些兔子们的努力实践,使得“有朋自远方来”的远方,显得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更像是真正的远方。子夜时分,不禁有了遥远的遐想:远方的兔子们如今可好?是否想念自己的家乡?此时此刻,你们是否也在思量年年岁岁,这里被吃剩的的窝边草,枯了又荣,青了又黄?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5662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