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从《朱楼梦》来看看满清官员的贪污腐败

星期日 十月 26, 2014 7:56 pm



总称《朱楼梦》的红曹系列小说《红楼梦断》第一部《秣陵春》开头就提出这个满清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

苏州织造李煦为了四五十万银两亏空搞得焦头烂额。他觉得最好的解困办法是蒙恩准再点两淮巡盐御史,不要多,只要两年任期足够。

两淮巡盐御史一年下来有五十五万两银子的好处。去除照例贴补织造两淮总商的份额,还有三十万净额。两年六十万,再刨除上下打点用掉十来万,足可以弥补亏空度过难关。

注意到干一两年两淮巡盐御史就有数额如此巨大的进账,再注意到上下打点的含义,可知所谓肥缺的年度额外得益是如何惊人的数目。由此可见,民间谚语所说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

臭都老爷崔之琳想活动升迁,看中的是山东道。山东道稽察所属河道总督衙门,这是个除了盐运使之外有名的外官肥缺。河道岁修款项每年四百万,正常年份只需花费其中的十分之二三。余下的除开应酬过境官员,就全成为吃喝螵资。

工部以及内务府承办的大工程,瞒上不瞒下的惯例是起码有三成回扣。这还不算偷工减料的进项。联想到当今好些大工程的承包外包转包层层盘剥,造成质量事故频发或许就是延续了这种恶习变本加厉的结果。

斛面和火耗乃是民间习见的两种克扣。 当纳粮时,经过几番“淋尖”“踢斛”结结实实地装满,拿小木棍划过,满出斛面的米谷都洒落在芦席上,当然不会让纳粮人收回。积少成多然后自县官到吏役按大小股私分,此为斛面。斛面是实收的贪污,火耗则是折银的花样,因为田赋也可以干折由此散银必须铸成“官宝”,五十两重一个。传统戏曲小青《盗库银》便是去盗这“官宝”。由于化领为整一熔一铸势必有损耗,因此必须追加附征数目,此即为火耗。可以说相当于民间俗称的戴帽子。所加火耗的多寡,全凭地方官吏的良心,自然必有中饱私囊情事。

作为内务府官员,斛面和火耗与曹頫曹震浑身不搭界。但单就曹家“中兴”没几年功夫他们两人承办的各项工程外快总有四十万,只多不少。

不去多说曹頫如何玩相公曹震怎么嫖妓女,单单从曹頫花费在隆福寺“三堂一阁”三槐堂、向立堂、宝书堂、天绘阁的开销便能略知一二。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宣宗手卷《松云荷雀图卷》,另加搭卖赠品,总共支付宝书堂一千银子。到了天绘阁,曹頫出手更是阔绰。一趟隆福寺,总共开销八千三百两。还捎带着给曹雪芹买了总值一千多的珍奇小玩意:内有一片青磁,一片铁券,还都是碎片可是值钱古董。曹震则是在集庆部下处大大地做了一回阔客:点两出戏——《凤仪亭》连上《白门楼》双出,“吕布” 和“貂蝉”都平白得了一身所值不赀的华丽行头。

朝廷对贪渎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这种坏风气。据说康熙将地方官分为四等:既廉洁又能干的列为一等;虽能干但不廉洁的属二等;人廉洁但不能干者是三等;既不能干又不廉洁的为末等。分别处置是:一等奖励升迁;二等告诫留任;三等调任闲职;即便四等也要经由上司或言官的参劾落实方始治罪。

曹家最后的没落固然跟“三春去后诸芳尽”平郡王失宠及早逝有关,然而曹頫承办的新和亲王府一场大火化为灰烬成为直接诱因。于是,曹頫贪渎罪行暴露,再加上乾隆对平郡王和曹頫曹震早有成见,就在眼看又要重返江南胜境品尝旧日繁华的当口,只落了个家破人亡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经多方援手,曹頫的处置从绞监候减为充军赤峰,罚他赔修赤峰一半城墙,代价二十五万两白银。曹震在内外交困中中风一瞑不视。从此,曹雪芹永远结束了他的“公子哥儿”的逍遥生涯。他将要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凄苦悲凉的现实世界。诚如《朱楼梦》结尾曹頫对曹雪芹所言:今后千斤重担都在你身上,咱们三家都要看你了。

真的从大康(不是鲁迅说的小康)陷入困顿了,这才有了《红楼梦》。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508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从《朱楼梦》来看看满清官员的贪污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