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戏剧性

星期三 三月 07, 2007 1:40 am

——评卢卫平《向下生长的枝条》

十年前就认识卢卫平,当时他在一个很出名但现在已快被遗忘的公司。而我呢,在一个所谓的文化单位。十年后我们正好互换了位置,所不同的是我现在的公司并不出名。
这样的开头有点俗气,动不动说十年前如何,十年后又如何。它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风华正茂的少年时光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那时卢卫平有一本诗集《异乡的老鼠》,在我的书柜里放着;最近他又出了一本《向下生长的枝条》,拿到后,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到深更半夜,家人早已睡了,我就在书的空白处写了下面这些话:
卢卫平的诗总是表现出了强烈的异乡感,他老是拒绝融入本地的生活,他以旁观者的眼光产生的独特叙述角度和略感寂寞的找不到施与者的受伤害感,以及异乡的、外地的痛楚感像一条沙漠里的河流时隐时现,让许多阅读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口味。
(实例:这时我才想起我/和翻掉的车一样/都是外地的——《从广州到珠海的途中见到车祸》)
他一直坚持一种自己的诗歌风格,一种大男孩式的对戏剧性的追求,比之追求语言背后的东西的风格,他的诗是直截了当的,角度是平视的,甚至是从下往上的孩子气的,与流行的从上往下追求从容的上帝式的叙述方式有明显不同。
(实例:他是不是从画家村出来买画笔的/写诗的可能性不大/至少也是个广告人/车到站了/这家伙跟我一起下车/原来是我常去的那家理发店/新来的剃头匠——《扎马尾辫的家伙》。)
平民化、不故弄玄虚也是他的诗的另一特点,他离所谓“知识分子写作”较远,更接近“新工人阶级写作”(我编的)。十年前看他的诗,我有点替他担心,十年后看,任何一种风格只要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也就是有了均衡感与和谐感,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时离自成一家也就不远了。
缺点是有些诗太直白,但这是风格使然,而且会让喜欢的人有痛快感。就像外家功夫,硬桥硬马虎虎生风,但不小心会拉伤了韧带。
在叙述风格上,看似没有跳跃性的“一本道”的叙述,却往往层层剥笋似地越走越深,在不经意间,他内心深处关注的人格和道德重建问题,在这些具体的叙述中打动了我们,简单、坦率、毫不矫情,他自信地把自己用语言编织的世界指给你看。
他的另一个经常出现的主题是乡下和城里的对比。他始终忘不了曾经的乡下生活,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以追求极限为价值核心的工业和商业文明的碰撞、矛盾与寻求回归、和谐、重建在他的诗里反复出现。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3020
作者 留言
hot hardcore pussy
引用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十一月 29, 2007 8:13 am    发表主题: hot hardcore pussy

hot hardcore pussy
返回页首
couple sex pics
引用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十一月 29, 2007 9:07 am    发表主题: couple sex pics

couple sex pics
返回页首
beautiful ass pictures
引用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十一月 29, 2007 9:38 am    发表主题: beautiful ass pictures

beautiful ass pictures
返回页首
pissing teen pregnant
引用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十一月 29, 2007 12:11 pm    发表主题: pissing teen pregnant

pissing teen pregnant
返回页首
colombian latin girls
引用



帖子发表于: 星期四 十一月 29, 2007 12:53 pm    发表主题: colombian latin girls

colombian latin girls
返回页首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