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看美剧其实是在看美国
星期日 八月 03, 2014 7:39 am
几乎可以说,美剧涵盖了大部分已知和未知世界。作为最广阔世界的描述者,美剧在人物、技巧、美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都在做最大的探索。
每个人都有一部自己最爱的美剧。
爱看家长里短的有《摩登家庭》、《绯闻女孩》、《绝望主妇》,爱看紧张刺激的有《24小时》、《兄弟连》、《闪点行动》,爱看神神叨叨的有《迷失》、《英雄》、《4400》,爱看血肉模糊的有《汉尼拔》、《杀手信徒》,爱看耍酷扮帅的有《广告狂人》、《真探》,爱看帅哥美女的有《邪恶力量》、《橘子郡》、《尼基塔》。这个名单列起来会无穷无尽,而且它们还在不断更新中,更不要说各种趣味奇异、价值观模糊的剧目了。
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类型多元化的、价值观复杂的世界,似乎是虚幻的,也似乎是真实的。它在大洋彼岸上演,却影响着这边的人。
闺蜜、极品EX、ONS、睡衣趴、单身夜、女权和身体权利、子女教育、个人隐私……这些新鲜的事物在中国的被接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剧的助推。看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这是美剧的一大作用。
如果说中国人看美剧是从《大西洋底来的人》开始,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太不可思议。1980年,央视播出了这套电视剧其中的21集,给当时的中国观众植下了科幻的种子。时隔数十年后,和《大西洋底来的人》同时代而名气要大得多的《星际迷航》和《星球大战》以大电影的形式进入中国,收割了已经蓬勃生发的中国科幻迷。此后《加里森敢死队》、《神探亨特》也在中国热播,美国人的说话、思维和生活方式成为中国观众好奇的重点。还记得有个情节是亨特和麦考尔出差只订到了一个房间,两人不以为意地上了一张床,开了几句玩笑,熄灯睡觉。当时我们是全院的人围坐一起看电视,整个院子鸦雀无声,直到荧屏重新亮起,一位大哥才啧啧称奇:“看看人家美国人。”
再往后的一代人要幸运得多,他们大多在大学里就看完了整套《老友记》,对钱德勒、莫妮卡他们的分分合合已经习惯。接下来则是《欲望都市》,它把都市生活、时尚感觉和性观念像钉子一样钉在这一代中国电视观众心里。直到现在,《欲望都市》还是时尚、两性、情感专栏最易于引用的。
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太平洋那边的生活方式通过各种美剧爆炸式地涌入中国受众的视野。有人喜欢《生活大爆炸》那样自由自在的年轻极客,也有人喜欢《摩登家庭》那样略显忙乱的复杂大家庭,有人看着《绯闻女孩》就想到自己的朋友,也有人对《无耻之徒》怒不可遏。
闺蜜、极品EX、ONS、睡衣趴、单身夜、女权和身体权利、子女教育、个人隐私……所有这一切都在中国涌现,它们的被接受很大程度上也有着美剧的助推作用。年轻人最善于说:你看,人家美剧都这样。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的认知就浸润在美剧的世界里。
人是不可能完美的,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这样。在美剧里,我们看到的是复杂多重的人性,你当然可以不认同那些行为,却无法否认那些行为的存在。
美剧的作用当然不止是提供一种生活方式的模板,它更提供了复杂人性的窥视孔。相比韩剧、日剧,美剧中展现的人性和价值观更为赤裸和多元。在这个世界里,坏人比好人更有趣。
大概在2005年左右,《越狱》在中国很火,痴迷主角迈克尔的中国女粉丝从不介意他是一个罪犯。《绝命毒师》的粉丝也不会在乎老白在制毒、贩毒、溶尸,《黑道家族》和《大西洋帝国》让黑社会老大成为了观众最爱的角色。
《真探》里的马蒂和拉斯特勤勤恳恳追缉凶手,可谓警察楷模,但他们也伪造证据、串供蒙骗。《24小时》里的鲍小强为全球正义而奔走,却不择手段。《盾牌》里的警察、《冰血暴》里的居家男,他们是好人,却不断做着坏事。
美剧的世界似乎比我们生活的世界还要真实。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动机、有逻辑,有预谋也有意外。每个人都在为别人打算的时候也在为自己打算,为此他们会获得利益,也会付出代价。有坏人逍遥法外,也有好人焦头烂额。有魅力的坏人总有自己的哲学,似乎盗亦有道。好人会为正义出手,但更多时候是立足于自己的职业、角色、身份而做出判断,鲜少是为了一句宏大的口号。
在美剧里,我们看到的是复杂多重的人性,你当然可以不认同那些行为,却无法否认那些行为的存在。
几乎每一个职业,你都能找到一部对应的美剧作为你的教科书。当然,你还是需要真正的教科书。
作者:林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97bc86f0102uxzg.html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368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看美剧其实是在看美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