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孔乙己后传
星期四 十一月 27, 2014 12:32 pm
离开鲁镇十余年了,前日家母唤我回乡过年,才在这个暖冬再次踏上那片陌生而熟悉的土地。
回家几日便被母亲拉着去拜访了几位近处的本家和亲戚,这天终于得了闲,决定去咸亨酒店看一看。走进酒店,一切恍若回到了二十年前:短衫主顾们仍倚着柜台小口啜饮,讲着久远的故事;一袭长衫读书人也间或踱入店中,要两碟小菜一碗黄酒,到房里慢慢品味。
呆呆地站在那里任凭记忆汹涌,直到被一声高叫打断,“孔大人驾到!”喧哗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酒客们止箸停杯,窸窸窣窣地起身,崇敬的向后门望去。我好奇地探头,只见两个彪形大汉托着一把太师椅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那椅子上坐着一位白发老者,身着紫金相间的缎面长衫,两条腿不自然地弯曲着,想来是断了。
这是哪位新晋的老爷吧,我有些不以为然。可当我对上他那高傲却又有一丝漠然,一丝惶恐不安的目光时,好像一道闪电击中头顶。我打了一个激灵,不自主地喊道——
“孔乙己!”
人们突然都看向我,眼里尽是疑惑和责备:“你一个毛头小子怎能这样喊我们孔大人?”老掌柜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把推开我,冲到了“孔大人”面前,弯下腰毕恭毕敬地说:“大人,好久不见了,您来点什么?”熟悉的声音:“老样子,温两碗酒,一碟茴香豆。”老掌柜面露钦佩之色:“大人做了大官,还是这样生活清贫简朴,小人佩服,佩服!”
我有些茫然了。二十年了,虽说风水轮流转,却也不至于这样奇异吧?于是悄悄站到一位看来面善的老者身旁,低声询问:“先生,请问这位孔大人是……?”老者和蔼地为我解了惑:“想必您是新来鲁镇的吧?这孔大人打小读书,却不慕功名,生活艰苦。几年前皇上微服私访,见他穷困潦倒时手里仍写画回字的四种写法,口里念叨着《论语》名句,便认定他是个大学问家,当即封他做了官,还赐了房子、车马一切东西。现在孔大人可是我们这儿的红人呢,谁家有点财力都把孩子送来交给他来教,出来一个个可以通晓各种生僻难字写法,还可以倒背《论语》呢!皇上喜欢开‘汉字听写比赛’,孔大人带的队每次都是大赢家呢!可惜我无能,没法把自家小儿交与大人培养。唉,遗憾啊,遗憾!”
正说着,“孔大人”要离开了。众人簇拥着跟了去,我没有这个兴趣,便独自归家了。
回到谋食的北京,几年后仍对此事念念不忘。写信回去询问孔乙己的境况,得到答复——“自从洋人教了皇上些西洋玩意儿,皇上便变了性子,隔三岔五地开什么‘创意发明大赛’,这一来,那孔大人便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学生们走完了,他一个人,也不知去了哪里。”
孔乙己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陈美美——初三语文家庭作业就是续写“孔乙己”,字数不少于四百字,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和符合角色身份的发展。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570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孔乙己后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