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马英九:习马会可以先两岸场合后国际场合
星期一 九月 08, 2014 11:04 am
9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在回复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员杨海峰的信中,委婉表示愿与大陆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举行习马会,并已9月3日上午将杨海峰有关举行习马会的建议转给中共中中央台办。
9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在回复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员杨海峰的信中,委婉表示愿与大陆在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举行习马会后,再举行APEC习马会。并于9月3日上午,将杨海峰有关举行习马会先两岸场合、后国际场合的建议,通过国共联系管道转给中共中中央台办。复函
海峰先生惠鑒:
您致主席大函惠表「關於舉行馬習會建言」一事,已交由本會處理。先生關注兩岸和平發展及對本黨期許的情懷,深為感佩!本黨黨章揭示:中國國民黨「奉行三民主義五權憲法之宗旨,力行民主憲政之理念,追求國家富強統一之目標,始終如一。」
當前兩岸政策,誠如馬總統表述,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依「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及「先經後政、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等原則推動兩岸關係,這也正是當前兩岸追求和平發展最適切妥當的方針。相信在馬總統優質的治國方針下,兩岸將能在和平、和諧的環境中發展,來共同促進兩岸民眾的福祉,有利於實踐本黨自建黨以來一貫追求的復興中華民族的目標。
先生高見,本黨已遵先生所囑,于今日上午轉至貴黨中央台辦。再次感謝您的來信與期許,本黨將會為兩岸關係及中華民國的光明前途而努力。
特函覆謝 順頌
時 祺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 敬啟
中華民國103年9月3日
杨海峰致信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全文:
尊敬的马英九主席:
您好!习马会是打破当前两岸政治僵局的战略突破口,两岸同胞都翘首期待早日实现。
去年巴厘岛APEC会议后,马主席多次表达:两岸领导人在APEC见面是比较自然妥当的方式,并希望以“经济体领袖”的身份参加今年在北京举办的APEC会议。大陆则多次以“两岸领导人会面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需要借助国际场合”婉拒APEC习马会,至今仍没公开提出其他实现习马会的备选方案。
张显耀泄密事件爆发后,两岸政治互信势必受到一些影响。马主席近日表示对习马会不放弃,但也不强求,似乎对自己先前一再坚持的举行APEC习马会有点气馁。常言说,好事多磨。有时候,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相比马主席对习马会的消沉态度,倒是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对习马会转向积极,认为只要习马会有助于台湾对外关系的拓展,“这不是一件坏事”。
张志军在南京张王会上曾说,推动习马会需要一些想象力。下面,我来发挥四个方面的想象力,希望能够为两岸推动习马会带来临门一脚的启发。
一、关于称谓的想象力。
两岸领导人见面,大陆称呼马主席,不论称呼“先生”、“主席”、“台湾领导人”,还是称呼“经济体领袖”,马主席仍是中华民国总统。台湾称呼习总书记,不论称呼“先生”、“总书记”、“大陆领导人”,还是称呼“经济体领袖”,习总书记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两岸若不能以创造性的新思维,妥善解决两岸领导人的称谓难题,未来还会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不休。
在去年6月举行的习吴会谈上,执政两岸的国共两党已经就共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达成共识。根据两岸现行宪法规定: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两岸领土和主权重叠。既然两岸领土和主权重叠,为什么不可以用“一中框架,国中有国”的中华模式来化解习马会的称谓争议呢?所谓“一中框架,国中有国”,就是一个中华民国架构内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框架内包含中华民国。
在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两岸根据各自宪法,承认对岸中国是自己宪法框架内的政治特区。台湾可以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就是一个中华民国,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大陆是中华民国的一个政治特区,现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是中华民国大陆特区政府,特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大陆可以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就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政治特区,现在由中华民国统治,中华民国政府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区政府,特首就是中华民国总统。
两岸领导人见面,不论在两岸场合,还在国际场合,都可以互称官衔,只是两岸领导人根据各自宪法把对方视为特首即可。但在国际上,两岸不能推行双重承认。在中华民国的邦交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只能享受中华民国大陆特首的政治待遇。在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国,中华民国总统只能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首的政治待遇。
当前,两岸当局和学者都存在一个迷思:地区只能是地区,国家只能是国家。苏联时期,曾有15个加盟共和国,这些共和国虽有国家之名,实际上只是苏联的一个地区。过去,两岸都是带着敌对排斥的思维看待对岸。在两岸和解已经成为大趋势和两岸政治关系急待突破的当下,两岸若能以包容接纳的新思维,完全可以把对岸中国视为自己宪法框架内的一个政治特区,只不过这个政治特区像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一样,使用了国家名称而已,两岸各自修法的难度也不大。这样就把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从过去“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对立阶段,升华为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阶段。
老子曾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是道的外相”。两岸若以过去僵化的旧思维去解读不断变化中的两岸政治关系,就会因一个国家之“名”而困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道”,两岸僵局永远也无法打破。虽然两岸都有国家之“名”,但都把对岸中国当成自己的政治特区,别再继续视为无法包容和接纳的国家,两岸领导人互称官衔就有了破解之“道”。
在去年初的习连会上,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提出两岸和解的16字箴言:一个中国,两岸和平,互利融合,振兴中华。为了更加有利于两岸当局实际操作,我提出大陆版的两岸和解16字箴言:一中框架,国中有国,互利融合,复兴中华。
二、关于场合的想象力。
当前,台湾希望习马会在APEC会议上举行,大陆不希望借助国际场合,可选在两岸场合或第三地举行。台湾有在两岸场合举行习马会的难处,大陆也有拒绝APEC习马会的苦衷,这些难处和苦衷来自于两岸各自内部的保守势力和民意压力。因此,双方都应以同理心给予理解、体谅和让步。中华文化提倡中庸,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为了打破两岸实现习马会的僵局,我提一个折衷方案:先两岸场合,后国际场合。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最先是由国共两党发起的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也是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重要基础。两岸间很多的棘手问题,都是通过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共同建议后,逐步由两岸当局采纳解决的。而且,在马英九的倡议下,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早已演进成国共主导、两岸全民参与的论坛。为了进一步开放论坛议题,也可以将今年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更名为两岸和平论坛。马英九拥有国民党主席和中华民国总统的双重身份,来大陆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继国共平台以往,开两岸新局未来,是实现习马首会的最佳方案。
鉴于大陆党政一体的政治体制,两岸在习马会的铺陈上,台湾一定要秉持国共平台和政府平台共推、法律和人情并重的沟通原则。在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实现互访后,至今仍未举行近年来一年一度国共两党高层会谈,大陆已经有人质疑国共平台是不是已经被马英九弱化或取消了?与大陆涉台部门关系密切的中评网,8月4日头条更以《马英九对国共平台兴趣缺》为标题,发表中评关注,委婉对马主席弱化国共平台表达了担忧。如有必要,在今年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习马会)之前,国共两党可以再举行一次国共两党高层会谈(习吴会),在去年共同维护一中框架的政治基础上,就“一中框架,国中有国”先达成两党共识。
中国是重视亲情和人情的国度,习总书记一直倡导“两岸一家亲”,并且与国民党的两位荣誉主席连战和吴伯雄建立了很好的私人情谊。若马英九首次登陆邀请连战和吴伯雄一同前来,既能展现打破两岸僵局的诚意和魄力,又有两位德高望重的荣誉主席加持,被两岸同胞寄予厚望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创两岸新局的历史节点上,岂有不欢迎马主席参加北京APEC会议之理?根据“一中框架,国中有国”的两岸新思维,中华民国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政治特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可以出席APEC会议,作为台湾特区最高领导人的中华民国总统为什么就不能出席APEC会议呢?当前,两岸政局正处在大破大立的变化中。两岸现有的法律和制度,未必都能适应两岸政治关系的急剧变化,法律暂时解决不了的,就用亲情和友情来化解,不要因为条条框框阻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今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两岸若能实现政治和解,习马携手出席北京APEC会议,与亚太经济体领袖共商未来发展大计,是两岸中国人之幸,也是亚太伙伴之福。
马主席首次登陆,不论愿以“中国国民党主席”的名义,还是坚持要以“中华民国总统”的名义,只要有利于两岸人民的福祉,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复兴,大陆领导人都应展现世界大国大党的胸襟、自信和魄力,排除干扰,予以欢迎。两岸领导人迟早要见面,早见总比迟见好。至于习马首会的功过得失,还是留给中华历史和后代子孙去评判吧!
三、关于时间的想象力。
11月5日,北京APEC会议就要开幕,距今仅有两个月的时间。按照往年惯例,一年一度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都是在下半年举行。9月份举行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实现习马首会,时间有些仓促。根据实际需要,国共两党可在9月份举行一次习吴高层会谈,铺垫习马会。10月上旬,两岸先后迎接国庆,时机敏感容易引发争议。10月下旬举行,离北京APEC会议太近。我提议:今年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选在10月中旬举行,先实现两岸场合的习马首会,然后由两岸领导人共同出席北京APEC会议,实现国际场合的习马二会。
另一种备选方案,11月初举行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两岸场合实现习马会后,两岸领导人紧接着联袂出席北京APEC会议。
四、关于地点的想象力。
马主席以执政党主席和中华民国总统的双重身分,与身兼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总书记见面晤谈,自然要比2005年连战以在野党主席身分展开“破冰之旅”,要比2008年吴伯雄以执政党主席身分进行“和平之旅”,意义更为重大,也将对两岸政治关系产生实质性的深远影响。同时,习马首会也是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的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武力胁迫下实现的智慧型政治和解事件,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政治争端具有借镜作用。因此,习马首会的地点一定要选在能够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城市。
河南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老祖先——轩辕黄帝诞辰地,是全球炎黄子孙的根。中国民间广为流传:800年中华文明看北京,2000年中华文明看西安,5000年中华文明看河南。连战、吴伯雄、宋楚瑜、郁慕明、蒋孝严、林丰正等台湾知名人物都曾来河南参加过祭拜轩辕黄帝的活动。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两岸即将实现和平了,若把习总书记和马主席同时邀请到河南郑州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顺便秋祭轩辕黄帝,既是纯粹的两岸场合,又能体现两岸一家亲。我认为:河南郑州是实现习马第一次会面的最佳地点。
最后,我拜请马主席透过国共联系管道将此信转给习总书记。
此致
敬礼!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员 杨海峰
2014年8月31日
来源:共识网 作者:杨海峰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433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马英九:习马会可以先两岸场合后国际场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