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茶居
2007-11-11 周日 十月初二
星期一 十一月 12, 2007 8:15 am
[ 心情: Amused ]
2007-11-11 周日 十月初二
【诗话】
绿风茶座:看山望水 VS 山城子
看山望水:
夜猫子型,必然是非早起鸟型呵呵。聊诗也怪有趣,但还是怀念从前的聊诗岁月,像山城兄说的,一聊一个晚上,从诗歌写作,到诗人,到刊物,到诗坛,非常有趣。不过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大家到一起,很多人聊的不是诗,而是发表,和诗人交往等等。所谓名利害人深,还趣味也深。也就很少聊了。不过有些“老派”的人还是可聊的,保持着干净的心思。网络上也不大爱聊,情形和生活中差不多。我还是喜欢在书上画道道,古诗和现代诗,还有些有诗歌想法的评论文字,不单单是写来为发表的。
说执着也可,更多的是平淡。诗歌之地没有什么让人激动的事,大约也没有特别想结识的人,很多情况是听诗友们讲生活的困惑苦闷,通过文字也体现出来,徒然让平静的一天有了阴影。其实哪有那么多苦闷,生活本身就是这样,不过是在无利之处想利益,无争之处想争点什么,一颗心落在诗歌中,翻倍地浮躁和膨胀,已经全无景致可观。剩下的诗行再巧慧,也索然无味。自己的执着,全然不再利益上,而在诗歌和生活的关系上。不投稿,就没有烦躁的期待,不想做诗人,就没有那些累人的想法和奔波,知道诗歌的名利都在最后的作品质量上,就能够脚踏实地学习和写作。许多名作放在眼前,也知道没有什么不满的,除非写出了同等质量的作品,看来这个过程一直到生命尽头,也只是个追求,那就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诗歌艺术的魅力和乐趣吧。
诗歌该怎么写,实在不是个可谈的话题,好像大面积出现在眼前的诗都在说诗该怎么写,但我颇怀疑这些文本的“真实性”。诗歌遭到“大众”和“小众”的“两弃境地”,大概也就是这些出现在刊物上的诗造成的,好像也在说这些东西不是什么正路,编辑眼光也有问题。如果不如此解释就脱离实际。刊物培养的诗歌作者,在近几十年里,给诗歌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官办诗刊这个怪胎,贻害诗歌健康发展啊。我想还是优秀诗人或评论家办刊来得专业,但这样的刊物还真难见到。这种情形之下,写诗就没第二选择,或者按照刊物指引废下去,或者走一条个人写作道路,尽管前路难测,可按刊物中意的标准发表几百首,也没什么实际用处,两者差不多。总之未有名篇,平平地写下去发表下去的路子我不会去走。
上网或发表,当和刊物编辑口味“对弈”玩玩,这个态度看似不严肃,却难说比认真地去追求发表更“不严肃”,想想都没什么意思(乐趣)——你跟人家玩,也是玩自己的精力心情和时间。几年前曾在《诗刊》上看见牛庆国的一首《饮驴》,觉得也出那样的好诗来,再发表不迟,会给明白诗歌的人拍手叫好。要名利,就要这样的作品!
山城子:
呵呵!看见中国作家富豪榜了吗?那才叫名利双收哩!也是取之有道呀!看二月河,写的是历史连续剧;瞧郭敬明,那真的“过精明”——把准了少男少女的脉搏;人家易中天、于丹、刘心武们,不是品三国就是说论语,再就是解谜红楼,关键是媒体帮了大忙。只郑渊洁是凭着天才,上帝让他当童话大王。
你说的“要名利,就要这样的作品!”却不是上面那些人的作品,而是《饮驴》。既有驴饮,看来与宝马无关,也就与利无关;名也不显,我是初闻于你,且过目就忘了。名利何来?
欲当诗人,要守得住清贫,要清心寡欲,要与世无争。还是居易君的号来的爽——乐天!
你是很青睐纸质的,可出书也不容易。就像我,我的两部教育专著脱稿10年了,要出得三万人民币,200余篇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教育文论也可编成三本——但也就算了吧,挂在有关网上却一分钱也不花,或可流传下去,毕竟让学生“自学互教”是我独特的创意与12年的实践,古今中外未曾有的。教育家也好,诗人也罢,都与我无关。黑了肉的栗子,空了壳的榛子,到处都有,卖柑者言,早已言之昭昭。
学习阿吾我为时太晚——人家诗成一派崛起于80年代中,辞职办公司搁笔10年,不知赚了几百万,移居新西兰乡间,只写诗出书,何其潇洒消闲?
你很年轻,什么都来得及,关键要正确把握自己。我则夕阳在山了,如能人约黄昏后,还是游山玩水的快乐。山之网无限,水之文浩淼,是山城子精神栖息的家园。
【诗评】
为爱而“冲杀”的大学生们——读马水江的《象棋之恋》
——《徜徉爱苑》——“山城子品情诗”系列随笔[23]
文/ 山城子
标题后标有“湖南绍阳学院”字样,知作者系当今大学生也。中国高等学府解禁“婚恋”之后,大学生们的恋爱生活被传得一塌糊涂。打胎的常见,“玩”后溜之另觅的不少,决心凑上一个加强排的有之。但也毕竟不是多数吧?
我的一个学生就是很例外的不谙其事的人。大三了,劲正向研究生挺进。开考研学习班的一个本校研究生,于辅导之余,猴急的射出了爱箭,慌得她遥远地拨通了我得手机求援。颤着音说:“我不喜欢他,已经当面回绝了,我不想再去辅导了。可是另外三个同学说我不去,她们也不去了。都不去了多不好!可我要继续去,太尴尬了,太不好意思呀!怎个办呀?”我说没事的,还是去,就当什么也没发生。收了手机我说与妻:“真是个山里的孩子,换个城市去的,还不赚的那研究生连不斐的辅导费都给免了吗?且教的也会别样尽心呀!至于爱不爱,慌什么说呀?”——后来也不知究竟如何,那位研究生会不会来个马水江式的《象棋之恋》(《情诗》2006春之卷67页)呢?请看这恋:
楚河/ 汉界/ 你深居在/ 重兵把守的帅营/ 威风凛凛/ 我屹立在/ 风沙肆虐的前线/ 战战兢兢//
每一次战役打响/ 我都笔直冲向/ 你的大营/ 哪怕前方 险阻重重/ 哪怕身边刀光剑影/ 我只能不断前进 前进/ 因为我是一个兵//
我并不在乎/ 你那宝贵的帅印/ 我只想俘虏/ 你这美丽冷俊的人儿/ 那 骄傲高贵的心
“你、我”的人称,是情诗中常见的,直接而亲切。
第一节以中国象棋为喻,抒写爱的对峙——虽然爱,但对方要考验呀!于是形成“楚河汉界”的挑、应战局面。“战战兢兢”是担心,是因太爱而担心,这样的表达很真实——失之真实的情诗就没有读头了。
第二节描绘爱的奔袭与战斗,直抒决心。作者以“兵”为喻,表达追求不会回头。中国象棋有“马走日,象飞田,小卒一去不回还”的熟语,兵=卒,所喻极其贴切。
第三节是宣言。不在乎“帅印”——喻其地位,学生会主席吧?在乎的是“心”。面对这样一位冷美人,诗中的主体形象“我”,只能发动一次次战斗,否则是追求不到的呀!大学生们为爱而冲杀的意态,被作者写的很淋漓,很有气势。让我们看到大学园里的爱情生活,不都是斗室依偎的缠绵,和花前月下的风雅。这首诗别取蹊径,别开一面地站立起来,是一种气度不凡的追求。
2007-11-11于文化村
【诗遣】
“释名”诗—白水
文/山城子
白水
皇离王座 说是找勺
有勺在旁 方可闲聊
冰河解冻 汹涌滔滔
浪花三叠 流成浩淼
2007-11-11于文化村
“释名”诗—子花
文/山城子
子花
了又未了 横剑在腰
喝令雪化 上长青草
组字谜格 汉家瑰宝
送尔藏身 忍俊勿笑
2007-11-11于文化村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5478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 2007-11-11 周日 十月初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