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海外
星期日 十二月 03, 2006 4:26 am
移民海外
唐夫
所谓移民,英语叫“银米给内行”,想不管八旗子弟吧。不知徐福兄做了神武天皇,让那五百童男女,如何乖乖播下礼仪廉耻的太君苗子,连日本首相也自称为其后,据说山口百惠查阅祖籍,竟然是我大唐贵妃玉环之后,两玄宗老儿也给骗得巴实实,为世界留下我中华灿烂篇章。相比之下,哥伦布和五月花号的条条血迹,不可同日而语。
移就是动,汉语手机,也以此美名,那是口袋换口袋。不过,我们的之乎者也之妙,八个字干活就行。因陋必简。如我现在回国,朋友问我现在叫什么,答假洋鬼子,对方哈哈一笑,心悦诚服,好在我不带鬼子进村,花姑娘的干活!这样把移民之词化解,保有国风。
就我所知,移民这条沼泽路,永远不会有金光大道,尽管人类现在叫地球村,仍如我祖训之言:君不正成臣逃它国,父不正子奔异乡。现我中华已无君无臣而共和,父亲把一个孩子敬供如仙,但这移民之路,仍然浩浩荡荡,如我前几篇写到偷渡。简单的看仅仅是福建农民为点好日子,深邃的看又是个万花筒。
现在移居海外手段繁多,技俩奇巧,大体总类有投资移民,知识移民,留学移民,结婚移民,偷渡移民,避难移民,领养(官卖)移民。冠军移民,呵呵,这不属于知识范畴,但获冠军之誉要想移民,哪里都开绿灯。简单的说,当今世界,知识金钱美色荣誉这四者内独领一项,想做移民,就易如反掌。其实,移民也很自然,水流人走是反向的。
这里,我不罗嗦各项移民法则规章,把文章写成裹脚布。其实,移民就象树苗移栽,要萎靡干枯,熬煎阵痛,弄不好就捐躯。这类事不鲜见。我在《横穿南美》中提到那对澳大利亚年青夫妻,为身份来玻利维亚搞移民,无意中泄露带了些银子,那是两口子不吃不穿的积累美金,被同胞笑嘻嘻的送到荒郊,恶狠狠用石头解决,上海的爷奶就看着五岁女儿哭到离世。今天这女儿会不会继承遗志?难说。有位台湾作家写他们三人移民美国,其中一个郁郁寡欢而死。曾经托福考试在上海名列前茅的卢刚,到美国苦钻学业,因为工作那点可得移民的前因,自嘣前枪杀了女校长教授秘书和另一位同胞等六人,同胞也是同学,获得教授给的实验室工作而已,横招忌妒丢命。女校长出生在华,对华人注入毕生感情,惨死在华人手下。所以,有时候我对上帝有意见。今天,她的亲属还给卢刚父母去信安慰,这是赤裸裸违我中华精神的行为。前不久加拿大获得双学位的蒋国兵博士,因失业而感绝望,抛开病残老婆和儿子,只身跳下高速公路。也不管儿子怎么成长了。此事惊动加拿大总理,华人追悼会余波久久震荡。类似的自杀事件在华人,台湾,香港学者中都有发生。有对搞高科技的东北夫妻,因为电脑泡沫经济,美国大公司裁员,他的百万资产住房,豪华车辆等分期付款无法应付,也溅血五步,“王之怒”乎?非也,全家灭门。其实,天无绝人之路,最多再当贫民,房车算什么。唐夫曾千金散尽挥手复来,而今龟缩蜗居冰天雪地,不亦乐乎,不齿亲友,也无所谓。还有移民在美国中餐外卖打工,被黑人杀了一个又一个,最特殊那次,黑人就在尸体边咀嚼美味食品,然后拍拍屁股而去。当然,这类情况还不普遍。
移民不是移到天堂,某种意义来说,而是“我不下….,谁下…”的活儿。国内报道刻意宣传,冠冕堂皇,名声煊赫的学子富豪,荣宗耀祖而回。令人流不尽的口水,再加国与国间落差,人们看外面象天花,自己成了“麻疯”还不知。依我说,凡人在还是凡间,不是神仙就别拿天堂来想乐极,会生悲。曾有人劝马克.吐温信教,说死了进天堂。老马问,有什么,回答说没有,他说选择愿意去地狱(他愿意干活,不受刑吧,呵呵)。好歹有事。我拿这个例子比较,不恰当,但西方没有我文化天地。那种熬煎,象看不见的刀轻轻切割肌肤,还得持之以“恒”。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国外自然环境是比中国好,但环境好坏可人为,花园城市国度新加坡不就是在荒岛建设。人是固有文化和文明的果子,离开树枝,后果不堪。举个简单道理,把一个衣冠陋栏,披头散发,随地吐谈的流浪汉弄到中南海去居住,周围衣冠楚楚,道貌岸然者去去来来,别人怎么看待这老兄不说,可能流浪汉自己还是喜欢露宿街头,才如鱼似水。这道理和出国是异曲,但也同工。更何况我中华从1840年以来,不但丧失国格,也丧失了人格,津津乐道的只有文革。来到西方,内心如虎似狼,外貌既温又良,在海外华人间屡屡杀伐,引世人公愤,每有骚乱,总拿华人当牺牲品。不久前的法国闹事,就是例子,在东南亚,美洲,整个欧洲特别是俄罗斯,以及非洲,等等例子不鲜见。为什么,有谁探讨?文化与人品的落差,人家并不忌妒兢兢业业的赚钱者,而是拿我们自己的话来说,“贱相”太多,老皇曾喜欢鬼子侵略,获得屠杀自己人的机会升腾,对别人道歉慷慨否定。这样的“贱相”贱成何样,千古一绝。
文化是精神血脉,暗流在每人眼窝,平常不觉,一但失去,就知道“孤帆远影碧空尽”何哉!
移民必须失去亲友,失去故土鱼水,独身海外,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为学业奋斗,为生计奔波,为语言困扰,有些短期克服,有些必须长期忍受,这样的生活还有乐趣吗?就我过的地方,碰到的同胞来看,绝大多数日子艰辛,无论是学者或打工的,干活回来,单身只有面壁,而有家的仅只三口,众多的亲友在天涯海角,日思月念,那是何等的熬煎,孤独之影徘徊寂寞。
待续……!
2006-12-
唐夫
所谓移民,英语叫“银米给内行”,想不管八旗子弟吧。不知徐福兄做了神武天皇,让那五百童男女,如何乖乖播下礼仪廉耻的太君苗子,连日本首相也自称为其后,据说山口百惠查阅祖籍,竟然是我大唐贵妃玉环之后,两玄宗老儿也给骗得巴实实,为世界留下我中华灿烂篇章。相比之下,哥伦布和五月花号的条条血迹,不可同日而语。
移就是动,汉语手机,也以此美名,那是口袋换口袋。不过,我们的之乎者也之妙,八个字干活就行。因陋必简。如我现在回国,朋友问我现在叫什么,答假洋鬼子,对方哈哈一笑,心悦诚服,好在我不带鬼子进村,花姑娘的干活!这样把移民之词化解,保有国风。
就我所知,移民这条沼泽路,永远不会有金光大道,尽管人类现在叫地球村,仍如我祖训之言:君不正成臣逃它国,父不正子奔异乡。现我中华已无君无臣而共和,父亲把一个孩子敬供如仙,但这移民之路,仍然浩浩荡荡,如我前几篇写到偷渡。简单的看仅仅是福建农民为点好日子,深邃的看又是个万花筒。
现在移居海外手段繁多,技俩奇巧,大体总类有投资移民,知识移民,留学移民,结婚移民,偷渡移民,避难移民,领养(官卖)移民。冠军移民,呵呵,这不属于知识范畴,但获冠军之誉要想移民,哪里都开绿灯。简单的说,当今世界,知识金钱美色荣誉这四者内独领一项,想做移民,就易如反掌。其实,移民也很自然,水流人走是反向的。
这里,我不罗嗦各项移民法则规章,把文章写成裹脚布。其实,移民就象树苗移栽,要萎靡干枯,熬煎阵痛,弄不好就捐躯。这类事不鲜见。我在《横穿南美》中提到那对澳大利亚年青夫妻,为身份来玻利维亚搞移民,无意中泄露带了些银子,那是两口子不吃不穿的积累美金,被同胞笑嘻嘻的送到荒郊,恶狠狠用石头解决,上海的爷奶就看着五岁女儿哭到离世。今天这女儿会不会继承遗志?难说。有位台湾作家写他们三人移民美国,其中一个郁郁寡欢而死。曾经托福考试在上海名列前茅的卢刚,到美国苦钻学业,因为工作那点可得移民的前因,自嘣前枪杀了女校长教授秘书和另一位同胞等六人,同胞也是同学,获得教授给的实验室工作而已,横招忌妒丢命。女校长出生在华,对华人注入毕生感情,惨死在华人手下。所以,有时候我对上帝有意见。今天,她的亲属还给卢刚父母去信安慰,这是赤裸裸违我中华精神的行为。前不久加拿大获得双学位的蒋国兵博士,因失业而感绝望,抛开病残老婆和儿子,只身跳下高速公路。也不管儿子怎么成长了。此事惊动加拿大总理,华人追悼会余波久久震荡。类似的自杀事件在华人,台湾,香港学者中都有发生。有对搞高科技的东北夫妻,因为电脑泡沫经济,美国大公司裁员,他的百万资产住房,豪华车辆等分期付款无法应付,也溅血五步,“王之怒”乎?非也,全家灭门。其实,天无绝人之路,最多再当贫民,房车算什么。唐夫曾千金散尽挥手复来,而今龟缩蜗居冰天雪地,不亦乐乎,不齿亲友,也无所谓。还有移民在美国中餐外卖打工,被黑人杀了一个又一个,最特殊那次,黑人就在尸体边咀嚼美味食品,然后拍拍屁股而去。当然,这类情况还不普遍。
移民不是移到天堂,某种意义来说,而是“我不下….,谁下…”的活儿。国内报道刻意宣传,冠冕堂皇,名声煊赫的学子富豪,荣宗耀祖而回。令人流不尽的口水,再加国与国间落差,人们看外面象天花,自己成了“麻疯”还不知。依我说,凡人在还是凡间,不是神仙就别拿天堂来想乐极,会生悲。曾有人劝马克.吐温信教,说死了进天堂。老马问,有什么,回答说没有,他说选择愿意去地狱(他愿意干活,不受刑吧,呵呵)。好歹有事。我拿这个例子比较,不恰当,但西方没有我文化天地。那种熬煎,象看不见的刀轻轻切割肌肤,还得持之以“恒”。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国外自然环境是比中国好,但环境好坏可人为,花园城市国度新加坡不就是在荒岛建设。人是固有文化和文明的果子,离开树枝,后果不堪。举个简单道理,把一个衣冠陋栏,披头散发,随地吐谈的流浪汉弄到中南海去居住,周围衣冠楚楚,道貌岸然者去去来来,别人怎么看待这老兄不说,可能流浪汉自己还是喜欢露宿街头,才如鱼似水。这道理和出国是异曲,但也同工。更何况我中华从1840年以来,不但丧失国格,也丧失了人格,津津乐道的只有文革。来到西方,内心如虎似狼,外貌既温又良,在海外华人间屡屡杀伐,引世人公愤,每有骚乱,总拿华人当牺牲品。不久前的法国闹事,就是例子,在东南亚,美洲,整个欧洲特别是俄罗斯,以及非洲,等等例子不鲜见。为什么,有谁探讨?文化与人品的落差,人家并不忌妒兢兢业业的赚钱者,而是拿我们自己的话来说,“贱相”太多,老皇曾喜欢鬼子侵略,获得屠杀自己人的机会升腾,对别人道歉慷慨否定。这样的“贱相”贱成何样,千古一绝。
文化是精神血脉,暗流在每人眼窝,平常不觉,一但失去,就知道“孤帆远影碧空尽”何哉!
移民必须失去亲友,失去故土鱼水,独身海外,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为学业奋斗,为生计奔波,为语言困扰,有些短期克服,有些必须长期忍受,这样的生活还有乐趣吗?就我过的地方,碰到的同胞来看,绝大多数日子艰辛,无论是学者或打工的,干活回来,单身只有面壁,而有家的仅只三口,众多的亲友在天涯海角,日思月念,那是何等的熬煎,孤独之影徘徊寂寞。
待续……!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