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梁文道的《我读》
星期三 三月 04, 2015 1:53 pm
(随笔集《我读》,梁文道著,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月)
这几天加班加点,读完了《我读》,严格意义上讲,这本书并不是梁文道写的,而是梁文道在凤凰台节目《开卷八分钟》的一些精选,做成了文字。
这是一本介绍好书的好书。
梁文道是书痴,一天不读书就不舒服,据他说,只有在汶川地震后的一个星期没有读书,原因是读不进去,在思考读书对现实世界的作用。
《我读》这本书其实就是《开卷八分钟》,向大家介绍了很多梁文道认为的好书,当然也有他认为不好的书,拿出来和大家讨论。这里我讲点自己的体会。
开篇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我也是很有启发的——如何读书?
日常我们说的读书大概是逐字逐句地看,看完了就算读完了。我认为对于不同的书应该有不同的读法,我读书比较习惯细读,这种习惯我想大概是大陆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结果,小时候读书处于高压状态,看书万一有一点纰漏,考试考不好,就得挨批了。其实细读并不适合与读所有书,比如对于一些不重要,不需要深入研究的新闻,故事,启发性寓言等,更多时候在于把握它的主旨大意,想表达的观点和立场。想想如果看一个笑话都要关注到每一个字眼,那是多么不浪漫的一件事情。而我有时恰恰太过较真,有一点不懂都想弄明白,这可能也是我看电影后知后觉的原因——没办法一下接受全部信息。有时候应该抓住要领,不能舍本求末。
开始梁文道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对《论语》感兴趣,为什么有人喜欢看《于丹讲论语》,有人却喜欢看《论语》呢?这往往是一个人阅读能力的体现,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可以接受到最好的教育,具备很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往往只能从比较易懂和理解上去阅读,不可能每个人都对《论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注解。
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大二看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彩的历史小说,用讲故事的方法,把正史还原成演讲体,我看这本书已经不下五遍,但仍然回味无穷。我认为这是继《福尔摩斯探案集》后给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它激发了我对明朝历史的浓厚兴趣,接着我便去图书馆找来了《朱元璋传》(吴晗先生)、《明成祖传》、《明英宗传》……等等,明朝十六个皇帝的传记只剩下几个没有读,看完这些比较正式语言风格的传记后,我有了新的感受,如果想真正地研究历史,光看《明朝那些事儿》是不够的,看这些作者写皇帝们的传记也是不够的。因为传记文学说到底还不是我们对历史材料的直接接触,而是作者看完许多材料后,用现代文翻译出来的东西,同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我们看完之后,多少会被作者所影响,特别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判定。通俗点说,不能吃别人吃过的食物,这样无法知道食物的真正味道。这些传记文学的作者都是非常著名的学者,比如吴晗先生,看《朱元璋传》可以看出他对这本书做了非常多的功课。而如果想成为一个业余学者,还是需要去自己实践,自己发现,不能迷信书本,迷信大师。研究历史真正要去读的是正史、原史,是二十四史。或许在一个专家的角度上看,可能觉得二十四史也不够,因为二十四史也是人写的,而且是后朝的人写前朝的历史,中国向来有篡改历史的“优良传统”。所以研究历史、还原历史是非常困难的,需要采集许多材料,许多记录。综合所有,加上自己的思想,做出对历史的客观判断。
接着我便去学校查找《明史》,很顺利找到了,但我并没有借,原因是我基本很难看懂。对于我这个早期没有认真学文言,后期跑去读工科的学生,要读《明史》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曾决心要学好文言,可惜一直没有实行。所以我对历史的探索还是没有深入最本质的那层,还停留在吃别人吃过的食物上面。真是心之所至,身不能往。
梁文道在书中说到,想成为业余学者,那目的首先要单纯,从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广泛地收集资料,不一定要看书,可以通过各种学习方式,看电视,谈话,倾听等,这种叫主题阅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算是业余学者了。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面有句话叫“不求甚解”,据说是一种很高的读书境界,把中心大意掌握了,对某字某局并不需要去太过较真。梁文道说到有一种叫“简式阅读”,意思也是如此。
其实在西方读master,phd。每个学期教授会开一张很长的书单要求学生去读,如果全是用细读的方法,那是没办法完成的,所以很多只需要一目十行,了解大意就可以了,但饶是如此,这样下来,也是十分了得,想想一个学期要你读一百本书,你能把书名和目录看完记住就不错了。而且要知道虽然美国学生没有中国人考试厉害,但他们读的书是真不少,知识面也相对宽很多的。正所谓素质教育,需要多元化。
梁文道自己每天看书,有时候一个星期能看几本书或者更多。每天要向读者介绍一本书,那是不容易的。而且他介绍的书一定是他读过的,不会道听途说或者看看海报就来介绍一本书给读者。这种治学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多少学者,在发表书评时,只是停留在表面或者是人云亦云,批评完一本书之后,原来他自己还没读过这本书。
我觉得:做人要厚道,要实干。
这本书后面介绍了很多书给读者,如《七十年代》、《沉思录》、《荒废集》、《小团圆》、《丧家狗》等等,大家如果有兴趣,不妨可以去看看。
读书要读好书,要会选择性地读。既要认真学习又要认真思考,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思不学的人会乱说话,只学不思的人会人云亦云。
原来世上有这么多好书值得我们去读,我不愿意做井底之蛙,想要通过读书看看外面的天空是怎么样的。
凤凰博报文/八零人物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722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梁文道的《我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