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好书连载】戏缘——孙崇涛自述(之一)

星期日 二月 26, 2017 8:41 am



20170124-1.jpg
20170124-3.jpg

作者近照(背景为出生地废墟)

20170124-2.jpg


目 录

题记

家乡戏缘

平生头一回看戏吓哭了

看庙戏是为图热闹

戏院看戏另有一番风光

京班武戏使我着迷

去“永嘉”看京戏名角

“京胡才子”陈小鲁与郑剑西

瑞城的“业余明星”

从“琴娱社”到“城关业余京剧学社”

不算结尾

省城戏缘

离乡之旅

室友钱苗灿

失败了的“杭剧改革”

“大跃进”年代的劳而无果

缘结绍兴

沈园、目连戏与鲁迅故家

追梦盖叫天

告别“杭大”

小城戏缘

新的人生驿站

“平中”的校园戏剧

“平阳出戏子”

山城的“样板戏”

老钱从天外飞来

通向远方的“实践楼”

一条读书札记牵引出来的机缘

恩师带我走向研究戏曲之路

京城戏缘

恭王府里的考试

挑起扁担上北京

研究生班开张之初

春来京城百花艳

首都老剧场的时运

“样板团”里故人稀

“宁澹轩”生涯

尾声:夕阳映照大剧院

海外戏缘

小引

牛津印象

摇到“外甥桥”——到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院”

这里有中国戏曲宝藏——探访西班牙皇家图书馆

韩国正热“中国学”

没有大门的学校——韩国大学景观 

  文光焕八斗 哲理通九州——两访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筹备处

十鹿九回头——走访台北“瓯江国剧研究社”

相约华盛顿——美国亚洲研究会暨北美中国演唱文艺研究会年会侧记

走向哈佛

在伯克利的日子里

附录

一、《剧作家》编者按语

二、相关散记杂论目录

三、有关报道评论选目

鸣谢


题 记

用散文写历史,以自述表学术。

这是我写作本书的宗旨,也是我探索新写作模式的尝试。写作缘由如下:

生当上世纪30年代末至本世纪今天70多年间的我,十分平庸。正如本书“尾声”里所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70年人生,我永远是个小配角,行走在人生舞台的边边角角,没有叩击心弦的台词,不参演大起大落的剧情。做点小学问,写点烂文章,讲点歪道理,花拳绣腿,龙套一个;多我不关事,少我亦无妨。”身为一名普通文教工作者,我的生活空间狭窄,基本停留在书斋、教室、剧场,或加上会议室和图书馆,即使机缘作合窜到了海外各地,也不会有多多改变。

或问:如此平淡的生涯,焉能可以构成“历史”?这般平庸的经历,有何值得“自述”?

看过本书的读者可以发现,本书写作者本人事迹的,其实并不多。作者在书中身份,主要是带着他一双眼睛与耳朵,去观察、听闻这70余年间的人生舞台和舞台人生。作者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以诉诸历史,更没有什么丰功伟业值得自我树碑立传,唯一值得告诉别人的,只是他一生与戏剧结缘的特殊经历。个体生命可以透视历史局域,个人见闻可以见证戏剧动态,正像一滴水可以用来检测江河湖海。如果读者能从我的平淡一生中,读出此70余年间中国社会和中国戏剧状态一斑,本书目的就算达到了。历史可以有多种写法。大背景、大框架、大开大阖、面面俱到,是一种常见写法;大背景中选一景点,大框架里折一支条,由点见面,由支及架,同样是种值得提倡的写法。我希望做后一种的尝试。

我国文史、学术,历来就具有多样化、散文化、形象化的优秀传统,提倡义理、考据、辞章统一,讲求思想、事态、文采兼美。纵观我国历代传诵的文学名篇,不少是为当时的“专业”而作,甚至还包括“应用文”,如奏章、书札、序跋、碑铭等等。这些名篇之所以具有远播八荒和久垂千古的生命力,主要还不在于它的“专业”或“应用”是如何重要,而在于文章的可读性与文学性,在于它能得到“业外”读者的广泛喜爱。真正好的专业著作,就应该具有这种穿透“专业”的力量,为广大业内、业外人士所接受。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白居易《与元九书》等文论与刘勰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同时也是最好的文学作品。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对这部历史著作史学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全面肯定。文学读本和语文教科书常采用《史记》名段作“范文”,也因为此。因此我们的学术表达方式如何更好,如何体现多样化,如何更有阅读效果,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文史、艺术学术,放弃了自己本有的优秀传统,变成纯理念的游戏,成为资料、概念、推理装搭的“文字积木”,渐渐远离了文史艺术爱好者的视野,走进大家漠不关心或没法关心的象牙之塔。结果的局面是:写的人和读的人全是同样的那几个人;甚至读的人还不如写的人多;文章越写越长,书本越编越厚,天晓得会有几个人在读。“学术”成了孤家寡人式的“专业”,请问:这样的写作,岂不太冤?如果写作只是为证明作者曾经写作,而不能证明读者了解你的写作,岂不等于白白写作?

这样的尴尬,也许在国外也曾遇见,故而近现代各国聪明的学者在做着各种“文体转换”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举几个例子来说:挪威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 1952--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著作,它规避了哲学的枯燥和史学的繁琐,就像童话一样,很巧妙地借用一位神秘的哲人和一个14岁小女孩的通信与对话,将哲学概念和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知识娓娓道来,读来趣味盎然,赢得全世界读者的广泛喜爱,被译成54种语言,销售超过三亿册,评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一生需读的99本好书”之一。德国C.W.策拉姆(笔名,原名K.W.Marck,1915—1972)《神祗、陵墓与学者》是畅销的西方考古学经典,高校必读著作,它通过对文物、遗址的生动描摹,对考古学家不平凡的经历和他们惊心动魄的“历险”叙述,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作者自称它为“事实小说”。《时代周刊》称赞作者是“出色的文体家”,他“尊重数据和事实”,而在“介绍伟大考古事件时,又像个戏剧家”。而本书写作,又是接受美国保尔•德•克鲁夫(Paul de Kruif 1890--1971)著名的细菌学著作《微生物追杀者》的启示。据称后者的阅读效果,“就如本世纪的人阅读侦探小说那样”。另如:美国房龙(H.W.Van Lon,1882-1944)《人类的故事》、威尔•杜兰(Will Durant,1885—1981)《世界文明史》、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 1904-1993)的《第三帝国的兴亡》、加拿大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1916—2006)《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日本盐野七生(1937- )《罗马人的故事》等等史论名著,都是类似著作,多不胜举。

这些畅销学术著作,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在保证事实与数据准确无误、学术见解充分表达的前提下,看重书写方法与阅读效果。为此,作者蹊径独辟,设法将对于学术陌生、乏味、疏离的读者,引进他的阅读“陷阱”,不能自拔。它们的书写,注重事理的细节与形象,讲求表达的修辞与文采,做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让学术变得生动亲切、引人入胜。曾将历史与通俗读物以至近乎小说的写法融为一体的中文畅销图书《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著)、《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等,亦具有同工异曲之妙。

学习这些成功“案例”,对本人来说,十分困难。虽然我也曾经意识到问题的重要,并做过一些实践尝试。如曾采用书信写论文,用记事散文写历史,仿效辞赋句式表达学术等,意图都是想增强学术成果的可读性,争取更多学术圈外的戏剧爱好者关注,但没有能力和勇气去写成一种专书。2011年,本人曾以个人见闻为素材,写了一篇长文《家乡戏缘》,希图再试牛刀,用它表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浙江温州地区的戏曲活动状况。正好《剧作家》双月刊“戏剧大家”栏目向本人约稿,遂以此文应命。刊物很看重拙文,予以连载,并加编者按语,肯定这种“试用散文形式表述学术,让圈外人也能看懂”的实验。拙文刊出后,从刊物和读者反馈情况得知,产生良好的阅读效应。文章在戏迷、文艺爱好者以及作者熟人、亲友中间广为传阅,得到许多赞美和鼓励,刊物编辑部也为此感到欣喜和得意。这鼓起了本人和刊物“欲罢不休”的信心,于是从《剧作家》2011年第6期始,采用边写边续边载方式,历时三年,竟写成了这部书稿。现应山西教育出版社之约,加以汇辑、补订,交付出版。

本人不敢跟上述那些学术大师、写作巨匠相提并论,拙稿也愧与他们的大著辉煌匹比,本人只是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力以及对于中国戏剧史学的理解,怀着对大师敬仰和学习的态度,来写作我所能写的东西。生长于中国最早成熟戏曲艺术南戏故乡浙江温州地区的我,从小接受传统戏曲艺术熏陶,之后又长期从事戏曲学习、研究和教学,南戏故乡近现代的戏曲状况怎样?她与全国戏剧发展关系如何?从南戏故乡走出来的戏曲研究者的生活道路会是怎样?这些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我想,与其板起面孔,列出条条,向人们一一陈述来自文字资料的来龙去脉,何不就以自身见闻来解答这些问题。

希望我的尝试能得到大家认可。

请伴随我的人生戏剧之旅,一起去看看沿途风景吧!
作者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记于北京金台宁澹轩
来源: 咚咚锵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6320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好书连载】戏缘——孙崇涛自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