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第七届老舍散文奖颁奖

星期四 十月 30, 2014 10:57 am



10月14日,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文学月刊社主办、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七届老舍散文奖在江苏泗洪举行颁奖仪式。周大新的《在苏格拉底被囚处》、张亚丽的《京城的告密》、马步升的《鸠摩罗什的法种与舌头》、怡霖的《苍穹之王》、王必胜的《单位》、刘醒龙的《抱着父亲回故乡》、田珍颖的《冬天的记忆》、任林举的《西塘的心思》、杨文丰的 《雾霾批判书———自然笔记》、杜怀超的《苍耳:消失或重现》 等十篇作品获奖。老舍的女儿、老舍纪念馆名誉馆长舒济,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散文家梁衡,评论家雷达、张陵、马津海、徐忠志等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评论家以及泗洪县领导出席颁奖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老舍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散文重要》,这是他为数不多对于作品文体的论述。虽然老舍生前并未对自己的散文作品进行整理,并曾开玩笑地说:“谁要费力去搜集(我的散文作品),我去世以后也要去阎王那告他,给他打板子。”在他离世后,由舒济整理出版的老舍散文选却获得了读者的热烈反响,多篇作品 《猫》《趵突泉》《北京的春节》《养花》 等被收入中小学课本,并被认为是现当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老舍先生的散文特点平易近人、通俗好懂、老少皆宜,好的散文应该是孩子也能读的传神的作品,这也是如今‘老舍散文奖’中承袭的风格。”舒济说。获奖作家周大新则用恳切言辞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感受:“我读的散文一点也不比小说少,从散文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和教益一点也不比小说少。在散文写作上,要达到前辈作家的标高和超越他们是很难的,更多是在学习中提炼和提高自己,努力在生活中发现新的东西,写无愧自己和这个时代的散文文字。”
  据介绍,老舍散文奖是由北京市文联举办的老舍文学奖的奖项之一,由北京文学月刊社承办,自2002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老舍散文奖的关键词是向精神领域的掘进,回忆成为一个主题:回忆父母、对古镇的追思和对植物的怀想,都有一种抵抗的诗意成分。北京文学月刊社社长、执行主编杨晓升表示:“除此之外,获奖的十篇作品中,既有出自实力作家的作品,也有来自文学新秀的自由来稿,这些新鲜或陌生的名字,充分体现了老舍散文奖设立时倡导者所提倡的面向大众的群众性和包容性。”
  在下午进行的交流研讨会上,获奖作家与多位泗洪当地作家就写作中的困惑和所遇到的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刘醒龙提议,无论是知名作家,还是写作新人,需要将写作的基础重归生活:“生活中,写作素材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是否有你独到的见解,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是写作者需着眼的最基本和最重要问题。”


《文学报》,泗洪讯2014年10月16日
文/张滢莹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517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第七届老舍散文奖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