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茶居

山城子/ 李德贵 诗歌体日记(07-9上)

星期一 九月 10, 2007 10:16 am

[  心情: Amused ]

山城子/ 李德贵 诗歌体日记(07-9上)

2007-9-1 周六 七月二十 阴雨

《那个位置》

外面一直下着雨
那个位置就一直被天气淋着
那个位置上站的人很多
虽然不挤 声音有时枯燥甚至烦躁
那个位置本应是个好位置

那个位置也可以好听出另一种声音
雀鸟窜枝觅食 蜂蝶停花采蜜
那时太阳也会给我露一下面
让我单独地欣慰花圃林园
这样的时候可惜普遍不了

那个位置被人尊重又被人鄙视
那个位置上的人敏捷又迟钝
那个位置至今摆放的也还不是位置
那个位置被洪水冲得七扭八歪
那个位置一直被政府打捞

尽管如是我还是爱着那个位置
爱着那个位置又远离了那个位置
远离了那个位置依然惦记那个位置
特别是阴沉沉雨蒙蒙的今天
那个位置曾一直释放我的光辉

(巳时记)

★★某种远去

某种远去常常点击夜晚
圆月高高
守着青纱帐
守着红娘一样的可意
守着深夜一对恋人回家
是妈妈的家
什么电影已经不在意
在意夜风很甜

某种远去常常散步黄昏
不是辽西杨柳堤岸
是黔中田坝之间
稻子扬花扬出一片蛙声
视线牵引话语浅淡
天色暗了下来
心里依然明亮现在过去
颠沛流离缠绵

某种远去泪珠如露
咬着牙关不肯落地
两人支撑一个巢
苦涩惨淡年复一年
荒芜喘息成一块绿色
汗水播种天天
日子泥泞着生存
执着屏蔽了一切呼喊

远去…远去…不肯远去
一生的欣然与怅然……

(未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2 周日 七月二十一 阴转多云

《虚拟》

我怔了一下
手被它牢牢地攥住不放
脸色不大好看 说:

你说冤枉不冤枉呀
管我叫虚拟
虚拟什么了?
亘古至今还有比我更真实的么?
世上嘴脸到我这里
肠子里的东西都一清二楚
旗号是旗号
幌子是幌子
小心思里的毒素开成花朵
说是好吃的蘑菇
玩弄那些懵懂者
嘿嘿!你不都看见了吗?
拾18世纪发黄的牙慧
演21世纪糜烂的螳臂
连篇累牍一层层剥光自己
招摇过市贩卖……
凭什么说我是虚拟
为我正正名吧

呵呵!呵呵!
别,别抱怨。你在我的心里
比这个世界真实!

(午时记)


《临屏同题》

一直没走进这个区域
今天偶然进去
也不必占位子如前面两帖
干脆即兴一个

其时正满屋桂香
楼下一排浓郁浮动进来
恰合《风中花香》
留下两节十行

(酉时记)
——于文化村


《风中花香》——同题临屏

透过纱窗进入我的冥想
穿着绿底碎金的裙袂
她们联手曼舞楼下林园
阳光里浓浓郁郁
如70年前的歌唱

“桂花要等~ ~贵客到~ ~”
“贵客到来~~花才开哎~“
大山沟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
都已经不再是客
散步 风中黄昏都是香

2007-9-2/15:09


2007-9-3 周一 七月二十二 阴沉小雨

《常青藤》上帖子言赠
——诗体日记谢白沙

《玫瑰园》是诗集雅名
白沙是诗人芳名
《常青藤》上帖子言赠
看得我心动

条件须是这里的斑竹
我不过是山城子一李
嘿嘿!不管不管
留个地址可以硬着头皮

头皮之后到我日前的帖子
竟有单独的相馈留言
嘿嘿!一股欣然
豁亮了小雨之上的蓝天

(酉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4 周二 七月二十三 多云转阴

《学校》

大门 几经变迁
28年曾经的进进出出
脚印飘零无数

更高了 一周遭的白杨
更浓了 满园的鸟啭绿荫
可于我 太阳雨芙蓉花的日子不再
心 已深深的留在过去

稚嫩的目光都是陌生
同过事的年轻慰以招呼
知己不见踪影
怅惘还是惆怅 各自的时空

何事而来 只剩下一个理由
收发员告以信函邮件
一叠里 不知哪件有用……

(未时记)

喜读诗集《爱情之死》
——致杨光

游走在现代与古典之间
明丽了孤寂灰暗的当代朦胧
滞于半个假期今天喜得
见你果然跻身“建安文丛”

拓新的是李杜的手艺
别致了语言修辞活用
一株花鱼沟石下之韧草
打开了一朵朵珍贵的花苞

几前蹲着一个花痴老翁
一枝枝细致插瓶
气息浓于拂入室内的桂香
今夜将伴我走进好梦……

别说“爱情死了”
她正在诗人的词语里苏醒
尽管红地毯还没铺好现实
只要坚持就会走出双双倩影

(申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5 周三 七月二十四 多云转阴、小阵雨

《走过一排印象》

太阳贴山的时候
我走过长长的一排印象
怎样结实的站立呀
怎样粗壮的豪迈呀
只拉开十余步距离
一个接一个
跟我击掌

掰腕子曾屡战屡败
不再有课桌上的稚嫩
尽是回来相聚时的大气亲切
阔叶摇曳遥远的苍茫
嗨!嗨!
什么时候重开宴呀?
手掌已经又麻又痛

(戌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6 周四 七月二十五 小阵雨、阴转多云

《驻足》

悠闲黄昏
不经意就通感了一些收获
驻足一排大杨树

谁的巨笔这样粗壮有力
阔叶举到天上
不时掠过翅翼
不可动摇的表皮
词语坚硬
隐喻一层层历史与现实的阅历

不必寻根究底
水泥方砖已经凸凸凹凹
是秘密 也不是秘密
蒋氏终究不是著名诗人
怀想润芝沉郁大气马蹄声碎
源自深植的底气

哦哦!一排大杨树
就这样发表在我的天空
一株株无法窜动位序

(巳时写)
——于文化村

2007-9-7 周五 七月二十六 小雨转阴

《修改》

天才的文字是不修改的
地才不能
我属于后者
我要修改

从《某种保鲜》
到《某种远去》
是昨夜检索的回帖
送来的启示

(巳时记)

《来做客的落花生》

老伴引见它们来
泥土满身满脸
好亲切

我请它们到卫生间洗浴
白生生朴实出干净
然后坐下来说话

(未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8 周六 七月二十七 细雨连绵

《秋天的毛毛雨》

你公开地灰暗了天气
隔窗的心
无法干爽

露天菜场游动许多伞
淋淋漓漓
遮不住秩序

(巳时记)
——于文化村



2007-9-9 周日 七月二十八 雨而不晴

教师节的思“絮”与想念(顶针诗链)

《想念教师节》

教师节 二十多个了
一个一个的 我从容而过
最后是踩空了
不是它不等
不是它不等
是扔下个车


《车》

“车过鸭绿江/ 好像飞一样/
祖国!我回来了/
祖国!我的亲娘/ ……”

给我们领读的时候
珠泪成行
弟弟没有回来……

三十年后回乡访师
我停在一株老榆树旁
老树缄默无语
伸着那桩残臂
比划当时吓人的模样
一寸一寸冰凉透身
漫过来酸楚


《酸楚》

酸楚那疯狂
所有的课桌都掀翻哄闹起来
许多老师被砸伤


《砸伤》

砸伤的远远不止老师
还有许许多多
还有…
还有“祖国!我的亲娘”


《娘》

娘。我们习惯叫妈妈
妈妈那时是怎样嚎啕在井旁
白发散乱
被打捞上来的物体手帕系紧脖子
(防水灌入)
哥哥就这样走了
去四平参加东北优秀小学教师会的照片
已经发黄


《发黄》

发黄的东西越来越多
不止窗外老梧桐雨中跌落的叶子
大城市的大街
小乡镇的小巷
铜臭斑驳在老电线杆子身上
还有另为自己的学生“办班”的老师
他们的目光 泛滥成灾


《成灾》

成灾的洪涝荒旱地震台风海啸算什么
更惨重的是以亿计算
被沤烂了的稚嫩——书包


《书包》

书包之于我是一小片土布
裹着两本书轻轻悄悄
认几个字
识几个数
不觉就玩过了小学
然后
生产大队就套上大马车
送我们到北镇住宿中学
每月只8元伙食
常常猪肉粉条

(上午记)
——于文化村


2007-9-10 周一 七月二十九 阴

《教师节的词语》

红枫湖、百花湖、龙宫、黄果树
天河潭、乌江渡、红军山、情人谷…
教师节的词语
已经不入我的修辞

记不清哪一回
去风情村的中途大家畅游浴场消热
今天却要穿上羊毛衫
对着虚拟真实地孤独……

(上午记)
——于文化村

《回赠寒雪梅花》

那年的海南大东海沙滩
还真是个半老头拾贝壳
身边都是熟人呀
咋就没注意有一株寒雪梅花?

哦!想起来了
却是30年前昆明的园中园
我第一次见到寒风中的盛开
清新的诗意那就是你吧?

——山城子于2007-9-10

附:寒雪梅花的即兴帖子

一个半老头,
在海边捡贝壳
捡啊,捡啊
贝壳里都藏着许多小珍珠
常人的眼睛看不见
偷盗者的眼睛更是无法窥觑
羡慕者把眼睛瞪红
妒忌者把手伸出
我把他的罗筐打翻
撒了满地小珍珠
飞到天上眨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好象天空发光明
原来是许多小眼睛

「该帖子被 寒雪梅花 在 2007-9-2 10:47:21 编辑过」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4874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山城茶居 -> 山城子/ 李德贵 诗歌体日记(07-9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