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另一种角度看“小鲜肉”现象
星期六 七月 15, 2017 9:58 am
近来影视中的宠儿“小鲜肉”成了众矢之的,媒体人、资深影视从业者纷纷批评,似乎喜欢“小鲜肉”就代表品位太低,代表世风日下。
我也不太喜欢“小鲜肉”。他们天真无邪的外表,掩盖不了拜金捞钱的世故;矫揉造作的言语,挡不住没有真情实感的无聊;刻意营造的视觉效果,处处显露出抄袭剽窃的痕迹……“小鲜肉”像是资本孕育的吸血鬼,却装扮成天使的模样。也难怪各路英雄自告奋勇当孙行者,拿起金箍棒,三打白骨精。
但看着看着,我发现“孙悟空”们也并非都是火眼金睛,言词中也容易暴露出偏见。如果说“小鲜肉”现象值得批评,这些批评中的偏执也不容忽视,否则就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一种看法是:“小鲜肉”凭什么值那么多钱?不公平!这种看法乍一听很有道理,一批老戏骨修炼一生,戏好人品好口碑好,收入却只有“小鲜肉”的几分之一,天理何在?但仔细一想,这是市场决定的,消费者爱好什么,什么价值就高,这是马克思发现的价值规律。好莱坞就严格遵循这个,在一部电影制作中,明星是卖点,明星在成本核算中占的比重就大;导演是卖点,导演就多拿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当然应该得到尊重,但“小鲜肉”也并非想做就能做,其精美的外表本身就是万众挑一的卖点。如果在当红之时没有把握机会,不努力修炼演技和人品,那“小鲜肉”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被层出不穷的更新鲜亮丽的“小小鲜肉”们取代,其艺术生命与艺术价值也不能与老而弥坚的老戏骨们相提并论。但是,止于批评也就罢了,如果借助行政权力阻止“小鲜肉”,就成了对市场的破坏,危害可能比“小鲜肉”更甚。
另一种看法是:“小鲜肉”表演不专业,扰乱了风气,带坏了价值导向。事实上,应市场消费而生的“小鲜肉”并不以表演的专业性为消费点。他们的消费点,首先在于视觉性。目前大红大紫的“小鲜肉”都是从万千人群中挑选出来的“人间极品”,不少人说不定还在整形医院千整万整、挨刀无数,形象包装上没少下功夫,就“产品体验”来说,多数“小鲜肉”是“合格”——乃至“优质”产品。其次是稚嫩感。“小鲜肉”的生命期其实很短,如同“明前”的茶叶,早上市的瓜果,尝的是个“鲜”。所以,“稚嫩感”是“小鲜肉”必需的质感,与之俱来,表演的浮夸造作实际也是“小鲜肉”消费性的一部分,出戏抢镜耍帅扮酷个性十足等有时其实是刻意吸引眼球,营造话题。
这么说,并不是证明“小鲜肉”现象合理,而是要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否则批“小鲜肉”就如同“打地鼠”游戏,棒子不断,“小鲜肉”在各种电视节目中也没少出现。一旦批评管理失范,还可能破坏影视市场的规律。
在市场中看问题,“小鲜肉”现象反映出部分观众审美水平的低下。使众人趋之若鹜的“小鲜肉”的确反映了市场的需求,“小鲜肉”现象的肤浅病态代表了当下多数观众的肤浅病态。好莱坞也尊重市场,为什么制作团队的费用分配能趋向合理?追根究底,是好莱坞通过多年的观众培养,已经将观众的审美水平提高到很高的水准,观众更看重影视产品的综合品质,如编剧、表演、特效、音乐等方方面面,而不仅仅看看漂亮脸蛋就能心满意足。所以即使制作团队会看重某方面的卖点,也还需考虑作品的整体质量,否则也难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团队的收入自然不会出现过于悬殊的现象。而在目前的中国银幕上,常见的情况是,除了“小鲜肉”,观众难以欣赏到一个文化产品的其它过硬品质,“小鲜肉”变得奇货可居就不奇怪。
所以,与其痛批“小鲜肉”,不如加强艺术教育。等国民整体审美水平提高了,“小鲜肉”可能依旧会有,但一尊独大就不可能了。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周维东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6510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另一种角度看“小鲜肉”现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