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忙中闲读的爱书人

星期三 八月 20, 2014 12:45 pm



  当大多数人都没工夫或懒得读书的时候,他却忙里偷闲,一本接一本读着,不但读,而且几乎每读一本都能写出一篇好看的散文来。

  从《闲书闲话》、《地老天荒读书闲》到《闲读近乎勇》、《等闲识得书几卷》,美籍华人作家朱小棣用他的“闲读”功夫写出了4本书话随笔文集。

  从最近出版的《等闲识得书几卷》中,颇可以看出他读书的兴趣和方法。所读的书,以文学、中国现当代史、人物传记、回忆录为主;而他的读法,也确实是根据兴趣随性而读,“最喜欢从边边角角看出一些花絮和意味”。

  朱小棣爱引用原文,他宁愿去做把珠宝穿成美丽项链的人,美国著名学者、《毛泽东传》作者罗斯·特里尔评价他:“他阅读闲书时就像是一个从一大堆美丽碎屑中淘宝的人,从中国近代史的画面中看见空白点。”

  看得出来,朱小棣对中国现当代史的细节尤其用心。如在《松柏常青,高山仰止》中,他谈到《红日》的作者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告发彭柏山,“恰恰是这个以写孟良崮战役的小说《红日》成名的作家,几度加害孟良崮战役中的英雄。历史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耐人寻味。”

 在《历史与镜头》中,他引述《候波与徐肖冰—瞬间与永恒》书中的一个片段:1979年三中全会以后,在库尔班的家乡,“当地群众听说库尔班大叔与毛泽东握手的照片是我拍的,就一定要与我握一握手。他们说握着我的手,就好像握着毛主席的手了。”他说这让他想起曾经读过电影演员王人美在回忆录里叙述目睹上世纪50年代初期藏民们对毛主席的热爱。接着他笔锋一转写道:“但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旧事,与侯波述及的往事,隔了近30年。其间的风云变化、倒海翻江,就不用我赘笔细言。可是呢,居然仍有些似曾相识,仿佛历史就在昨天,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进步和汲取历史的教训。故而这两个故事的衔接,亦就有了颇为令人心酸、五味俱全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所注意的,正是历史被遮藏和忽略的精彩关节点。

  书话是很小众的,属于文人的文字。但朱小棣好像偏爱这种文体,并努力写出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的文风。爱书的人忙里闲读,一如陶渊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的怡然自乐,也许是这个时代最美的景致。

  读家:曾辉
来源:北京晨报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403

   

作者 留言
这篇文章没有任何回响。
从以前的帖子开始显示: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忙中闲读的爱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