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
不是剧评家的剧评——观看风车剧社《驴得水》随感之三
星期三 六月 04, 2014 8:44 am
因为舞美灯光服装毋庸多言——即使对照原创首演,直接跳到演员本身。
如果没记错的,会从谢幕出场次序开始——有错请指正或请谅解。
干大事不拘小节嘛。
第一个上场的是罗斯女士。
原作首演上场的是男士。
都是从美国来的慈善机构慈善家。
剧本到舞台男女脚色变换并非个例。
比如晋剧三上桃峰,原先是柳林晋剧团首演,第一主人公书记是男性,被山西省晋剧院接手后换成晋剧名家王爱爱,书记也就自然变性。
同样的例子是扬剧夺印,原本也是男书记,到了沪剧里由勤艺的团长杨派创始人杨飞飞担纲,书记的唱词就有——我本出身渔家女。
是次是同一剧种话剧,不同的剧团。
适应本身条件,同时不违背剧情处理。
甚至于可以说更棒。
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能这样说呢?
看看剧照就成,不必进剧场。
女性的美国人在舞台上的慈善形象包括其上场后表现的真诚和惊讶以及气愤都以女性为好。
希望郭松青女士不会生气——
我绝无恶意地说一下,你比原创班子里那位罗斯先生要更像美国人。
不是说你有混血血统哦。
我说的是外形和气质。
当然,美国人可以是美籍华人,比如罗燕,比如严歌苓,比如人大代表杨谰女士。
但是,这里的〈驴得水〉显然最合适的就是我们口中通常所说的老美。
那个首演剧团干吗不找个在北京学中文的老美呢。当然未必请得出大山。
相比之下首演版本,风车剧社这位来自美国的罗斯女士肯定是FIT的。
不好意思,推而广之,剧社这次演出的剧组演员总体——指团体赛不是个人赛事,都胜过了原创剧组。
我只找到了一个廿多分钟的片断,没有看过全剧,所以仅仅从演员外形的FIT程度一个观众心目中的认可程度来看来对比。
大家不觉得原创剧组的那位罗斯先生有点猥琐吗。
至少,至少,比起我们的罗斯女士来说舞台形象差两个档次。
一家之言,是耶,非耶。
真要说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就一句话——
惊讶气愤的程度还可以再夸张一些,不会影响她作为慈善机构慈善家的气度
请使用以下网址来引用本篇文章:
http://coviews.com/trackback.php?e=15283
酷我-北美枫 首页
-> Blogs(博客)
-> 飞云浦
-> 不是剧评家的剧评——观看风车剧社《驴得水》随感之三
|
|
|