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一段倪匡缘

星期五 四月 15, 2016 9:45 am



2000年,我读初一,就在这一年的五一长假,我用积攒了许久的零用钱购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而就在这个“三联版”《射雕》的序言中,我看到金庸先生写下了这样的话:“有些翻版本中,还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征对,真正是大开玩笑了。……”在这里,我是第一次读到倪匡先生的名字。
之后,在新华书店又陆续见到先生评论金庸武侠的文章,这才知道原来先生也是一位“武林中人”。可奇怪的是,书店中金庸、古龙二位大侠的作品琳琅满目,为何却寻不见署名倪匡的小说呢?
又不久,一日中午,见同桌捧一厚册认真研读,遂问:“何书?”同桌答:“科幻小说。”我“哦”了一声便不再询问,因为那时的我,所感兴趣的小说只武侠而已。同桌见我不置可否,又道:“这个所谓的科幻有些怪,不见宇宙飞船,武林高手倒是不少。”
听他如此说,我登时来了兴趣,连忙抢来翻看,看了两页,不禁“哇”的一声,似是寻到了宝藏:亚热带的海边,两个神秘男子动武较量,钻石能破空入海,燃着的半支香烟亦可作为暗器。这是什么路数?虽然主人公用了第一人称,虽然地点不在中原大地,虽然是现代的事情,可他分明就是货真价实的武侠小说啊!
看到此处,我向同桌抗议:“你骗我,这是哪门子科幻,分明是极好看的武侠小说!”同桌解释:“不是我说的,你看这书上不是写着‘卫斯理科幻作品’吗?”
卫斯理?名字真的好怪,像外国人。看书后简介:“卫斯理,本名倪匡,……”我顿时豁然开朗,原来竟是我在书店找不到他所写小说的那个作家。
人生中读的第一部卫斯理就这样开始了,我很幸运,因为如果不是看到《钻石花》,而是其他科幻风格较浓的作品,我想我一定会丢下不理的。可是世事就是如此巧合,有时不经意的一瞥,很可能会成为生命中的永恒。
现在回想,那本很厚的小说当是盗版无疑,不记得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了,只记得里面的故事有《钻石花》、《老猫》、《从阴间来》等。
自此,发疯般去寻找署名卫斯理或倪匡的书,正规书店里没有,租书店和地摊倒是不少。那时的我,只要有得看,哪里还去理会有无错字和缺页,所以大部分的卫斯理系列都是这样看完的。
及至读到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得知其中曾有大段为倪匡代笔,修订时征得同意才删去,更是悠然神往,读倪匡武侠之心不死,四处寻觅。
高中时,于书店得见《六指琴魔》一部,署名正是倪匡,当时的心情,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兴奋不已!“六指琴魔”四字闻名已久,更有电影电视充斥银屏,不料想竟是先生作品,所以二话不说,立时买下。
后来年龄渐长,武侠小说也着实看了不少,但是《六指琴魔》这部作品,在我最喜欢的武侠作品中,绝对是可以排得上前十的。吕麟、谭月华、端木红、东方白、谭升、赫青花、鬼奴、赫熹、烈火祖师等等,每当回想,犹在目前。
先生的武侠,个人风格强烈,悲剧气息浓厚。在他的武侠作品中,很少会出现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也几乎寻不到风流倜傥的浪子。每个人一出场,悲剧便开始定格,所以有了忠肝义胆却被五马分尸的李存孝(《十三太保》)、面壁三年看穿自己内心丑恶的张百胜(《回光壁》)、勇救康王却被同盟认为叛逆的小蝠子(《铁蝙蝠》)、身陷囹圄近二十年却不知被谁所害的丁天野(《杀气严霜》)和飞针绝技天下无双却因逃避罪责而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的李维扬(《飞针》)……
记得在某个访谈节目中,先生曾表态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我想是对的。虽然先生嘻嘻哈哈,似是天下无事可以困扰,但这毕竟只是镜头前的一面。他的作品,不单武侠,科幻更是在润酿着无尽的悲情。
《蓝血人》中的方天费尽千辛万苦回到自己的故乡,不料面临的却是山河易主,沧海桑田;《奇门》中的米伦太太日复一日地等待着米伦先生,她的心中,不但有乡愁,更多的是情殇;《透明光》中的王彦和燕芬究竟去了哪里,是否真会永不露面;《丛林之神》中的霍景伟预知未来,却没有了希望;《规律》中的康纳士发现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竟与昆虫没什么分别,只好结束自己卑微的生命;《玩具》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和《楚门的世界》一样的故事……
脑子里飞速想着先生写过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给予我们不同的启发。所以,我不认为这些小说是细节末流,它们也是应该不断传承,得以千古的。
除了小说,先生的散文和杂文更是一绝。每当我心情低落或遇到挫折的时候,总会在书架上抽出一本《XX的信》,随便翻开一页便开始读,读上几则,总会眼前一亮,扫除心中阴霾。
相较散文,先生的杂文则比较犀利,针砭时弊,皮里阳秋。鲁迅称自己的杂文为投枪和匕首,我想,这两个词语用来形容先生的杂文也正合适。
先生喜欢揶揄政治,对于集权统治,从不留半分情面,其作法,又何尝不是在唤醒国人,就算我们不“敢教日月换新天”,但认清现状,不去奴颜婢膝、做吮痈舐痔之事总是可以吧!
今年4月21日,先生开通新浪微博,得知此讯,兴奋莫名,因为自《何必认真》出版之后,先生已彻底封笔不写,除了偶尔从媒体得知他的近况外,实在是难解“相思之苦”。有了这个微博,便可时时关注先生动态,看他摆龙门阵,听他吹水,岂不妙哉!
5月1日,大喜,因为连问先生两个问题竟然都得到回复。说实在,对于自己的发问,根本没料想得到答案,可是先生竟不厌其烦地写了许多字回我。先生写稿向来是一字千金的,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了。
而后,隔三差五便能得到先生回复,每日微博与偶像交流,乐何如之!
5月28日,先生博文被删,便如早年离开大陆那般,一去不回头,徒剩一班“倪子倪孙”长吁短叹。
前后总共三十几天的光景,先生惊鸿一瞥后迅速豹隐南山,然而这些天的光景,必然已成为我们生命中一段美好的回忆。
自十二年前与先生作品结缘,这些年来,几乎无日无之。有些书,读了一遍又一遍,而有些绝版的冷门书也会去努力寻找。不知不觉中,收藏先生作品竟也成了人生一乐,也因此结识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手套兄、鳄鱼兄、安歌人、食色主人、胧月凝,我们虽然分布在祖国各地,职业不同,年龄不等,但是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倪门中人!

(以下节录几段我与倪匡先生的有趣问答)

问:请问先生,《四杰传》是什么书?
答:《四傑傳》寫的是江南四大才子唐祝文周的小說。著名的唐伯虎點秋香、王老虎搶親等故事皆出自它。這書很好看很好看,奇怪的是並不流行,我想找也找不到,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你竟然不知此書,這書的命運太差了,它實在很好看啊!

问:先生的《太虚幻境》在每一章前面都加一段古文,且极尽缥缈绮丽,当时写作是怎样想的呢?
答:這本書是情色小說,引古文是想說明情色文字,古已有之,不自我始也。

问:先生一字千金,世人皆知,到了晚年却来发微博与网友交流,小子们可谓幸甚。顺带问一声:若干年前那一部《毛主席万岁》还打算写下去吗?望穿秋水,翘首企盼,嘿嘿!
答:啊,你倒還記得啊,力有未逮,寫不了啦。

问:亲爱的先生,《鬼箭神棋》到底是不是您的真作?告诉我,让我瞑目吧!
答:應該是。很久以前的了。已故導演嚴俊喜歡這短篇,曾傾談拍電影,後沒下文。你是從哪裡看到的?寫得不好,現在你可以瞑目,別讓我再看到,不然就真的難瞑目了也。

抚剑夜吟啸博客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6053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一段倪匡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