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畅销书折射21世纪我国精神文化的表情

星期四 八月 21, 2014 7:58 am



畅销书是社会学的实验场和大众心理的晴雨表,其海量销售数据背后往往折射一个时代的社会心态和大众心理,综合体现着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时尚、趣味方面的微妙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新闻出版部门以全国各地图书市场营销量为唯一依据,每年厘定10部畅销书,2000年~2009年这十年,累计100部题材不一、体裁各异、主题有别、形式多样的畅销书深深地存留在读者的文化记忆中。笔者从中遴选10部予以简要点评,和读者诸君一道,再次领略和感受这些畅销书的风采和魅力。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开启中国网络文学新纪元
  在2000年畅销书排行榜上,“网路第一写手”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高居榜首。该书既承袭我国传统文化,又深植时代发展骨殖,以机智诙谐的语言、纯美凄婉的故事,将网络恋情演绎得诡异而神奇,使人们知道当今世界还有另一种谈情说爱方式。该书是第一把打开我国网络文学“仓库”的钥匙,开启了文学表达和传播的新纪元,牵引出十年网文的繁丽与纷乱,其标志性意义毋庸置疑,自此美丽的网络邂逅在虚拟空间和真实世界迅速转换,使得宁财神、安妮宝贝、李寻欢等大批网络写手一时风头无两,把该书称作中国网络文学的里程碑似乎一点也不过分,至少目前聊天室里时常可见的痞子蔡名言可以作证。另外,该书将青年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紧密结合起来,表征着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走向成熟,为中国人文精神的确立提供了新的语境和平台,使得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突然打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而快捷。
  《藏地牛皮书》
  唤起读者进入雪域高原的冲动
  《藏地牛皮书》进入2002年十大畅销书序列,其原因绝非这是一本与旅行有关的工具书,一册简单的入藏旅行指南,而是一部将人引向神秘之境的旅行手记。在这部书中,作者流露出一种文化判断和人文关怀,所以书中既有真正行走的乐趣,更有对旅游资源过度开发所产生出的忧虑。在叙述方式上,《藏地牛皮书》亦可谓深得谈天之妙,它不仅仅是导游,更像是一位风趣幽默的朋友,让你忘掉自己的读者身份,成为旅行的直接参与者;在实用性方面,《藏地牛皮书》也严谨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在那些手绘地图上能够找到车站、宾馆、小吃摊的名称,甚至连网吧和厕所也敷设其中,让读者游人不自觉地产生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去西藏旅行是许多人的向往,但受各种原因制约可能一直未能成行,正所谓“不能免俗,聊复尔尔”。《藏地牛皮书》则重新唤起读者进入西藏的冲动,诱惑人们早日走进那片神秘的雪域高原。
  《时间简史》
  树立普通人新的宇宙观
  2002年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成为当年的十大畅销书之一。如果说一部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生活中的人,而是我们永远无法直观到的粒子、黑洞和宇宙,那么这样的故事会有吸引力吗?至少在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问世之后,答案是十分肯定的。作为爱因斯坦以降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在书中的智慧不仅仅表现在用开阔的科学视野追问那些形而上的问题,而在于重新挖掘已经失去的科学精神,打破现代物理学的思维宥限,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中探索宇宙奥秘,把科学史上一些有趣的结论变成了通俗故事,藉此树立普通人新的宇宙观,颠覆高度世俗化的思维理念。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该书的核心观点,只要人们还关心自己从哪里来,还关心自己所生活的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那么理论物理学也就永远都会在公众视野里找到容身之地。
  《今生今世》
  在争议中热销
  跻身于2003年畅销书前十名的《今生今世》,倾注了近代名士胡兰成对故乡、童年和父母的深情回忆。该作行文简约精致,情感细腻,体现了对“中国汉语文字文化的最精准把握”(柏杨语),不失为中国近现代散文中的奇葩。读者可以鄙视作者的人格人品,但不能不激赏作者的学识才华。但时至今日,对胡兰成《今生今世》的评说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窃以为,中国文化既是博大精深的,更是宽厚包容的,惟其如此,在民族大节上有污点者诸如赵孟頫的字、侯方域的诗、周作人的文才能流传至今。《今生今世》的热销,在某种程度上,归结于作品对张爱玲不吝笔墨的描述,这让所有张迷们对《今生今世》一方面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如痴如醉。但即便剔除作品中对张爱玲和其他女子的描述,《今生今世》本身的文学魅力也是独标一格的。尽管该书多处文过饰非、遮掩辩解,但毕竟是胡兰成人生经验的总结,是其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体现。
  《跨过厚厚的大红门》 承载章含之的悲情残梦
  回忆录《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之所以成为2005年的畅销书,与作者章含之的特殊身份和卓异经历密不可分。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和乔冠华的妻子。在书中,章含之记述的那座厚厚的大红门内的四合院是她永远的憧憬,也是她所有思想、感情、注意力的归宿。因为这里是父亲章士钊的家,是乔冠华和她的爱巢,后来又成为她温习旧事残梦、咀嚼悲情感伤之所在。尽管这悲情残梦也曾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演绎,但最终还是像被攥住线的风筝,飘落在四合院的四壁之内。虽然读者在书中可以读到一个青年教师在政治沉浮中的大胆之举,可以读到一个对自己“短暂而又充实”的外交生涯的记叙,但这一切,仿佛都是插曲,都是背景,这部回忆录的潜台词是,政治总在少数人的手掌中玩弄,其余的人只是少数人玩弄权术的玩物罢了。
  《最后的圣殿骑士》
  一部用电影手法创作的小说
  《最后的圣殿骑士》是一部入选2006年十佳畅销书的美国小说,该作由BBC编剧雷蒙德·库利创作,甫一出版,当即位居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版权出售短时间内超过40多个国家与地区。作品以十字军东征为背景,以圣殿骑士为线索,由考古学家和美国联邦调查局负责人联手回到公元1291年,穿越部族纷争的土耳其,抵达人迹罕至的希腊群岛,破解十字军东征的秘密。作品自如地运用场景切换等影视创作手法,历史场景和现实人物在整个叙述中交织穿梭,通篇充斥着强烈的视觉震撼以及好莱坞式的惊险场面,全部故事情节的展开犹如一帧没有接缝的胶卷,节奏紧凑,画面跳跃,自然流畅,生动传神,使读者享受一次惊悚的阅读体验。该书没有流于庸俗的叙述与堆砌,而是将诱人的历史事实与丰富的想像相互叠映,并穿插于难以设想的速度当中,正如英国《星期日快报》所评论:如果说《达·芬奇密码》只是故事的开篇,那么《最后的圣殿骑士》则把故事完美收官了。
  《狼图腾》
  游牧文明和草原文化的挽歌
  备受争议的《狼图腾》在2007年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7位。这部作品讲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是截至目前世界文坛上唯一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作者姜戎以史诗般的叙述手法吟唱了一曲游牧文明和草原生态的挽歌。在当代中国文学的谱系结构中,这部作品是一个瑰丽而奇异的存在:如果将它作为小说予以审视,它充满了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如果将它作为文化人类学著作进行解读,它又充满了虚构成分和想象因子。鉴于蒙古铁骑和蒙古狼群纵横驰骋的草原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所有那些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记忆中模糊,留给我们和后代的仅仅是一些道德诅咒和刻意谩骂的文字符号。如果不是此书的出版,蒙古草原上的狼——这个游牧民族的图腾崇拜就会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质一样,远离地球和人类,散佚在不可知的永远里。
  《沉思录》
  一本再过两千年也有人读的书
  荣膺2008年十大畅销书的《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一本哲学随笔,是自己与自己的心灵交流与精神对话。由于这本书是作者在行军打仗的间隙将所感所悟加以记录,有信手拈来之感,但细读起来,每一句都是蕴含深刻哲理的格言。这本书的译者——哲学家何怀宏先生曾经说:“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该书对于躁动喧嚣的当今社会,对于浮泛不羁的社会心理具有“洗涤剂”和“镇定药”的作用,它告诫人们,昨日已成为遥远的历史,明天仅仅是一个尚待核实的传说,惟有今天,才是生活赐予的最珍贵礼物。
  《丑陋的中国人》
  告诫我们要不断地完善自己
  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作于20年前,20年后仍然风靡海内外,说明该书许多观点的确击中了国民性格的要害和短板。这部最早出版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著述,所揭露的一些现象在中国社会依旧顽固地存在,并没有因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而改变,这是由于很多“劣根性”早已深入文化骨髓,成为国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太久的麻木与沉浸使国人大都成为一具具行尸走肉。不过细细想来,近些年来不少问题还是有了很大改观。但我们不应麻痹大意,而应时刻保持清醒,反刍自己,检省自己。因为,曾经的泱泱大国,曾经的华夏文明,曾经让炎黄子孙骄傲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被人喻为“酱缸”文化,成为中国人劣根性的杀手,面对这一切,我们在痛心疾首之余,应该知耻后勇。但是,在问题根源袒露之时,我们不该过多批评它,而应努力改造它修正它。不过,由于华夏文明是五千年文化的沉久积淀,要改变需要经历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丑陋的中国人》告诫我们,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一个能够长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而不是沉浸在自我膨胀、自我满足的意识形态下。
  《鲍鹏山新说〈水浒〉》
  给古典名著增添新的阅读趣味
  以鲍鹏山的浩大名气和《水浒传》的经典影响,这部《鲍鹏山新说〈水浒〉》想不成为2009年度的畅销书都很难。读者知道,解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作者应葆有丰赡而敏锐的人生感受和文学感觉,并以精致优美的文字加以表达。在这一点上,鲍鹏山做得比读者的预期更为出色。全书都用适合现在的青年人阅读的轻快文笔写出,厚重而不失风趣,流利而时见功底。鲍鹏山通过解析文本,把这些人物的遭际命运更鲜明地表现出来。同时,该书还参用心理分析和社会分析的手法,给古典名著增添新的阅读趣味。金圣叹认为:“《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绊,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处说,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这些看法显然也对该书产生了直接影响。另外,书中还引用培根、康德、笛卡尔的观点分析嫉妒三定律,将文本和个性分析提升到理性高度。
  全球百部畅销书
  1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这是J·K·罗琳屡破畅销记录的哈利波特系列第七本也是最后一本,在面世24小时之内售出了1500万册。
  2 《我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
  该书最早于1995年在美国面世,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对父亲(奥巴马两岁时离开的)和种族认同感的探寻。此书被誉为政客出书的衡量标准。
  3 《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
  丹·布朗也许不擅长写作,但却懂得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这部将有关耶稣的阴谋论融合一起构成的惊悚小说,其销量堪比《圣经》,让世界为之亢奋激动。
  4 《怪才的荒诞与忧伤》(A Heartbreaking Work of Staggering Genius )
  “创作型”回忆录的先驱之作,此书记录了在父母罹患癌症去世后,戴夫·艾格斯同他年幼的兄弟姐妹的生活。大胆的创作,荒诞不经,一种全新的写作风格。
  5 《上帝的错觉》(The God Delusion)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说,信仰上帝不仅是毫无道理可言,而且还危害社会。不管你赞同与否,这本书都是对全世界最普遍信仰的巨大冲击。
  6 《成为乔丹》(Being Jordan)
  作者凯蒂·普莱斯正向出版界发展,创作了儿童书,小说和四部自传,这是第一部,也是最露骨的一部。
  7 《荒野侦探》(The Savage Detectives )
  这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的是一段探寻“本能现实主义”发起者的旅程,充分展示了波拉尼奥充满神奇魔力的文字之美。他将此书称之为“写给我这一代人的情书”。
  8 《白牙》(White Teeth )
  史密斯用尖锐诙谐的笔法描写两个朋友在伦敦紧密相连的生活,对移民的困窘遭遇充满嘲讽与同情。
  9 《赎罪》(Atonement)
  布里奥妮·塔丽斯撒了个谎并为此后悔终生。伊恩·麦克尤恩这部充满乡村气息的战争小说一跃成为畅销文学作品。
  10 《龙纹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一个记者和一个朋克女孩组成的最不靠谱的侦探搭档,一同探寻瑞典社会的阴暗深处。
来源:黑龙江日报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405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畅销书折射21世纪我国精神文化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