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蒋公的面子 vs. 曹某的面子
星期三 七月 13, 2016 6:25 am
在这里拿来做对照的前一部戏自然就是南大引起极大轰动的校园戏剧《蒋公的面子》,后面的的曹某便是《曹操与杨修》京剧精品所描绘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蒋公的面子》涉及近代民国总统蒋介石,《曹操与杨修》则涉及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一世的曹丞相。
《曹操与杨修》作为戏剧领域里程碑式的京剧精品,发源于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杨修丝毫不给相爷兼岳父哪怕是一点点面子,几次三番搞得曹操下不了台。这位杨主簿蓄意揭穿丞相夜梦杀人的谎言,迫使他在灵堂深陷两难境地,又继续在猜测孔明谜底的赛事中遥遥领先于这位实质上的第一把手,最后在撤兵决策与断后布局上再次胜出。作为中国剧协主席梅花大奖第一人以及中国首位国际戏剧大使尚老三部精品中的第一部作品《曹操与杨修》,他所塑造的曹操形象有突破性的成就,同时也以这个反面教材提供了那个时代核心价值的警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这样一个当时显然非常敏感的题材,曾经经历了许多曲折。即使尚老带着剧本东进上海和同样敢于革新的上海京剧院珠联璧合搬上舞台之后,照样有轩然大波。最后还是小平同志一言九鼎——我就是杨修,这才平息争议从此誉满天下。
与之相比,《蒋公的面子》这部剧作更其大胆,锋芒更露。如果说《曹操与杨修》剧作还是尽量表露了贤臣期待明君知错改过的思想——虽然结局是明君不明一意孤行贤臣遭忌命丧九泉,那么《蒋公的面子》就丝毫也没有对民国当局的最高统治者留有什么幻想憧憬的余地。
尽管三位教授互有争议,对于去还是不去总裁官邸吃年夜饭也有决断不下这样那样的迟疑——戏剧矛盾正由此展开,但是剧中人物台词矛头所指相当犀利地揭露了蒋介石当政的种种弊端。
“一个杀过学生的人来管教育,简直胡来。”、“骂两声腐败,总比呼三声万岁强得多。”、“还不该骂吗?中国政府腐败已是国际闻名了。”等等台词像一把游龙剑那样真是何等地锋利!按五七年标准受之无愧的十足“右派”言论磨刀霍霍甚至于还直指当时的红色根据地:“井冈山讲的是民主集中,又没有讲民主自由”;“我只听说它(指延安)有民主集中,没听说它有民主自由。”像《曹操与杨修》那样可能会因为含沙射影而惊动高层的台词还有很多。诸如“把马克思的话断章取义,加以曲解,就变成了他的辩证逻辑”、“独对古人称后死,岂知亡国在官邪。”、“宪政吵了这么多年,也没见政府有一点要行宪政的迹象。”等等等等。
众所周知,《曹操与杨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打破思想禁锢的精品力作。同样类比,《蒋公的面子》那就是十八大和煦春风吹拂催生的新鲜果实。更其难得的是那一部由足够老练的剧作家新创,这一部却是乳臭未干的大三学生习作。看了话剧《蒋公的面子》,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赞赏寄希望于九零后年轻的一代。尽管他们和民国间隔茫渺离文革距离遥远,一样能够跨越历史的代沟领悟文化的精魂创作出划时代的好作品来。
《曹操与杨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大满贯剧作,期待《蒋公的面子》同样是一部玉兰芬芳梅花飘香的精品之作。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和飞跃。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6145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蒋公的面子 vs. 曹某的面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