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蔚 blog 
					今天下午去讲大学语文课的讲义
					星期二 四月 17, 2007 9:19 am
					
  
					主要是字词注释的ppt,其他随文的分析和有关的内容都没有用讲稿,所以只能付之阙如了。
 
 
 
屈原《离骚》(节选)讲义
 
华东师大中文系 许蔚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	帝高阳:帝,上帝或天帝。高阳,颛顼之帝号,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按《楚世家》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季连,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之后世系中断,文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之后熊绎,事周成王,始封于楚,是为楚人之祖。楚武王熊通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是楚昭、屈、景三姓皆王族,同出高阳。
 
•	朕:先秦时为通用第一人称属格,相当于现代汉语“我的”,金文往往如是。秦汉间已失古意,或以为自秦始皇以“朕”为君主自称。
 
•	皇考:王逸曰皇,美也,父死称考。或以为此“皇考”指先祖,与金文不符,非是。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	摄提:岁星别名,又太岁在寅曰摄提格。万物承阳起,谓摄提格。岁星阳行于天,十二年一周,用天干纪;太岁阴行于地,亦十二年一周,用地支纪。
 
•	贞于孟陬:贞,卜也。建月在寅曰孟。孟春之月曰陬。
 
•	庚寅:是乃用干支纪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	皇览揆余初度兮:或本初度前有“于”字,当补之。皇,皇考省称,即“先父”。览,观。揆,度。度,宿度,初度,天体运行之开端,即承上文摄提格而言。摄提格为纪厉之初。盖观天以知命之谓也。(闻一多《校补》)
 
•	肇:“兆”通。(闻一多《解诂》)
 
•	锡:与“赐”为古今字。
 
•	名正则,字灵均:正则即平,灵均即原。正平则法,故平。地之灵明均齐谓原。《礼》云:“子生三月,父亲名之。既冠而字之。”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	芬:盛貌。
 
•	内美:得天之美,尤“内秀”,指上文名字“正则灵均”之德而言。
 
•	修能:若修齐治平之修。或曰能当作态,修能即修态,谓美姿容也,与内美相对而言。(闻一多《校补》)
 
•	扈:被也,带也。楚人名被为扈。或以扈、辟为对文,非是。辟,幽也。
 
•	汩:聿也,语助词。(王夫之《通释》)
 
•	不吾与:尤不与吾。
 
•	阰:与洲为对文。阰,陂通,即小山坡,或以为山名。水中可居者曰洲,即水中湿地。
 
•	木兰、宿莽:草冬生不死者,楚人名之曰宿莽。木兰去皮不死,宿莽遇冬不枯,皆香之不变者。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	忽:匆也,状其迅速也。
 
•	淹:久也,留也。
 
•	代序:更替也,谓相代以序。
 
•	零落:草曰零,木曰落,皆谓堕也。
 
•	美人:美,好也。美人,美好之人,指君王而言,即楚怀王。
 
•	迟:晚也。暮,晚也,天晚曰暮。迟暮,喻指耄耋之年,身体衰朽不堪复用矣。
 
•	抚壮:与弃秽为对文。壮,美好,与秽恶相对而言。
 
•	度:法度。
 
•	来:语助词,或以为相招之词。
 
•	道:“导”通,谓为前导。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步。
 
 
•	“昔三后……蕙茝?”四句当在“纫秋兰以为佩”之下。(闻一多《校补》)
 
•	三后:王逸曰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王夫之曰旧说以为三王,或鬻熊、熊绎、庄王也。
 
•	纯粹:丝无类曰纯,米精曰粹,谓其至纯至美。
 
•	众芳:喻群贤也,盖言其德备也。
 
•	耿:明也,光也。介,大也。耿介谓尧舜有光大圣明之称。
 
•	路:大路,正道。与下文径相对。径,小路,邪道。
 
•	昌:同猖。披,同被,带也。昌披,衣不带貌。谓其衣衫不整,喻其颓败。
 
•	捷:疾也,迅也。窘:急也。捷径窘步,谓不由正道,自致穷蹙。
 
 
惟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後兮,
 
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
 
反信谗而齌怒。  
 
 
•	党人:党,朋也。党人谓张仪、上官、靳尚、子兰、郑绣之徒。
 
•	路,道也。幽昧,不明也。险隘,喻倾危也。
 
•	惮,难也。殃,咎也。
 
•	皇舆:王逸曰皇,君也。舆,君之所乘,以喻国也。
 
•	败绩:绩或作迹,均为后人改窜。狭义谓车覆,广义谓失败。
 
•	奔走以先后:承上文“皇舆”而言,谓奔走于皇舆先后也。
 
•	前王:或谓先王。或即指怀王之父威王熊商。威王时,灭越,遂广有吴越之地,后伐齐,败齐于徐州。
 
•	踵武:踵,脚跟。武,迹也。踵武即脚跟的印记,或即指脚印。践及前王之迹,即喻指继前王(先王)之德。
 
•	荃:王逸曰荃,香草,以喻君也。人君被服芳香,故以香草为喻。恶数指斥尊者,故变言荃也。
 
•	齌怒:齌,疾急也。指怀王听信谗言,不假思索,即迁怒于平。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 
 
 
•	謇謇:忠贞貌也。
 
•	舍:同“予”,同都切。(于省吾《新证》)
 
•	九天:谓中央及八方。九天之名,说法不一。 《淮南子》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皓天,西南硃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太玄经》一中天,二羡天,三徒天,四罚更天,五晬天,六郭天,七咸天,八治天,九成天。
 
•	正:征也,为正则,尤鹄的也。
 
•	灵修:灵,明也,谓灵明若神也。修,长也,远也,谓修远其识也。灵修喻指君王,即怀王。
 
•	黃昏:婚,“昏”通,古者婚礼成乎夜,故曰婚。黄昏指日落将黑之时,又可引申为成婚之时。盖喻君臣若夫妻。“黄昏”两句洪兴祖《补注》疑为后人增入。
 
•	成言:言,尤议也,谋也。成言,或承上文“黄昏”而言。
 
•	遁:隐也,盖承上文“中道而改路”而言。
 
•	难:以……为难。
 
•	离别:近曰离,远曰别。盖指放逐而言。
 
•	化:变化。数化盖谓怀王听信谗言,变化无常。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
 
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
 
原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
 
哀众芳之芜秽。 
 
 
•	畹:计量单位,或曰十二亩为畹,或曰三十亩为畹。
 
•	畦:计量单位,五十亩为畦。
 
•	揭车:一名乞舆,与留夷俱为香草。盖喻己所荐拔之士,或喻己所谋划之政。
 
•	峻茂:茎高曰峻,叶盛曰茂。
 
•	原:当作愿,与冀为对文。
 
•	萎绝:萎,病也。绝,落也。或屈原自谓之词。
 
•	芜秽:芜,荒毁也。秽,蔫坏也。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
 
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
 
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
 
非余心之所急。 
 
 
•	众:谓上官、靳尚、子兰、郑绣之徒。
 
•	贪婪:贪食不止曰婪。贪婪偏指,可互训。
 
•	凭:王逸曰楚人名满曰凭。
 
•	索:读如素。
 
•	羌:楚语,犹言卿何为也。
 
•	恕:如心谓恕,即以心揆心,与量为对文。盖指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	嫉妒: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	驰骛:驰之若骛。忽驰骛以追逐,盖指上文追名逐利之徒,急不可待,唯恐后于人。
 
 
老冉冉其将至兮,
 
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
 
长顑颔亦何伤。 
 
 
•	老冉冉:七十曰老,谓衰老也。冉冉,渐行貌。
 
•	修名:美名。
 
•	木兰之坠露,秋菊之落英:饮食以香洁,盖喻其身香洁无染。亦夸张贫苦之状,下文顑颔承此而言。
 
•	苟,诚也。情,行貌,泛指身心而言。
 
•	信姱:信,诚也,姱,美也。
 
•	练要:练,简也,要,约也。
 
•	顑颔:食不饱而面黄之貌。
 
 
擥木根以结茝兮,
 
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
 
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
 
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於今之人兮,
 
原依彭咸之遗则。 
 
 
•	木根:或谓木之根,于文不甚通。按文法,当与菌桂相对,是亦当为香草之属。又茝,或以为芷之别名,《荀子》“兰槐之根是为芷” ,故木根或指兰槐之根。
 
•	贯:穿也,与索为对文。
 
•	蕊:实也。
 
•	胡绳:一种香草。
 
•	前修:修,美也,谓前贤也。
 
•	周:合也。
 
•	原:当作愿,同上文。
 
•	彭咸:殷时贤臣,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
 
•	遗则:遗,馀也。则,法也。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	长太息以掩涕:与下句为后人所误倒,当对调。
 
•	民:人也,或以为屈原自称之词。
 
•	艰:难也。
 
•	修姱:尤前文“信姱”也。
 
•	鞿羁:王逸曰鞿羁以马自喻也。缰在口曰鞿,革络头曰羁,言为人所系累之也。
 
•	谇,谏也。替,废也。
 
•	纕:读如囊(朱骏声《补注》),与囊为古今字。(于省吾《新证》)
 
•	善:以为善。
 
•	九死:或以“九”为状其多,或以为十有九死,或以为即肢解。
 
 
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	浩荡:如水渺茫,支派不分,状其无思虑也。
 
•	民心:当为屈原自谓之词。
 
•	众女:女喻臣,众女,喻党人也。即上文竞进无厌之徒。
 
•	蛾眉:细眉,谓眉纤细如蛾。
 
•	谣:流言。诼:毁谤。淫:邪也。
 
•	工巧:工匠。
 
•	偭:背也。
 
•	规矩:圆曰规,方曰矩。
 
•	错:“措”通,置也。
 
•	绳墨:所以正其曲直者。
 
•	追:随也。曲,不直也。谓不依则度,随意曲直。
 
•	周,合也。容,为……所容。度,法也。谓不以曲直为度,反以合于所容为法。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	忳:忧貌。或谓自念貌。
 
•	郁邑:“于邑”通,读如呜咽。邑或作悒。
 
•	侘傺:失志貌。侘犹堂堂,立貌也。傺,犹住也。楚人名住曰傺。
 
•	穷困:穷,尽也,为所穷。困,羁也,为所困。
 
•	溘:奄也,或曰淹也,与流为对文。亡,走也,与死为对文。
 
•	此态:指党人之态。
 
•	不群:不为群,不群处。鸷与鸟不群,尤己与党人不群。
 
•	圜:同“圆”。方圆不相合,异道不相安,即道不同不相为谋。
 
•	屈心抑志:即屈抑心志。对文。
 
•	尤:罪谪也。攘:却也。诟:耻也。
 
•	清白:素色为白,谓纯也,尤清也,清白偏指,可互训。直,忠直也。死直尤死节也。
 
•	前圣:即“先修”,或谓前世圣王。厚,以为厚,尤上文“余心之所善”之善,或谓厚哀,或谓难言也。
 
 
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佇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
 
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
 
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 
 
 
•	悔:恨也。相,择也。延伫:延,迟也,伫,停也,谓迟回也。
 
•	反:“返”通。
 
•	回:调转。
 
•	步:徐行也。泽曲曰皋。
 
•	驰:奔也。土高四堕曰椒丘。
 
•	不入:谓言不入,谏言不获纳也。
 
•	离尤:离,“罹”通。尤如上文。离尤若罹难也。
 
•	退:去也。修,修治。初服盖指兰芷蕙茝、芰荷芙蓉之类。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	芰荷:芰,菱也。荷,莲叶为荷。芙蓉,荷花。芰荷芙蓉盖喻己洁。
 
•	衣:上曰衣,下曰裳。制,裁也。
 
•	不吾知:不知吾。已,止也。
 
•	苟:诚也。
 
•	岌岌:高貌。陆离:王逸曰尤参差也,或以为与长相配,为长貌,尤高与岌岌相配。
 
•	泽:污垢,与芳相对而言。
 
•	杂糅:糅,杂也,杂糅偏指,可互训。
 
•	昭:明也。质,纯也,白也。亏,损也。
 
 
忽反顾以游目兮,
 
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	荒:远也。四荒,谓四方之远。
 
•	体解:肢解也。解,读如卸。与上文“九死”相应,故或以九死为肢解。“未变”尤“未悔”也。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3409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许蔚 blog
						-> 今天下午去讲大学语文课的讲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