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茶居

2007-10-27 周六 九月十七 多云间晴

星期六 十月 27, 2007 8:52 am

[  心情: Amused ]

2007-10-27 周六 九月十七 多云间晴

【诗话】

绿风茶座:爱斯基摩——山城子

爱斯基摩:
——星期天,聊几句。

诗歌艺术走向大众,并不是一个正当的诗歌理论问题。是诗歌的功利心披上漂亮外衣,是诗人在风中动摇和恐慌之态。奇怪的是,原本我们这些写作者就是"大众“,不过属于有“音乐耳朵”(马克思)的大众,懂得些诗歌艺术欣赏的部分,诗歌是要走向“我们”这个大众的,却在“走向大众”的话语中,把我们分离出来。就比如说让琴手走向牛群,让诗人走向大款宴会,其姿态非愚即痴。但实际上并无人去真“走向”。因为正途是“大众”走向艺术,无知走向有知,狭隘走向开阔,低素质走向高素质,这是真正的艺术坚守的本意。现在不坚守,哥们一帮讨论动摇,怀着不能寂寞的非艺术心思,仿佛一说“大众”,就站在真理的立场上。依我看,这是未能了解诗歌和艺术的性质和文化位置造成的。而将诗歌的艺术风格(平易与"晦涩”)等艺术内的问题,误会地理解造成的。这种争论,在真正的大诗人那里几乎成为“小学数学”,属于早已解决的困惑。多元社会的本意,也是让商人走向市场,让政客走向权力,让猪走向屠夫,让草走向羊,让艺术走向懂得艺术者。可是让屠夫商人走向艺术,让诗人文艺家走向市场和官场,这些“错位思维”,才是要命的。我以为,诗人要坚守艺术本位,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优秀作品,才是真正的责任。——我们谈到的诗歌是高级艺术形式,就是说诗歌没有低级形式,低级形式是诗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正是这些低级的诗歌和低级诗歌抢夺话语权风气,才让诗歌陷入困境,而流失了很多优秀的作者和读者。在论坛交流中,我们已经看到这种维护个人尊严的“投机主义话语”,一个三流诗人的立场自傲哪里呢,自然在自己的作品这里,所以总是有人要说一句:诗歌好坏无标准。当然,在路上的诗人无可指责,但这种话语和“道理”不被澄清,势必让一些有些才能而缺乏认识能力的青年,走了许多弯路,荒废了自己的诗歌。这也许是还要谈谈诗歌和大众关系的理由吧。

另外,前面所例举的古典诗歌理论,是通理,可以用于一切艺术的道理。而个别的实例,则只代表一个局部的艺术特点。如同古诗中的平易诗,也是风格,不是艺术层次上的问题。好坏和艺术层次,是值得山城友思考的两个概念。

山城子:
呵呵!问好了!
你今天说:“原本我们这些写作者就是"大众“,不过属于有“音乐耳朵”(马克思)的大众,懂得些诗歌艺术欣赏的部分,诗歌是要走向“我们”这个大众的,却在“走向大众”的话语中,把我们分离出来。”
——那么,是谁分离的呢?看看你24日的说法。
你说:“回归“小众”才是明智之举。朝“大众”抛媚眼是失策,再失去小众读者,是中国纯文学刊物的通病。”
——小与大之分离,你说得很肯定呀!
你还说:“语言是大众的,社会的,工具的,诗歌语言不是大众的,是艺术领域的,创造性的,也是美学的。”
——这里还是你将诗从大众中分离出来了呀!

你说我们这些写作者就是“大众”,我是非常同意的,特别像我这样的诗爱者。我视诗为人生的雅伴儿。人在呱呱坠地时,是不懂诗的,后来你懂了,且懂得透彻,诗就回归到你;后来我也好像懂到一个层次,这个层次的诗就回归到我。你我都是大众的一员,这样的一员还很多,就是诗回归到很多人了。这本身就是诗的回归大众呀!为什么还说回归不成呢?
我坚持学习,坚持习作,尽管层次低,但可以不断提高。不能说水平低写出的诗是坏诗,除去对立的政治立场,诗是不能分成好坏,只能说艺术水准的高低。艺术水准的高低,不能影响诗的回归大众,因为高的可以回归到你这样有艺术鉴赏力的大众,低的有我这样艺术鉴赏力不够的人来相迎。这是个很立体的回归呀!
就像你说的吧“让琴手走向牛群”,很好——可以让牛多产奶呀!
说“让诗人走向大款宴会”很好——正好“对酒当歌”呀!
说“其姿态非愚即痴”,我不以为然——其实挺智慧的哩!
说“我们谈到的诗歌是高级艺术形式,就是说诗歌没有低级形式,低级形式是诗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但我以为形式不等于层次,形式是固定的形态,层次是有差异的序列。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还请望水君望得透彻一些才好!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5274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 2007-10-27 周六 九月十七 多云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