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茶居
2007-10-13 周六 九月初三 阴天小雨
星期六 十月 13, 2007 8:57 am
[ 心情: Amused ]
2007-10-13 周六 九月初三 阴天小雨
【诗评】
说说《子力诗选》之根之脉之怀之痛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73]
文/ 山城子
已有国内著名诗人李发模作序和“读后”,又有评家杨然、谢启义、谢幕评析臀后,我仿佛就没什么可说了。但不敢忘却学习,且原本陌生未曾网遇而交,竟觅得通讯赠我惠存,诗人子力的热忱温厚,其情之盛也难却!说说吧,取之根之脉之怀之痛——准确与否,就顾不上了。
◆ 一说乡土之根
生于农村又走出农村的诗人,绝没有断绝乡土之根的。这与生于炎黄又走出炎黄的诗人没有泯灭华夏之情颇似或等同。毫无疑问黔北大地养育了诗人子力,子力反哺乡土以情深意厚就是必然的了。请看这首《烧吧,烧吧,麦地》——
把海边的贝壳拣回麦地
深深的呼吸
牵动古老的单铧犁
烧吧,烧吧,麦地
走过村庄
以狗的吠叫致礼
田埂上飘忽的妇女
追逐老牛旁边燃烧的枯枝
你知道艰难的告别么?
你知道黑夜里爆炸的梦吗?
麦地里好多空空的位子
烧吧,烧吧,麦地
麦地是无垠的海
村庄是飘荡的船
梦中的游鱼
却是我不老的单铧犁
说情深意厚,两个单行的燃烧,反复以强烈自不必说,那村庄的狗吠,田埂农妇的飘忽,牛影麦地的枯枝,即便不忍描摹,也令农家子弟读来感到亲切。两个“你知道”的排偶句,透露了变革中的西部农村处境的困顿与尴尬,也就透露了诗人的良知醒在中国一直解决着,一直不能解决得更好的农民问题。“单铧犁”的前后照应反复,即客观地揭示了西部农村生产力的极低水准,也将诗人魂牵梦绕的乡土情跃然纸上了。
乡土是当今中国无法绕过的现实,乡土之根就是诗之根,就是诗可以置身于大众的根。中国的现代诗既不能老是流连于与大众格格不入的“康桥”,也不能泥沙于一己主观情绪芜杂艰涩的宣泄。一脉清流赤水河一样流淌乡间大地,我为子力的《子力诗选》击掌,鼓劲,盼其流势的磅礴和浪峰的清冽于普遍的人心。
二说爱情之脉
接到惠赠当晚,我搜寻网上名字,达于“诗歌报”网,见子力回诗友帖有言:“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是的,爱情题材的作品普遍于几乎所有的古今中外诗人。子力也收入集子若干篇什。基于个人的爱情观,我偏爱他写的《今生来世的喝彩》。现录入下——
天空淡淡的云彩
抖落前世孵化的尘埃
你、我舞动透明的翅膀,或飞、或泊
无法拒绝潮涨时咆哮的极限之爱
山,在你那边,在今生的脚下
水,在我这边,在来世的心海
粗糙的雨挽一路风尘不再需要辉煌
旧墙下心领神会的苔藓是生命鲜活的绘画
我们要想成佛、成仙,我们忘掉前身的记忆
忠诚、永远,就是转世的法身慧命
于是,荣辱是你,逍遥是你
而你——就是我今生来世的喝彩
这三节诗,一写前世,二写现世,三写来世。来世喝彩,是因今世意犹未尽,今世意犹未尽,是因前世孵化积存的渴盼。我个人爱情的历程也恰如此诗所表达的,既忠诚,又要永远,于是借助佛家轮回之说渲染,信焉。其诗旨中的爱情观一览无余,既是抒眷属千古之意,也是发美满今生之情。读来快慰舒卷共鸣于大众,又何尝不是当今错婚、离婚、乱婚、无婚、死婚之现象的警醒?
◆ 三说风景之怀
网诗中浏览,旅游吟景之作并不少见。而单纯于景的,几无。是呀,李太白写蜀道感慨政路,“难于上青天”;陶渊明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也以先前的县令之“心役”的隐忍为比照的。子力的诗中也偶有涉景,自然也会情怀的可以。请看这首《魁岩》——
和所有从你脚下走过的人一样
我视而不见
因为没有抬头
和所有赞你伟岸的骚客一样
我附庸风雅
因为无耻
无须追根溯源
无须寻宗问祖
高
是因为挺拔
傲
是因为无瑕
我没去过桐梓,不知这“魁岩”景点座落何处?但从诗中已经看到它雄伟的高耸和挺拔的存在了。娄山关的主峰30年前我是登过顶的,情形依稀,战壕里还有雨蚀的断砖。梵静山那柱雄立的奇石早见惯了图片,且听过铜仁的同事绘形绘状的描摹,而这“魁岩”却没料到从子力的诗中邂逅了。不仅邂逅了风景,更邂逅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第一、二节用第一人称,其实是诗人走进了“一些人”和“另一些人”。对于伟岸又挺拔的人物或人格,“一些人”是忙着自己,无暇而顾;“另一些人”则怀着不同的无耻利益,而肉麻以亵渎。
无遐而顾其实倒也相安无事,让人受不了的是“附庸风雅”。但魁石毕竟是魁石,正直于天,磊落于地,不屑应酬,忠于职守,大山作证,苍天可鉴。回到个性里研究,给人以“高傲”感觉的人大多正直无私、胸怀坦荡、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既无奴颜媚骨,也不欺强凌弱。这样的人在陈毅、彭德怀、许世友那个时代是将、是帅,而当下什么也不是,是不是历史使然呢?我一向是将“魁石”一样的人 引为朋友的。今天从文字里我又认识了这样的一位朋友,幸哉!
◆ 四说讽喻之痛
讽喻之诗,古不少见,今也不少见。大多出自爱之痛,痛之爱,爱之痛切也!子力的《并不是这样》,就是一首痛切之作——
并不是所有的头都能仰起
并不是所有的角都能弯曲
并不是所有的翅都能翱翔
世界呵,我就站在你闪亮的前台
因为我无耻
因为我荒唐
因为我卑鄙
请赐我朝拜的龙袍吧
因为这座城市如席地的女人
没有筋骨,没有内裤,没有名字
第一节的两用排比句,诗人极力强化了痛切之感。否定句的整齐排列,力度实足。诗人大声地宣布:有人“魁石”般的高昂着正直的头颅,有人前伸着宁折不弯的犀利的角,也有人空生着大翼却匍匐在地。原因句的排列所以以第一人称出现,则又是诗人走进了那些晦暗人格的心里去了,以便急转直下从内部攻破。
“无耻”、“荒唐”、“卑鄙”,都是剥削阶级人生观的核心——个人主义作祟的而导致人格异化的形象写照词——呵呵!关键词一样的展示给读者了!街头活报剧一样痛切淋漓!
“请赐我朝拜的龙袍吧”——深重的无奈变成了灰色幽默,抑或是活报剧的落幕吧?最后精短的意象化的否定排比比喻句直指揉不进眼里沙子般的社会阴暗面,那些天天都有的媒体披露,岂止一座城呢?痛啊!昨日凤凰台读报还说,中国每年的腐败现象大约损失300多个亿呀!这是怎样的痛呢?
2007-10-13上午与文化村
(作者:系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退休教师 李德贵)
【诗记】
《秋雨婉约》
健身场踢腿抻臂有人仰起脸
细得看不清、摸不切的毛毛雨
凉润润的婉约着、慰籍着
谁心久积的一个夏天的燥热
开不败的九月菊谁家阳台上
这样采采奕奕的享受着晚秋吗
许多路人往来张着各样的伞
是否错过了 别一种温婉……
【诗品】
立于两种语言之间——品味白琳的《界碑》
——《山城子聊中国现代诗》[74]
文/ 山城子
才三节7行41个音节的小诗,居然挺立在30多家民刊联办的华语诗赛待终评作品的第5位上,特别地令我刮目相看。这就是我依然陌生着的,最近在“澳洲彩虹缨”网常见到的白琳的诗作,题为《界碑》。现移录如下:
父亲
是一句乡村土语
孩子
是一句标准的普通话
唯有我
是立于你们之间的一块界碑
会说两种语言
第一节是一句“是”字句,第二节也是一句“是”字句,朴实得如草如蒿。然而“乡村土语”读来亲切有加,“标准的普通话”带出了时代的变化。第三节两个分句,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传达。
诗再小也要讲究手法,“语言”在文本中的隐喻或象征意义,就是诗人手法的运用。“乡村土语”与“标准的普通话”的张力,直达时下中年人肩上家庭的双重责任。对于父辈要赡养尽孝,而对于孩子,则是养育加上教育。说“会说”,就是两方面的人生义务都必须做好。这样的浅层意思,应当说是可以一目了然的,是亿万大众都可以欣赏的。现代诗的普及,特别需要浅层次的审美,现代诗的提高又很需要依浅至深的审美。
白琳这首诗如果仅仅停于浅层次,可能题为《负荷》或《两种语言》就可以了。却为什么要题为《界碑》呢?难道一定把祖辈孙辈隔开么?显然不是,因为这个“界碑”是为深层次的审美昭示的——不管诗人起笔的初衷是什么,我却要以诗的名誉,理解诗人同时在谈诗。
“乡村土语”应是起源于本土的传统诗(古诗),“标准的普通话”则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诗(白话诗、今诗)。当代诗人就是“界碑”,担负着中国现代诗普及发展和趋于成熟的重任,就如同当今的年轻父母们养育和教育孩子一样,必须竭尽全力的;同时不能丢掉传统,而是在研究和继承精华的过程中,努力创新出与新时代合拍的合格的合乎情理的却又是全新的现代作品来,以成熟跻身于文学史。这样,当今云集这诗坛的几代人,就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古今诗分野的“界碑”了!
再进一个层次,也未尝不可。粗糙地说,“乡土”就是农民,农民养活了农民以外的一切人,养活了城市。因此,农村就是父亲,城市就是儿子,而处于“界碑”位置的权力者,就要有良策,即做好城市的发展工作,更要反哺好农村的工作。非我敷衍思维,现实如此,实际上又是《界碑》这首小诗,一层层的将我引领到这个境界中来的。
2007-10-13下午于文化村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5191
作者 |
留言 |
引用
|
发表于: 星期一 十一月 26, 2007 1:00 pm 发表主题: Free Mp3 Songs Download |
|
http://greyhoundbettin.forum66.com http://replicarolex1.phpbbnow.com
|
返回页首 |
|
 |
|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 2007-10-13 周六 九月初三 阴天小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