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留言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三 六月 04, 2014 10:05 am 发表主题: |
|
不是剧评家的剧评——观看风车剧社《驴得水》随感之二
现在来继续谈整体感受中的剧组表演——
在说演员之前,先来再次重复强调导演。
不说影视,当前的戏剧界包括戏曲界越来越强调导演的作用,甚至于到了擎天柱的脚色。
我所要强调的是两条——
1,那么年轻;
2,那么非专业——这不是贬语,详细解释:两位导演一位据我所知 是数学专业,另一位还不清楚,看来也不像 中戏上戏导演专业毕业,听她说是第一次执导。
这就够厉害了!
从导演说到演员组合。
满台好戏,往往会有缺陷和遗憾——指演员,比如最近程派纪念大师演唱会第一晚经典名作锁麟囊,那梅香丫头抢戏有点过。随便举个例子,其余的情况多多,好比人总有缺点,哪怕西施也不例外,只不过人们硬把捧心也作为一种病态美了。
满台好戏,个个出色的例子也不少。
比如我以前盛赞的沪剧大会串版本《雷雨》,茅善玉的成名作《一个明星的遭遇》,连获大奖的《挑山女人》;比如连文化部高部长也赞誉的“八大金刚满台生辉”——黄新德梅花剧目《柯老二入党》 ,以及最近看的评剧《从春唱到秋》等等。
在话剧领域,记忆中有《枫叶红了的时候》和《于无声处》。
《四世同堂》就不行了,显然有几个不咋地。那个《黑咖啡》也是有的脚色明显差强人意。
显然,要达到满堂生辉的难度。
这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
自然,脚色少比较讨巧。可脚色少也增加了戏份和难度。
这些是铺垫,扣到题目上来。
《驴得水》总共上场九位。身份地位各不相同,尤其是性格处境遭遇。
感谢导演选角安排——按照影视惯例,副导演负责选角,导演把关认可。
不知道分工,就打包了。两位导演一男一女,这九个脚色配备的演员非常之棒。
可赞赏的第一点是,不可想像换角——这类情况在正规剧团排戏中常有发生,觉得原先的安排错了,比如上海京剧院就曾在拍电影时把原先的配置颠倒——刘邦韩信对换。
也就是说你不可能把张一曼和孙佳佳对换,也不可能把孙佳佳和铁匠老婆对换。
男性脚色就不用再多罗嗦。
总之,脚色分配非常恰当。
舞台演绎给我的印象他就是他,她就是她!毋庸置疑。
第二点是第一点的扩充。
外形的类似,还只是常用术语里的形似;关键点便是气质。
能把各种脚色的气质有特征演出来,那就活了——人物站得起来!!!
在不容置换的贴切这一点上,对于一个业余剧社来说,和正规剧团动则好几十号人马甚至于上百不难来相比,那就真可以说人才济济。
人才济济,这四个字的引申让我十分感慨。
他们中好多人并不是定型的只适合某类脚色的那种演员——要知道好些大师级别都做不到,比如你不能想像梅兰芳来演绎红娘,也不能想像张火丁来演王熙凤。
这让我也非常欣慰——心目中的某些脚色会有人选。
至于这块豆腐干的最后,对有一个脚色的一个评价我不能苟同。
可以讨论——当然,留待写到这个人物时 再来讲吧。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四 六月 05, 2014 11:01 am 发表主题: |
|
不是剧评家的剧评——观看风车剧社《驴得水》随感之三
因为舞美灯光服装毋庸多言——即使对照原创首演,所以直接跳到演员本身。
如果没记错的,会从谢幕出场次序开始——次序有错请指正或请谅解。
驴得水的一句台词——干大事不拘小节嘛。
第一个上场的是罗斯女士。
原作首演上场的是男士。
都是从美国来的慈善机构慈善家。
剧本到舞台男女脚色变换并非个例。
比如晋剧三上桃峰,原先是柳林晋剧团首演,第一主人公书记是男性,被山西省晋剧院接手后换成晋剧名家王爱爱,书记也就自然变性。
同样的例子是扬剧夺印,原本也是男书记,到了沪剧里由勤艺的团长杨派创始人杨飞飞担纲,书记的唱词就有——我本出身渔家女。
是次是同一剧种话剧,不同的剧团。
适应本身条件,同时不违背剧情处理。
甚至于可以说更棒。
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能这样说呢?
看看剧照就成,不必进剧场。
女性的美国人在舞台上的慈善形象包括其上场后表现的真诚和惊讶以及气愤都以女性为好。
希望郭松青女士不会生气——
我绝无恶意地说一下,你比原创班子里那位罗斯先生要更像美国人。
不是说你有混血血统哦。
我说的是外形和气质。
当然,美国人可以是美籍华人,比如罗燕,比如严歌苓,比如人大代表杨谰女士。
但是,这里的〈驴得水〉显然最合适的就是我们口中通常所说的老美。
那个首演剧团干吗不找个在北京学中文的老美呢。当然未必请得出大山。
相比之下首演版本,风车剧社这位来自美国的罗斯女士肯定是FIT的。
不好意思,推而广之,剧社这次演出的剧组演员总体——指团体赛不是个人赛事,都胜过了原创剧组。
我只找到了一个廿多分钟的片断,没有看过全剧,所以仅仅从演员外形的FIT程度一个观众心目中的认可程度来看来对比。
大家不觉得原创剧组的那位罗斯先生有点猥琐吗。
至少,至少,比起我们的罗斯女士来说舞台形象差两个档次。
一家之言,是耶,非耶。
真要说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就一句话——
惊讶气愤的程度还可以再夸张一些,不会影响她作为慈善机构慈善家的气度。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四 六月 05, 2014 11:03 am 发表主题: |
|
不是剧评家的剧评——观看风车剧社《驴得水》随感之四
谢幕紧接着美国人罗斯女士上场的是铁匠老婆。
马上掌声更加热烈,说明观众的反响。
掌声响起来!
这个脚色无疑是讨喜的。
在《驴得水》这个版本里,由风车剧社的朱博扮演。
十分出色,据我个人评价可以说无可挑剔。
现在,凡是此类脚色,一律——或者说通常-都采用方言,特别是河南方言。
这个人很实在,很典型。
我纳闷的是如果她知道铁匠——就是驴得水老师将会有一百万美金归他同时也归她的话,会作何反应。
剧本没有这方面的联想。
铁匠的锤子加上他老婆的镰刀——应该是务农的——正好是工农联盟的象征。
编剧把一切的一切都吐槽得无以复加了。
不光是知识分子和公务员,原作编导可以说一网打尽——除了那个远涉重洋的罗斯女士。只有她那么真诚那么完美无缺——至少在剧本文字里在舞台呈现上。
关于文本搁到最后再说说吧。
还是铁匠老婆。我对这个人物以及这位演员都非常欣赏。
人们常说佳佳——正好和我外甥女同名,当然她不姓孙——怎么怎么纯真;可我个人观感铁匠老婆比她纯真。
自然,这跟剧本没有去披露她可能会怎么个参与骗局的继续有关系。
也跟人物生存环境出身背景有关。
反正,铁匠老婆是从出场到退场时纯真到底的。不像佳佳毕竟还违心地说了I do。
不敢说铁匠老婆是否能真的坚持住只要守住自己老公不变心,不过这已经不是要讨论演员演技达到何种程度的干系。
有一点是和当场的反响要唱反调的——请勿介意,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向率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现场应对掌声,有人(抱歉我不知道是谁,也别误会,历来对事不对人)说朱博她是本色出演。
上次我说的不能苟同,就是指这四个字。
虽然从没接触过真实的她,仅仅是一场话剧舞台演绎,但是可以直觉感到演员本人为人属于哪一种类型。
不好意思,坦率地说,这是个完全可以选择当老婆的女性——呵呵,肯定是我个人眼光,不必延伸。
为人率直,痛快,其他的一时还说不上来。毕竟没有面对面。
说了半天,回到正题。
仅仅率直,爽快——这也是铁匠老婆的性格部分,还不足以说明她是本色出演。
反过来,举个对照例子——本色出演的是曾婕。
性格相似有某种交集的知识分子出演知识分子——同一身份同一类型。
关于曾婕下次再来。
继续补充铁匠老婆——无论外型气质,朱博都演活了这个人物。
非常不好意思,就算我个人认为比较本色出演的佳佳一角在舞台上呈现的人物和观众心目中人物该怎么样,其吻合程度也还是以铁匠老婆为最佳,这也是其他脚色还可以说——用挑剔的眼光——吻合度达不到这个脚色,尽管总体团队已经超越北京原创剧组。
话又说回来,还得说回来。
大体上这类脚色因为剧本的规定性比较讨喜。
所以,尽管戏份不多,却容易出色。
铁匠老婆本身不制造黑色幽默,只是她的出场搅和增加了莫大的情趣。
而情趣现在似乎必不可少,甚至于越多越好。
这样才能构成一部闹剧。
微信就是一个闹剧的世界。
再次给朱博鼓掌,期待着再一次看到朱博的非铁匠老婆的好脚色。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13, 2014 9:18 am 发表主题: |
|
不是剧评家的剧评——观看风车剧社《驴得水》随感之五
马锐谢幕上场站在舞台右侧——从观众席上看过去,和前面一位女性铁匠老婆站立位置正好相反。
马锐扮演李大洋。
大洋这个名字也是特意取的,有意思!编剧寓意应该是这位公务员唯利是图只认大洋不顾廉耻。
撇开人物塑造的出发点不谈,这个脚色和演员本人一样讨人喜欢。
一张圆脸,还穿着制服,戴着大盖帽。非常有风趣意味(在这一刹那,我不想用讽刺意义来描绘)。
对教育当局的特派员的糟盖极尽能事,所以只能发生在东莫村了啊。
马锐的表演是可圈可点的。
特别是他是处女作,第一次登台演话剧,还是个很重要的脚色,尽管还不是男一号。
再一个感动人的地方是太太上前献花,还有一个亲吻。
每一个成功男人或女人的成功,如果成了家,背后都应该有另一半的支持,真诚的热情的支持。
甚至于单说支持还不够,还必定有支援,苦心的支援。
终于,这次处女出演获得相当的成功。(顺便再次强调,这也是导演王凝女士的处女导——初执导筒)
祝贺!
不仅祝贺马锐本人,而且祝贺风车剧社增添生力军!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们的队伍在成长。
尤其对于以 大学为基础的剧社,有点部队那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样式。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就得有不断的处女输入,一个个走向熟女。
好多大学剧社都是如此地坚定地成长着坚守着。
试问,谁不是从青涩来的呢?
就是越剧王子赵志刚当年也一样从酸柠檬到水蜜桃——引自他主演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马锐的李大洋就是这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这个人物站起来了!
假如马锐愿意听听我的建议,以便在今后的演艺道路上一级一级台阶上升从而可能到业余九段的话——
那末,这一个李大洋的特派员霸气还可以更加足一些。
当然,这很可能跟剧本本身没有刻意地强调这一点,而是急于暴露他的种种负面以完成编剧自身心目中的无情揭露。因为这是一个唯一的没有任何值得人同情惋惜或怜悯的脚色。
关于剧本还是回头再说吧。
祝福马锐他在马年开了一个好头,能够再接再厉,跃马跨栏,乘胜前进。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主持 二品总督总管 (回首人生,前途在望)
注册时间: 2005-10-13 帖子: 4150
观看Blog
|
发表于: 星期五 六月 13, 2014 9:20 am 发表主题: |
|
不是剧评家的剧评——观看风车剧社《驴得水》随感之六
轮到这部《驴得水》剧作中最年轻的角色。
孙佳佳,孙校长的女儿。
从谢幕时的自我介绍来看,她应该是这个剧组中演员里资格最老的一位吧——可能有别人也是,但没说起,我就不知道了。
演员曾婕,蛮好听的一个名字。
她说是在风车剧社正式成立前就参加排演话剧了。老资格!
孙佳佳是编剧特意塑造的一个亮点。据网络文字,剧本主旨和观众评议都觉得这是个好女孩,有邻家女孩那种纯真。
演员把这个表演出来了。无可置疑。
关于佳佳这个角色本身带来的所谓亮点以及随之带来的不合理性,以后在剧本随感里会再次提到。
说演员,就说演员。
演员曾婕是地道的本色出演。
我还是肯定不能说了解她。只知道她万分动情——真情实感——表达了她对风车剧社对芝加哥的留恋。
这是她最后一场演出——看来选择周日日场最后一场来观看还是选对了。
她马上就要离开芝加哥。
能离开也是好事。我从求学到退休离开了好几次好几个大学。能离开说明翻开新的一页。
当然,这么些年积累培植下来的感情摆在那里,那泪水的含金量货真价实。
这不是在演戏,而是真实的生活。
说本色演出,就是说生活中的曾婕具备了孙佳佳的好多性格特征。
或许这一条应该由剧社同仁以及熟悉她的观众朋友来进一步取证。
为了加深自己的印象,我追踪回去,看到《无人生还》里没有她的名字,看到了她在《蝴蝶效应》里出演何莉。
把何莉和孙佳佳对照,使得我有了信心来斗胆评价一下这位演员。
可以说她的表演是认真的,是努力的,是称职的。
她的缺点是适应的脚色面相对比较窄。
不过其实也没什么。
好比专业一路专下去,不必面面俱到去追求广博。
尽管我个人更喜欢那种文武昆乱不挡的演艺家。
像黄梅大师黄新德那样允文允武能正能反亦庄亦谐,实为上乘。
好多大师级别的艺术家也是这样专下去的,只适应某一类角色。
程砚秋和戚雅仙杨飞飞就是合宜演悲剧女性。
偶尔有一部喜剧式的剧情就能让大家眼睛面前一亮。
比如戚雅仙的《救风尘》。
或许什么时候在曾婕前往的新城市某个剧社里会看到她担纲一个绝然不同类型的角色。
到时候,一定要记得上传视频哦。
等着。 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是,我非我。
敬请光临我在北美枫的博客飞云浦
也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740799031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