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刘姥姥三返芥豆村校订本(上)
星期六 八月 01, 2015 10:23 am
此七场戏曲本系根据剧作者同名红楼扩写小说改编而成。即将收入拙作《赵燮雨剧作六卷本》“红楼新戏”卷。
场次
第一场:回程
第二场:掌权
第三场:荣归
第四场:被逐
第五场:托孤
第六场:冒名
第七场:逃生
出场人物(以出场先后为序)
刘姥姥
板儿(童年),刘姥姥外孙
王熙凤
平儿
小四,醉金刚倪二的弟弟
狗儿,刘姥姥女婿
狗儿媳妇刘氏
芥豆村里众乡邻
财主周扒皮老婆,外号母老虎
兴儿,贾琏童仆
善姐,凤姐丫头
小瑛,小四媳妇
板儿,青年
青儿,刘姥姥外孙女
小瑛父,兴隆客店老板
小瑛母,兴隆客店老板娘
巧姐,贾琏凤姐之女
二丫头,芥豆村邻里之女
第一场:回程
场景:从京城回西山芥豆村的官道(按此剧本,建议各场景均只设一桌两椅)
时间: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后离开周瑞家的当口
幕后合唱:
坊间传唱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
村妪一进荣国府,
获赠银两带回家。
〔合唱声中大幕升起。二道幕前。
〔刘姥姥领着板儿面朝舞台内从下场门一侧上场。
刘姥姥:啊呀,周嫂子,这回真的多亏了您老。我是千恩万谢,您哪赶紧留步。
(画外音)我的姥姥哎,这也是你自己的造化。好啦,事情也办成了,不送啦。
〔刘姥姥点头作揖地与位于幕内的周瑞家的告别。
〔刘姥姥带着板儿圆场。
〔二道幕升起。
刘姥姥唱:
牯牛身上拔根毛,
瘦死骆驼比马壮。
廿两纹银一绢包,
紧捏手中不轻放。
(掂着手中的一个绢包自言自语):就这么一转眼,一绢包银子到了我的手里。亏得昨天晚上替我女婿大老倌出主意,不然不是白白地放过了这么一注财源。嘿,我要留下一块碎银子与那周瑞家的孩子们买果子吃,可人家周大娘哪里会放在眼里。就是嘛,人家哪会在乎这些些!
板儿:姥姥,姥姥,我今天可是吃了好多好多肉呢!
刘姥姥:知道,知道。可怜见的,在你娘老子自己家里,也不知道有多少个日子没有见过荤腥啦。
板儿:姥姥,我走不动了。
刘姥姥:真是犯贱!早起没吃饭就往城里赶,倒还走得动;眼下反倒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走不得啦?!
板儿:姥姥,我犯困嘛!
刘姥姥:犯困也得走,姥姥可抱不动你。不走的话,天黑了,让狼来吃了你!
板(小声嘀咕):我真的走不动嘛。
刘姥姥:哎,常言说——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于今倒好,饥汉子不知道饱汉子饱。真是吃饱了就要犯困,快,给我走起来!
〔祖孙两人步履艰难地圆场。
〔刘姥姥停步并抬头观看,发现天正在“作”雪。
刘姥姥:啊呀,板儿,不好了,这天像是要下雪。赶紧,让堵在路上雪地里可不是好玩的。记得西山脚东北上田埂子头路边有一个破庙,还是先进庙门躲一阵子再说。
〔祖孙两人作小碎步圆场。舞台上雪花开始飘起。
刘姥姥唱:
满心欢喜返家园,
谁知偏又举步艰。
方才见彤云密布,
现如今雪花满天。
倘然是一老一小困半道,
好教我进退两难心若煎。(姥圆场后停步接唱)
祖孙两人齐挣扎,
幸喜得——庙门已然在眼前。
〔祖孙两作进庙状。
〔刘姥姥把疲乏的板儿放倒在拜垫上之后,他随即昏昏睡去。
〔刘姥姥赶紧把那银子绢包给藏到板儿贴身袄 里,扣紧扣子。
〔接着刘姥姥又在这半边拜垫上虔诚地跪下,三拜六叩。
刘姥姥: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观音菩萨东海龙王梨山老母土地公公铁拐李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一应过往神灵,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平安回家。
〔跪拜完毕,刘姥姥轻轻地拍着板儿哼着安眠曲子。
〔舞台灯光暗转,再次亮起时仅见一束灯光照在舞台一侧(再现刘姥姥见王熙凤场景)。
〔凤姐盛装坐着,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平儿侍立一旁。
王熙凤(慢慢的拖腔):怎么还不请进来?
〔灯光照见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
刘姥姥:问姑奶奶安。
王熙凤(将欲起身却又并不起身):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
画外音: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
王熙凤(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
刘姥姥(已站起):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象样。
王熙凤(笑道):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刘姥姥: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越没有活路,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王熙凤: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岂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了。不过今日你既大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遭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手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有二十两银子还不曾动呢。你若是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吧。
〔灯光转暗,等恢复后又回至原先破庙内情景。
刘姥姥(作回忆状并摇头独白):哇,光给丫头做做一季衣服就是整整二十两银子哪。唉,打一趟秋风也真是不容易啊。
〔小四上场,作冒风雪驱赶马车状。小四园场。
〔小四扬鞭,辕马嘶叫。
〔刘姥姥在庙内听得,急忙掩在庙门背后往外一瞅,叫出声来。
刘姥姥(高声):小四,小四,快来!
〔小四作闻声寻找状。回头见庙门口的刘姥姥,勒马止步,辕马嘶叫。小四下车上前。
四:咦,刘姥姥,您怎么会在这儿?!
刘姥姥:可是盼来救星了!进了趟城,来,快来帮我把板儿抱出来。能借光搭你的车,总算可以平安回家喽。
〔小四随刘姥姥作进庙状,小四抱起板儿出门,刘姥姥随后。
〔三人作上车状。小四把板儿递给刘姥姥。刘姥姥接过板儿,三人圆场。
〔刘姥姥和小四轮唱。
刘姥姥唱:
幸遇小四能搭车,
小四唱:
姥姥尽可宽心怀。
刘姥姥唱:
风雪无阻转回程,
小四唱:
一马平川走得快。
刘姥姥唱:
大恩大德容后报,
小四唱:
乡里乡亲莫见外。
造型亮相,然后小四挥鞭吆喝:走勒!
〔一束追光打在他们身上。
〔灯暗转。
〔大幕合拢。
第二场:掌权
场景:西山芥豆村狗儿家
时间:紧接上场
〔狗儿刘氏坐在桌子两边。狗儿在喝酒,刘氏在做针线。
狗儿唱:
祖上投靠曾联宗,
金陵王府借虎威。
家道没落难支撑,
告帮还靠老泰水。
刘氏唱:
祖孙出门一天整,
未见风雪夜归人。
(我)又做女儿又做娘,
牵肠挂肚怎安生。?
(接白):你啊。也不看看都什么时辰了?真不打算去路上瞧瞧,迎一迎找一找?
狗儿:可不是嘛,你也不看看都什么时辰了?叫我上哪儿去找啊?
〔远处有马蹄“嗒嗒”声传来。
〔刘氏作开门出门观看状。
刘氏(回头):板儿他爹!快来瞧,有马车!
〔狗儿站起,作冲出门状。
〔刘姥姥小四板儿三人上场。
〔小四作勒马停车状。辕马嘶叫。
〔刘姥姥怀抱板儿下车,狗儿刘氏迎上前来。
狗儿和刘氏同时:多谢啦,小四。要不进来坐坐?
小四:不谢,不用谢。自家乡邻嘛,客气啥。我还得去给周老财卸车,明儿个见。
〔小四作上车状,接着赶马车下场。
刘姥姥(点头示意作别):还真叫赶上了,亏得小四说临晚让他在城里那个外号醉金刚的二哥抓了差留着帮衬干点活,否则早回了村。错过这机会,捎不上这趟脚那可惨罗。
〔四人作进门状。刘氏作势要把板儿从姥姥怀里抱过去。狗儿赶紧拿块干净抹布来替老丈母掸衣服上的雪花。
刘姥姥:总算到家了。别换手,不要惊醒了孩子。我来抱进里屋,还让他继续睡吧。可不是?他也累了一整天了。
〔刘姥姥抱着板儿作进里屋状下场,狗儿刘氏面面相虚(右边有见字旁)。
〔刘姥姥即刻重又上场。见她仍然是空着两手和进去时一模一样,夫妻两脸上都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刘姥姥(笑道): 别这副糟模样,我不待见。哎,今儿个也实在晚罗,赶紧睡吧,明儿个再说。起得老早,忙活了一整天,我可撑不住了。板儿也还是跟我睡吧。
〔刘姥姥说完转身下场,把个狗儿撂在场上两眼卜楞卜楞的,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灯暗转。幕后闻见鸡叫声,灯复亮起,天已大亮。
〔狗儿正在场上忙碌打扫。
〔刘姥姥上场。
刘姥姥:哎吆,今儿个可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姑爷倒起了个大早!
狗儿:妈,您早!早饭我也作好了。板儿他妈,赶紧张罗开饭吧。
〔刘氏应声上场。
刘姥姥:不忙,你们都坐下说话。
〔刘姥姥自个儿坐下。狗儿也在一旁坐下,刘氏站在他身旁。
刘姥姥:先说说,狗儿你还欠下了多少赌帐?
狗儿:其实,其实也没有多少。常时人欠我我欠人的,没啥大不了的事儿。
姥:没啥大不了就好。先把欠人家的清了数。自个脚跟站稳罗,才能往前迈得开刘姥步。是这个理儿不是?
狗儿:是,是是是。
刘姥姥唱:
年年过年年难过,
上上下下几张嘴。
若无长远来打算,
以后还要喊懊悔。
狗儿和刘氏同时应声:是是是,妈说的是。
刘姥姥唱:
此番进得荣国府,
恰似龙宫好气派。
丫头插金又戴银,
害得我啊——险险儿开口叫奶奶。
〔刘氏给刘姥姥端上一碗水。
刘姥姥(喝口水停一停神才接着往下说): 这回去可没见着姑太太,倒见着了一位二奶奶。小名儿叫什么凤哥儿的,说是姑太太的亲侄女儿,亲上攀亲的。现正当家着,这算是碰上正经主儿了。
狗儿:该不是王子卿老爷家的闺女吧。(急不可耐地)妈,你这次到荣国府去打秋风到底有没有苗头啊?
刘姥姥唱:
廿两纹银一吊钱,
一个姓来两重天。
若是你守得住家业,
何用我告帮拚老脸。
〔狗儿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
刘姥姥:照我的意思,谁忙活来的谁张罗。先凑合着过个年,那二十两 整数不敢叫拆散罗。等开了春,寻思个小买卖。(说着刘姥姥站起身来,面对刘氏说道)我记得咱们家乡有一个小调‘寄生草’,唱的就是——(接唱)
手提网篮肩背包,
小小卖婆嘴巴俏。
走乡串村满处跑,
太太奶奶连声叫。
胭脂香粉颜色娇,
动问小姐要不要?
时式花样正相巧,
若谈价钱保你笑!
刘氏:是啊,我也想起来了。
狗儿(探索地):那我们……?
刘姥姥:路子嘛,我也都给想好了,小四常时赶车进城,他那本家老二是条地头蛇,京城里头地方上蛮吃得开。就拿这二十两银子钱做本,弄些个针头线脑时兴花样在西山一带走村串户脱手就是来钱。老二小四不用垫本,赚了有他们一份,赔了不用他们操心。干啥事都得仗义都得靠朋友不是?昨晚在马车上一路拉呱,还应承下给小四说道个媳妇,小四还真信了我天生就的这张媒婆嘴。
狗儿:那我呢?!我做点啥?
刘姥姥:大老爷儿们,自然你管外场,去跟小四老二打交道。可有一条,不许再去赌博。我那闺女儿呢,人又太好,以前尽由着你!打今儿 起,我可得管家,进出的钱项得归我管。我一个孤老婆子,操心到最后还不是为了你们两口子……,我还不得尽惦记着将来给板儿 娶媳妇给青儿找婆家?
狗儿:妈,您这是……?
刘姥姥唱:
做人勿好半吊子,
做事定要动脑子。
一回生来二回熟,
明年还得串门子。
带点时鲜菜蔬各样干果去呀末去孝敬——,
自然而然换得来啊——啊——啊换银子!
〔刘氏听着,半道上就用指头戳了坐在身旁的狗儿一把。
刘氏:咱听妈的,没错。
狗儿(脑子里一激灵,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对,没错,咱都听妈的。
〔说完狗儿激动地站起身来,握紧了刘氏的手,两人一起迎向刘姥姥。
〔三人定格,一束追光打在刘姥姥身上。
幕后合唱:
屋内权柄已易手,
七旬老妪称能手。
自是里外一把手,
来日方长显身手。
〔合唱声中大幕合拢。
第三场:荣归
场景:西山芥豆村狗儿家内外
时间: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后回家当天
幕后合唱:
春去秋来近一年,
巧姐取名结善缘。
姥姥二进荣国府,
风风光光回家园。
〔合唱声中大幕升起。
〔远处有马蹄“嗒嗒”声传来,应声有芥豆村的众乡邻相继出场。
一乡邻喊出声来:看,那不是刘姥姥。
〔众乡邻涌向上场门方向。
〔狗儿和刘氏由下场门上场。
乡邻(七嘴八舌地):刘姥姥,回来啦,好啊,可想你啦,走了有好几天了吧等等。
〔同时狗儿刘氏和部分乡邻从上场门下场,复又回至场上。此时,狗儿刘氏手中已有大包小包,少许乡邻也帮着拿东西。他们也接着从下场门下场(以示进屋)然后重又回到场上。
〔上述过程中,刘姥姥带着板儿上场。部分乡邻围上来。
刘姥姥:大家伙都好!嗨,今儿个可真热闹啊!
板儿捧着带回来的柚子,炫耀着:我给青儿妹妹带的这个,我们和隔壁二丫头一起玩去啦!
乡邻:哇喔,这么大的柚子!
〔板儿下场。(下场前和他父母打过招呼。)
乡邻:(起哄)刘姥姥,给我们说说,去了这么些天,还有什么好吃好玩的?
〔在以下刘姥姥现身说法边唱边舞时,众乡邻包括狗儿刘氏一起随之相应动作,并伴唱衬字帮腔。)
刘姥姥:怎么说呢?让我想想,打哪儿说起——对罗,真所谓不是三年做官,不晓穿衣吃饭。(接唱)
荣国府母鸡下的鹌鹑蛋,
要一两银钱一个小小巧巧蛋。
象牙筷包金又包银啊,
夹来夹去夹不齐那轱辘转。
一下子滚落在那地尘埃,(齐唱)咿呀嗨,
滚落在那地尘埃。(接白)就这样,也没听见响声儿一两银子没了。
乡邻:哎呀,连味道也没尝到啊。
刘姥姥:还有希奇的呢。(接唱)
茄子吃不出茄子味,
说的啥名字叫茄鲞。
闻着倒有茄子香,
吃着实在是不像。
鸡油炸来鸡汤煨,(齐唱)咿呀嗨,
吃着实在是不像。
乡邻:那不是吃茄子,是吃鸡了嘛!
刘姥姥:这回去咱也跟着学会了行酒令——。
乡邻:喔,行酒令哪。
刘姥姥唱:
她一句,左边四四是个人,
我一句:就是一个庄稼人。(齐唱)咿呀嗨,
就是一个庄稼人。
来一句,中间三四绿配红,
接一句:大火烧了毛毛虫。(齐唱)咿呀嗨,
大火烧了毛毛虫。
又一句,右边幺四真好看,
跟着来:一个萝卜一头蒜。(齐唱)咿呀嗨,
一个罗卜一头蒜。
再一句,凑成便是一枝花,
下一句: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齐唱)咿呀嗨,
落了结个大倭瓜。
乡邻:这就是行酒令啊?!
刘姥姥唱:
再说那西山脚下有破庙,
青脸红发瘟神貌。
戏说成茗玉小姐闺房俏,
哄骗那王孙公子是傻帽。(齐唱)咿呀嗨,
王孙公子是傻帽。
刘姥姥:这回子去啊,就办了一件正经的事儿——给琏二奶奶的小闺女取了一个名儿。
乡邻:什么名儿?
刘姥姥唱:
那城里闺女生得娇,
三天两头哭又闹。
七月初七把她生下了,
牛郎织女过鹊桥。(夹白)我说啊,就取个名字叫巧姐,(接唱)
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想得好,
逢凶化吉遇难成祥都从这名儿巧!
乡邻:(相互交谈赞赏)巧姐儿,这名字就是好!
〔财主周扒皮老婆匆匆上场。一来就往前挤,众乡邻让开。
母老虎:啊呀,这么热闹的好事,怎么就拉下我了呢?刘姥姥,眼下你可是傍上了大款啦。做官啦?发财啦?还有什么好事,讲给我也听听!
刘姥姥:嗨嗨,都是些甜不济济的笑话,当不得真的。再说,你们周家是芥豆村大财主,任什么没有见过?哪像我们穷家小户的。
〔财主周扒皮老婆又想要往屋里闯,被狗儿刘氏夫妻俩挡在门口不得过。
〔刘姥姥见状,忙招呼众乡邻。
刘姥姥:今儿个早起辞行,实在也累得慌。明儿个,明儿个再来继续讲笑话。好不好?
乡邻:(响应)对对对,我们也都散了吧。
〔众乡邻散去,财主周扒皮老婆也只得怏怏地下场。
〔狗儿刘氏和刘姥姥作进门状,然后关门。
狗儿:妈,您快歇着。
刘姥姥:不累,不累。不说笑话啦,坐下咱们说正经的。(坐下)(接唱)
人怕出名猪怕壮,
凡事就怕有冲撞。
这芥豆村民难免眼孔小,
那周扒皮家更加要提防。
你是狗来她是虎,
欲免灾祸我看还是走为上!
刘氏:哎呀,这生肖真的是相克啊!
狗儿:妈,您的意思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刘姥姥唱:
莫以为我只想鼓捣这针头线脑,
搞小本经营撑破天也就是混个温饱。
既然是姑太太她慷慨解囊来资助,
就得要大手笔奔小康踏上那阳关道。
狗儿:妈,那您说这回咱们干些什么买卖?
刘姥姥唱:
芥豆村没出息不能久留,
京都城好地方却难居留。
曾记得我告别老家投奔来此地,
路过那水陆码头是通州。
狗儿唱:
老岳母真的是眼光一流,
看得透来想得周。
那通州南来北往大码头,
到那里不混出个名堂我就不是好男儿!
刘氏唱:
年迈老母多辛苦,
不宜风雨再奔走!
定居通州主意好,
开个饭庄有赚头!
刘姥姥:儿啊,你这个主意好!通州码头三大行当:镖局,客栈,当铺。我们一没有人手,二不够资金,三闹不清行情。就是开饭庄好,只要勤快,干净,本分,有客人愿意来,就是对半的利!
狗儿唱:
廿两绢包早起程,
刘姥姥唱:
百两纹银作店本。
刘氏唱:
不日告别芥豆村,
三人齐唱:
全家移居通州城。
〔大幕合拢。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847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刘姥姥三返芥豆村校订本(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