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西厢记》张生自述
星期三 二月 08, 2017 5:25 pm
小生我姓张名珙,字君瑞,河南洛阳人。很多人在王实甫老先生的《西厢记》里都知道了我。我非常感谢王老先生让我天下扬名,但对他书中的一些不实之词又委实让我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读者诸君若愿听端详,且听我娓娓道来。
我的父亲确实做过礼部尚书,不幸五十四岁就因病去世,母亲伤心过极,于第二年也离世。撇下我孤身一人书剑飘零,那一年科举未遂,只好云游四方,准备来年再应试一次。路过河中府到达山西省永济市的时候,听说我一个几年前中了武状元的同学杜君实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就在此地镇守。这个同学是我当初的八拜之交,因此他看到我来自然非常热情,非要留我多住几日。但他驻扎的营中非常闹腾,让我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因此我就借住到了离他营寨不远处的普救寺西厢房里。一人孤独惯了,我一向喜欢寺庙的环境。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会遇到崔莺莺小姐一家人。
王老先生的书里说我见了崔莺莺小姐一面就昼不思饭,夜不安寝,害了很严重的乡思之疾,我是一直很不舒服,心有微词的。我倒不是说自己是什么柳下惠坐怀不乱,而是崔莺莺小姐的容貌确实不是人们所说的那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过长得也确实出众,要不然不会有后来的孙飞虎围困普救寺想强行娶她。但是不能说才貌出众的小姐我就一定会一见钟情!说句实话,崔莺莺小姐的美貌跟我妈妈年轻时候还稍逊一筹。再说,父亲临终之际的嘱托我还牢记在心,一门心思只想勤奋读书早日考取功名,在寺中逗留纯粹是因为要与同学杜君一续同窗之谊。
崔莺莺小姐本是大家闺秀,虽然父亲去世,但家风一向很严。因此很少有机会出门。当然也就很少见到像我这样的白面书生。所以她对我却倒真的是一眼定终身。通过后来的接触,崔小姐让我仰慕的是她那知书达礼的举止和琴棋歌赋的才情。最让我感动的是她的那首《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在红娘的撮合下,我和小姐初试云雨,这一发便不可收拾。
老夫人发现后自然是怒发冲冠。天助我也的是她家遭遇了强贼孙飞虎。说句心里话,就是没有老夫人的诺言我也照样会找我的同学来相救。所谓英雄救美,在西方就叫做绅士风度。有了老夫人开出谁能解困就把女儿嫁给谁的这个条件我更可以一箭双雕了。
同学杜君实费了一番工夫替老夫人一家解了围之后。老夫人除了千恩万谢之外,竟然只字不提当初的承诺,我当然很生气,但心里更急的却是莺莺小姐。女人都是这样,一旦痴情起来,都是不顾一切的。在她的哭闹下,老夫人总算答应说除非我考取功名才能与莺莺小姐完婚。这倒让我能够接受,因为这也是家父家母在天之灵的愿望。与莺莺小姐见了最后一面,我打点行装带了个书童直奔京城而去。我可以想象莺莺是何等的痛不欲生,伤心断肠。临行的前夜,小姐就跟我说了,无论结果如何让我都要回来,因为她已怀了我的孩子。我当时真是心疼不已又万般无奈。痛下决心一定要考取功名,让她和孩子能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
一路风餐露宿,我们终于来到了京城。在旅店里苦心读书。终于到了考试的时间。我满怀信心进入考场,考完后也自我感觉良好,可谁知道考场不公,有人早在考试之前就买通了主考官。我还是名落孙山了。连榜眼和探花都没份。
要是以前,我一定就去云游四方了。无奈现在还有莺莺和她腹中的胎儿。我得早日回到她们的身边。但一想到老夫人的条件,我又犯了愁。书童给我出了个点子。他叫我假报喜讯,就说我已中了状元,先骗了老夫人将婚事办了再说。
说谎可不是我的本性,但一想到我的莺莺和孩子。我决定铤而走险,书童先行去报信,我待后再到,这样看上去比较真实。
等我来到莺莺家里的时候,只见崔府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红灯笼满堂高挂,我心中甚感惭愧。待走到屋中才一下子摊倒在地。莺莺穿着一身大红的新娘装扮正在拜天地。新郎当然不是我,是她的表哥!
她的表哥从小就由两家父母与她定了亲,这一次赶考,高中状元的就是他。所以我的谎言在我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已经被揭穿。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腹附自己的孩子与另一个男人拜天地、入洞房,我心如刀绞。仪式结束,人们才看到落魄的我,老夫人用鄙夷的口吻叫仆人将我赶将出去。于是我像一条丧家之犬沿街游荡。
夺妻之恨和杀父之愁一样不共戴天。如果莺莺的表哥不去买通主考官,说不定在京城游街三日的状元就是我了。那样我一家三口自然就可以团聚,安然享受天伦之乐。既然已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我也不想做什么正人君子了。于是我写了一份状子告到了京城,该巧的是,主考官当时正是失宠之时,于是我一告即准。不仅主考官被法办,这一期的京试也要重来。我再一次参加考试,结果还是没有考上。这次终于明白考场的底细了,天下那么大,考生那么多,不是说想考上就能考上的,贪官是层出不穷,饱肚下去,饿肚又上来,这些事永无止尽,真正能凭自己的才华得到赏识的凤毛麟角,那微乎其微中我是没份的。古代小说中那么多的及第生员,纯粹是杜撰,如果真有那么容易,怎会有范进中举后高兴得精神失常?思前想后,心中颇觉得对不住莺莺和她的表哥。决定回去向她谢罪,顺便看一下我的孩子。算起来我的孩子也该蹒跚学步了。
还没到崔莺莺的老家,就听到路上有人在议论崔莺莺的事:原来,莺莺自从表哥丈夫的状元被废除逃走后,就更加怨恨自己的母亲。整日忧郁伤情,八个多月的胎儿也在临产前就死于腹中。这重重的打击终于让她在一个深夜,用一条白绫结束了她十九岁的生命。
我伤心欲绝。我知道都是我自己没本事才导致那么痴情的莺莺终得不到自己的爱情。为了对应莺莺的爱和死,我也在一个深夜用三尺百绫在对着崔府的一棵树上像焦仲卿一样自挂东南枝了。
不知后来的人是同情我和莺莺,还是中国人太习惯大团圆的结局,我就成了《西厢记》里那个版本了。我不喜欢那样的故事,因为,想象得再美好,苦难始终还是苦难,悲剧依旧是悲剧,莺莺没有得到她向往的爱情,我没有得到我梦寐以求的功名。
---岳红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6293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西厢记》张生自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