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人类的精神需求

星期五 十一月 10, 2006 6:37 am

有人说我文章中的名言是:“我考大学的重要动力之一,是可以去那些风光卓绝之地流连忘返,这对于我这个小学毕业前没出过村,初中毕业前没出过乡,高中毕业前没出过县的人来说,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我读大学的时候,专程旅游的人还相对较少。二十年过去了,国人旅游已蔚为大观,每一处有意思没意思的城市和乡村,游人就象掉到地上的糖罐里的蚂蚁,一派繁荣景象了。
据我的研究,旅游之所以不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司马迁式的文人所喜欢,盖在于它是人类普遍性的精神需求,在旅游中,人类有独特的精神体验。我从下面七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其一,早期旅游是满足人们对文化符号的求同性向往。旅游在早期是大部分中国人都不能达到但又羡慕的,所以成了一个可以抽象的概念和符号,一种象征和标志,这种对文化符号的求同性向往显得非常突出。于是旅游、拍照,回来后向周围的人诉说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即使你不说,别人知道了也要求你详细叙述,因为在这个倾听、想象、羡慕的过程中完成了精神分享的过程。
其二,旅游可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空间丰富性、多样性的好奇,以及对视觉愉悦的追求。就象男女看到美丽的异性总是产生愉悦感和好奇感,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也同样如此。黄山、桂林、张家界、九塞沟等等都是这样才成为明星的。
其三,在路上的感觉,短期流浪的感觉,角色变换引起的兴奋。
其四,从第三点延伸下来,对旅游前的原居住地的环境、生活、社会背景、角色的暂时淡化,形成一种久违了的抽象生活,产生一种在平常生活中不易得到的平等和简单。
不仅普通人需要平等,大人物以及中型人物一样在心灵深处有对平等的不自觉的渴求。这种平等状态下对自我的淡化是一种愉快的精神体验,但另一大面,下意识中对不平等的需求也是人类另一种本能。这种状态下自我的膨胀也会带来愉快的精神体验,即所谓“成就感”。但这种状态下人往往感受不到真实自我的存在,只有一个与自己名字一模一样的概念,以及每天要做的事,两种状态的转换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对自我的体验会更加真实和具体。
不平等是一个无法从根本上清除的结构和系统问题。不平等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一,这是它存在的价值中的一个。但它只能存在于客观的社会状态中,而不能存在于主观意识层面上,否则就会形成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层歧视以及各种精神虐待,这肯定是早已被现有文明所抛弃的。客观的社会状态中的不平等也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以被社会所接受的平衡中,否则就会引起社会危机,付出不必要的重新整合的代价。二次大战后的人类社会与以前的区别,就在于对这种不平等的控制找到了接近合理的平衡点。二十年前的中国,为不符合人类心灵需求、不符合社会结构和系统需求、不能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过于平等的模式而头疼,今后可能更多地要为不平等带来的问题而头疼了。但只要我们认识到它,就可以解决它。这是一个动态平衡,关键是不断尝试和探索平衡点。欧美先行一步的国家已经有了好的方法,中国固然有自己的具体状况,但解决起来应该也是不难的。
其五,对不能实现的理想的追求。许多人在人生的第二场比赛中失去了对现场生活的兴趣,甚至是抗拒心理,需要在旅游这种淡化人生中找回理想的间离状态,即单纯、热情、新鲜、有目标和多变,没有明显的成功者和失败者。人与人之间是临时和简单的关系,人与生活---旅游点人们的生活,是间离的。不介入的。这种状态会让人迷醉进而有瘾。
其六,对有规则的生活的间离,产生人生延长的错觉。对陌生化的体验使每次旅行都似乎成了人生的重新开始。
其七,寻找浪漫而不可知的奇遇,或概念化符号化的诗情画意。
因此,在信息、通讯、网络、交通、商业、经济收入都具备条件的今天,旅游会成为人类重要的生活方式。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2047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